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亨利二世·德·波旁
路易·亨利二世·德·波旁(全名:路易·亨利·約瑟夫·德·波旁;Louis Henri Joseph de Bourbon-Condé,1756年4月13日-1830年8月30日),最後一代波旁-孔代家族出身的孔代親王(1818年-1830年)。 他是上任孔代親王路易·約瑟夫·德·波旁的獨子,和路易十六同輩。孔代家族是波旁王室的旁支,在受封為親王之前,他以昂吉安公爵、波旁公爵為人所知。1818年承襲為親王后,他的敬稱成為殿下。1770年,路易六世和遠房堂親巴蒂爾德·德·奧爾良結婚,她是未來法國君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姑母。1772年兩人生下兒子路易·安托萬·亨利·德·波旁,但這對夫婦的婚姻並不愉快。因此他們於1780年離婚,而路易不曾再娶。1804年法國保皇黨刺殺拿破崙失敗,拿破崙下令派兵出境到德國,綁架路易十六可能的繼承人路易·安托萬;後者在文森城堡被以叛國的名義處死,沒有後嗣。他的死亡震驚了歐洲王室,促進反法同盟的形成。[1]
1815年波旁復辟後路易·亨利回到巴黎,並在1818年將一位在皮卡迪利街相識的女子索菲·道斯許配給一位宮廷侍衛;當時親王宣稱她是他的女兒,但是其實她是路易的情婦。索菲與丈夫在1827年離婚,並被路易十八逐出宮廷。索菲因此接近路易·菲利普一世,得以重返宮廷,並讓路易·菲利普的第五子亨利·德·奧爾良(同時是路易六世的教子)繼承老而無嗣的路易·亨利的財產。路易·亨利試圖擺脫支配他的情婦。1830年他獲知七月革命的消息,索菲很快投靠了奧爾良陣營;不久,親王被發現死在房內,看似被吊死了,然而雙腳仍然着地。索菲有嫌疑因此被審問,但是由於找不到被謀殺的證據,此案不了了之,路易·亨利的死因推定為自殺。孔代家族在他死後絕嗣,他的領地及財產被年僅八歲的亨利·德·奧爾良繼承。
路易二世·德·波旁,孔代第四親王LouisIIdeBourbon,4meprincedeCondé(外號為"大孔代"leGrandCondé,1621年9月8日-1686年11月11日)法國波旁王朝的貴族,法國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承襲孔代親王爵位和昂基安公爵爵位,孔代家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是17世紀歐洲最傑出的統帥之一。路易二世·德·波旁是孔代親王亨利二世·德·波旁之子,母為夏洛特·瑪格麗特·德·蒙莫朗西,生於巴黎。童年時在布爾日的耶穌會學校受教育。他在父親在世時的封號是昂基安公爵。1640年至1641年,年僅20歲的路易參加了法國北部的戰役,在戰鬥中表現勇敢。[2]
目錄
參考文獻
- ↑ 路易二世·德·波旁的三十年戰爭 百度知道
- ↑ 17世紀歐洲最傑出的統帥之一:路易二世·德·波旁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