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崑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躍鯉記》,明陳羆齋作。寫漢代姜詩的妻子龐三娘躬行婦道、侍奉婆婆的故事。共四十二折,無折目。有《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明萬曆間富春堂刊本。

目錄

劇目介紹

崑劇《躍鯉記》劇情是:姜詩是個有名的孝子,他的妻子龐三娘性情溫和,躬行婦道。無奈婆婆年老體衰,性情固執,難以侍候,三娘只得委曲求全。婆婆生病,要吃江水,三娘叫七歲的兒子安安去取水。安安由於丟失了瓶子,沒有汲回江水,三娘只好自己親自到江邊去汲水。忽然間,狂風大作,波濤洶湧。她剛要汲水,不慎滑倒在水中,桶兒被浪捲走了,衣裙也濕了,只得渾身濕漉漉地轉回家。婆婆見她空手回來,大發脾氣,不容分說,逼着姜詩休了三娘。三娘被趕出姜家,本想投江一死,平時受三娘救濟的鄰居姑姑收留了三娘。兩人形影相依,同甘共苦。有一天,三娘聽說婆婆想吃魚,便用自己績的麻換了魚來,燒了魚湯送去。在婆婆門口,碰到了看谷的兒子安安,就問家中情形。想不到婆婆這時出來了,她看到三娘和安安說話,頓時大怒,不問情由上前就打,還把三娘的衣服、首飾剝下來。端午時節,三娘將自己做的一領汗衫和買的一把桐花團扇托鄰家姑姑送給婆婆,並關照她「只說道姑姑相贈三娘的孝行終於感動了上天。太白金星設法使姜詩和薑母明白三娘被逐的冤枉,兩人聽說後,心中很有悔意。鄰居姑姑也說三娘的種種好處。薑母見媳婦孝感天地,急叫安安接三娘回家。合家正喜慶團圓,突然間,屋舍西面一泓清泉奔涌而出,中有雙鯉蕩漾,似將躍起。薑母忙叫安排香燭,拜謝天地。

《蘆林》原本第二十六折。三娘被逐後,寄居在鄰居姑姑家。一天,她在蘆林拾柴,與丈夫姜詩相遇。三娘力辯自己沒有過失,並以婆婆年老無人侍奉為念,懇請姜詩領她回家。姜詩深受感動,但懾於母命,終不敢領回三娘。

《憶母》原本第二十三折。安安在書堂里思念母親,父親姜詩進來了。安安告訴父親自己思念母親的痛苦,並為母親辯護,懇求父親接母親回來。姜詩不予理睬,還說要給安安娶個後母。安安悲傷過度,暈倒在地。幸而這時鄰家姑姑來了,設法使安安甦醒過來。姜詩告訴她:自己的母親喜歡吃鮮魚以及自己為此事的煩惱。鄰家姑姑告訴姜詩三娘的痛苦並勸告他把三娘領回來。姜詩怕觸怒母親,當下拒絕了鄰家姑姑的建議。

《看谷》原本第二十八折。安安在家門口看谷,一群黃雞引着許多雛雞來吃稻子。安安睹物思情,心中鬱悶,一時睏倦上來,倒在地上睡着了。這時,三娘端着一碗燒好的魚湯來探望婆婆。看到安安身上衣衫襤縷,並睡倒在地上,她頓生憐意,叫醒了安安,問家中情形,想不到婆婆這時候出來了。她看到三娘同安安在說話,不由分說,上前就打,還把三娘的首飾、衣服剝了下來。

中國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1]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丑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2]"、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視頻

躍鯉記 相關視頻

崑曲《躍鯉記·蘆林》片段(蔡瑤銑)
崑曲《躍鯉記·蘆林》--張靜嫻、劉異龍主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