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街道
趵突泉街道 |
中文名;趵突泉街道 外文名;Baotu Spring Sub-district Office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華北·山東·濟南·歷下區 下轄地區;趵突泉、朝山街、濼文路、青年東路等 政府駐地;東雙龍街2號 電話區號;0531 郵政區碼;250000 面積;2.7 平方公里 人口;53874人(2010年) 著名景點;趵突泉 車牌代碼;魯A 行政區劃代碼;370102003 |
趵突泉街道辦事處位於濟南市區中心地帶,因聞名遐邇的趵突泉得名。轄區東至南門大街、朝山街、青年東路、舜耕路、西至趵突泉公園、南新街、山東大學西校區、南郊賓館西側 ;南至市委黨校 ;北至南護城河、趵突泉公園。轄區面積 2.7 平方公里。下轄趵突泉、朝山街、濼文路、青年東路、文化西路、舜耕路 6 個社區居委會及5個家委會,居民 53874人(2010年)。2016年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 17.6 億元。年內,轄區文化西路社區被評為"全省社區僑務工作明星社區",趵突泉街道黨工委被授予"濟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目錄
序言介紹
基層單位
朝山街社區居委會、趵突泉社區居委會、青年東路社區居委會
濼文路社區居委會、文化西路社區居委會、舜耕路社區居委會
區劃沿革
1949年3月,設趵突泉、正覺寺兩個街政府。
1952年7月,成立趵突泉、正覺寺兩個街道居民委員會。
1954年12月分別改稱為趵突泉、正覺寺街道。
1955年9月,稱濼源區趵突泉街道、正覺寺街道。
1956年7月,趵突泉正覺寺兩個街道劃歸歷下區。
1990年7月,歷下區調整行政區劃,撤銷原趵突泉街道和正覺寺街道,重新組建趵突泉街道。
經濟發展
2016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6747億元,地稅10.8020億元,國稅6.8727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579億元,重點服務業增加值1.6257億元,招商引資5.35億元,限額以上社會零售總額43.103億元,軟件產業營業收入1.6155億元。
人文歷史
趵突泉街道地理位置優越,人文資源薈萃,歷史積澱深厚。趵突泉為古濼水之源,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商代,距今有3500多年。古稱"濼",宋代已稱"趵突泉"。亦有"娥英水""溫泉""檻泉""瀑流泉""三股水"的別稱或俗稱。趵突泉公園始建於1956年,今面積已達10.5公頃,是以泉水為主的文化公園。園內名泉眾多,尤以趵突泉聞名遐邇,俗說"游濟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趵突泉與其附近的金線泉、漱玉泉、柳絮泉、馬跑泉、無憂泉等20多處名泉組成趵突泉群,是濟南四大泉群之首。園內有濼源堂、娥英祠、尚志堂、白雪樓、觀瀾亭、來鶴橋、蓬山舊址坊、李清照紀念堂、易安舊居、萬竹園、滄園及諸多名泉碑刻等,是濟南泉文化的重要發源地。2009年,濟南市初步完成了泉城特色標誌區(明府城)泉水環境保護規劃,規劃範圍北至明湖路,東、西、南到護城河,其中包括王府池-曲水亭-百花洲-芙蓉街的重點保護區域,規劃以泉水為主線,老街、古巷、民居為紐帶,維護好現有的泉池,恢復部分泉池河渠,展現"家家泉水""清泉石上流"的景觀,並制定規劃與保障措施。[1]
名勝古蹟
萬竹園
坐落於趵突泉西臨,始建於元代,因園中多竹而得名"萬竹園"。明隆慶四年(1570年),禮部尚書殷士儋歸隱於此修建"川上精舍",並易名"通樂園"。清康熙年間,濟南詩人王苹在園內築書室,易名為"二十四泉草堂"。清末民初山東督軍張懷芝修此園為私宅,故又名張家花園。1980年以後,經全面整修,恢復改建了西花園,啟用原名"萬竹園",成為趵突泉公園的園中園。萬竹園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吸取北京王府、南方庭院、濟南四合院建築特點糅合而成的古建築群。該園有3套院落,13個庭院,186間房屋,還有5橋4亭1花園及望水泉、東高泉、白雲泉等名泉。園內建築玲瓏雅致,古樸清幽,頗具"清、幽、靜、雅"的隱士之風。曲廊環繞,院院相通,樓台亭閣,參差錯落,溪流、池泉與院落建築動靜相映,形成庭院深深,流水瀠洄之景觀。石欄、門墩、門楣、牆面等處,分別有石雕、木雕、磚雕,雕刻細膩逼真,為萬竹園之"三絕"。園內植有木瓜、石榴、玉蘭、修竹、翠柏、芭蕉等多種花木。1986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收入《中國傳統民居建築集》。
老舍故居
位於南新街58號。老舍在濟南居住四年半,在濟南有四處故居,這是僅存的一處,也是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1930年7月,老舍應聘到齊魯大學任文學院教授和國語研究所文學主任,兼《齊大月刊》編輯。1931年暑假回北平與胡潔青結婚,開學後兩人回到濟南,在南新街58號住了3年,生下大女兒舒濟。院內原有一磚頭土坯壘建的茅草房,1950年代被拆建,今地基和院內老井尚存。當年老舍在這裡創作了《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等小說和散文《濟南的冬天》《濟南的春天》等,如今讀來仍膾炙人口。大女兒舒濟的名字,與濟南有關。
廣智院
位於齊魯醫院東臨,始建於1904年,由英國傳教士懷恩光創辦,是濟南首座博物館。1952年由山東省自然科學研究所接收,後成為山東省博物館的東館和自然陳列室。1992年,廣智院被定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廣智院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陳列品包括生物、天文、地理、藝術、歷史等13個門類,2000餘組,展品萬餘件。廣智院建築群從外形上看,既像中國的廟宇,又像西方的古城堡,設計者融合了中西方建築文化的精華。門樓坐南朝北,造型別具一格,是中西結合的拱形門。門樓頂是獨具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山字形卷棚小瓦頂,大門則是半圓形拱門,拱券上雕有折枝花卉,拱券下面的半圓形門額上,有一扇形匾,上寫着"廣廣智院智院"三個大字,大門兩邊,各有一個3米多高的六稜體石柱。廣智院的主體建築是一座二層小樓,一層正面突出,頂部為中國古代廟宇建築中常用的卷棚式結構,這種獨特造型避免了天溝漏雨現象。建築規模是當時濟南所有建築中最大的。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趵突泉街道以志願服務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地生根「微愛螢火」... , 快資訊 202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