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跖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筆畫數; 12畫
釋義; 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
出處; 《呂氏春秋》
基本信息
鄭碼:JIG,U:8DD6,GBK:F5C5
筆畫數:12畫,部首:足,筆順編號:251212113251
五筆碼:khdg 拆分:跖=口(K)+止(H)+石(D)
漢字釋義
【zhi】
跖
zhí
ㄓˊ
腳面上接近腳趾的部分:~骨。
腳掌。
跖
(1)跖
zhí
(2)(形聲。從足,石聲。本義:腳掌) 同本義 [sole (of the foot)]
跖,足下也。――《說文》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後足。――《呂氏春秋》
跖
zhí
(1)踏,踩 [tread]
跖勁弩。――《史記》
跖達膝。――《淮南子·修務》
上無凌虛之巢,下無跖實之蹊。――張協《七命》
(2)又如:跖實(獸足踏地)
(3)跳躍 [jump]
跖魂負沴。――《漢書》
跖骨
zhí gǔ
(1)[metatarsal bone]∶組成足底的小型長骨,相當於手的掌骨。介於跗骨和趾骨之間。每一足有五塊。
(2)[cannon bone]∶掌骨
跖痛
zhí tòng
[metatarsalgia] 跖骨處的一種痙攣性燒灼痛
約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魯國西北部柳下屯(今濮陽柳屯)人展雄,領導了九千人的奴隸大起義,史稱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腳奴隸)起義。起義軍轉戰黃河流域,各諸侯國望風披靡。沉重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推動了我國歷史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起義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是空前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只。《說文》足下。《淮南子·說山訓》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必食其跖。
又《韻補》葉職略切。《張載·七命》圜案星亂,方文華錯。封熊之蹯,翰音之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