趙壹
趙壹,公元122——196年),字元叔,古漢陽西縣(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人,東漢辭賦家。是東漢時期與書法家敦煌人張芝[1] ,思想家鎮原人王符齊名的隴上三大家之一。他體格魁梧,美須豪眉,相貌超群,性格耿介狂傲,舉止獨特,錚錚鐵骨,頂天立地。
趙壹 | |
---|---|
趙壹 | |
原文名 | Yi Zhao |
出生 |
122年 漢陽西縣(今甘肅天水西南) |
逝世 | 196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辭賦家 |
知名作品 |
《窮鳥賦》 《刺世疾邪賦》 |
目錄
個人經歷
趙壹字元叔,漢陽西縣(今甘肅天水南)人。體貌魁偉,美鬚眉,恃才傲物。
桓、靈之世,屢屢得罪,幾致於死。友人救之,遂作《窮鳥賦》答謝友人相助。
並作《刺世疾邪賦》抒發憤懣之氣。
文學地位
《後漢書》本傳說趙壹著賦、頌、箴、誄、書、論及雜文十六篇。
《隋書·經籍志》載梁有《上計趙壹集》二卷,錄一卷,至隋已佚。
而新、舊《唐書》並有著錄。今存賦四篇(兩篇殘),書三通(一篇為殘句)及論文《非草書》。其中《解擯》不以賦名,實亦賦類。
據先人所輯,存殘句二十餘字。《非草書》一文論草書的產生、特徵與在當時的流弊,體現了歷史的觀點和經世致用的思想,是至今仍有啟發意義的學術論文。
趙壹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這首先由於他強烈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
文學作品有多種不同的風格,聯繫東漢末年黑暗腐敗的政治來看,趙壹作品所表現的這種風格,是對「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詩教的一個衝破。
其次,他的《刺世疾邪賦》是漢賦由鋪采摛文的大賦向抒情的小賦轉變中的代表作,是賦史上政治抒情之作的篇,其對春秋戰國以來歷史的批判,對阮籍的《大人先生傳》等有一定影響。
再次,趙壹也是漢代五言詩的重要作家。附在《刺世疾邪賦》後的兩首五言詩,在《古詩二九首》和佚名的古詩(所謂「蘇李詩」)的羈旅愁懷、人生職寄、兒女之情等主題之外,以其對現實的強烈揭露與批判而豐富了漢詩的風格,增加了漢詩思想的亮色。
作品賞析
刺世疾邪賦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
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增其荼毒。秦漢無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寧計生民之命?為利己而自足。
於茲迄今,情偽萬方。佞謅日熾,剛克消亡。舐痔結駟,正色徒行。嫗名勢,撫拍豪強。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懾逐物,日富月昌。渾然同惑,孰溫孰涼?邪夫顯進,直士幽藏。原斯瘼之所興,實執政之匪賢。
女謁掩其視聽兮,近習秉其威權。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於旦夕,坐積薪而待然?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於勢族,恩澤不逮於單門。
寧饑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有秦客者,乃為詩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伊優北堂上,抗髒依門邊。魯生聞此辭,緊而作歌曰: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白話譯文
五帝的禮樂互不一樣,三王的典章也不相沿。
時勢發展到了極限禮樂自然就會發生變化,並不是他們故意要和前代相反。
既然靠道德感化尚不能救治社會的混亂,難道靠刑罰又可以懲戒時代的濁渾?
春秋時諸侯爭霸是社會禍患和風氣敗壞的開始,到戰國就更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和災難。秦、漢二代的政治都不會比他們的前代清明,相反卻給老百姓平添了更多的酷政和怨恨。統治者難道會有心去考慮人民的性命?他們只求滿足自己的私利和特權。
從西漢建立直到現在,詐偽的現象各色各樣。邪佞諂媚之徒一天天得勢,而剛正不阿之士卻一天天消亡。替權貴舔痔瘡的卑鄙小人車馬成隊,清廉正直之土卻只能徒步在路上。
那些小人對權勢之家卑躬屈膝,向豪強之族拍馬頌揚。
正直的人傲然不羈不同流俗,立刻招致罪名和禍殃。那些奔走鑽營追財逐利的,一天比一天富足昌盛。是非曲直混在一起,一切都讓人們感到困惑,怎麼分得清哪是「溫」、哪是「涼」?奸邪的小人顯貴進升,正直的君子卻被埋沒或者潛藏。
探求這種社會弊病興起的原因,實在是由於執政者不是賢明的人。
宮中女官遮蔽了他的耳目視聽,左右寵臣又掌握了他的威望和權柄。對所喜歡的人巴不得鑽透皮膚讓他長出漂亮的毛羽,對所厭惡的人則恨不得洗去他身上的污垢來挑剔難看的瘢痕。
即使有人想為朝廷竭盡誠信和忠心,也是仕途險惡進身沒有攀緣。皇帝的宮門既不能為你打開,奸佞小人又象群犬狺狺狂吠那樣讒毀賢人。
危亡就在旦夕而皇帝猶以為安穩,為了眼前的嗜好欲望而恣縱放任。這何異於渡海失去了船舵,坐在柴堆上待燃?奸臣受寵幸被重用是因於巧言諂媚,誰還知道將他們的醜惡與美好去辨分?所以朝廷的法律禁令不能直用於豪門貴族,皇帝的恩澤也到不了勢力孤單的寒門。
我寧可在堯舜那樣聖明君主的荒年忍飢挨寒,也不願在當今的豐歲享受飽溫。掌握真理即使死了,也是精神不滅;違背道義就是活着,也是靈魂不存。
有一位秦地的客人,於是作詩說:「黃河水清不可等待,人的生命不可久延。隨着風勢小草會猛烈地仆倒,有錢有勢的會被稱作賢人。即使文章裝了滿滿一肚子,也抵不上一袋子金錢。
阿諛奉承、隨聲附和的人身居高堂,高亢倔強、正直不阿的人只能靠在門邊。」
魯生聽到這詩後,緊接着作詩道:「權勢之家怎麼樣都對,就連唾沫也是珠寶。貧賤之人即使品德高尚也遭遺棄,好象蘭草蕙葉變成了乾草。賢明的人雖然自己清醒,無奈卻被那群愚人所困擾。姑且各自守着你們的本分吧,不要再白白地為功名奔勞。可悲啊可悲啊,這就是命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