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下的舊書攤(方長榮)
作品欣賞
路燈下的舊書攤
宣城是皖南山區的一座古城,山清水秀古蹟遍布。我曾在小城打過一年工,那是2015年的初春,也是我人生最落魄的辰光,背井離鄉來到這座並不陌生的小城,無親無友孤苦伶仃。為圖便宜,跑了數家中介,費時幾天才租到二間半地下室的屋子,不過,位於鬧市中心的位置令我十分滿意,離小城最熱鬧的府前廣場僅一百多米。
每當華燈初上,偌大的廣場便是一派繁華,幾個夜舞群在各自的地盤上忘情搖擺,不同的音樂不同的舞姿,卻是整齊劃一靚眼無比,不知引來多少閒者駐腳。廣場東面就是宣城的市標景點,有江南四大名樓之稱的「謝眺樓」,在五彩燈光印襯下,猶如置身於仙境夢幻之中。樓前有個不大的平台,曰:百姓大舞台。每晚這裡都聚人氣不少,原汁原味的「皖南花鼓戲」都有票友頃情演出,他們舞裝齊全、鑼鼓傢伙一樣不少,其水準絕不亞於專業劇團,而欣賞的老頭老太們都是自帶小板凳全神貫注。
而最吸引我的卻是位於僻靜處路燈下的一個舊書攤,攤主跟我年紀差不多,坐在路燈下自顧看書,並不在乎生意的好壞。地上擺有數百本各種書籍,舊的很有些年頭,攤旁放有數個自製的小馬叉,為選書人提供的方便。路過之人頗多,而立足者甚少,我是個好書者,見有蹭可圖便天天捧場做了免費書客。儘管連着數天沒買過一本書,倒也成了眼熟客,攤主並沒嫌棄,可能是想圖個人氣,明知是個蹭客,還是挺熱情地指着小馬叉說:「坐着看,買不買都沒關係。」
言下之意再明白不過,為證明自己非是蹭客而是購書者,則是未見心儀之書,便不再觀書開始找書。見我一直在翻看一本78年版的《宣城古蹟》,攤主立馬來了話趣:「這位朋友一看就是個文化人,而且定是外地人。」聞言不免有些驚詫,數天觀書一直不曾言語,咋看出我是外地人?便信口問道:「憑什麼?」
「家門口的古蹟哪個去在乎,唯有外地人才有這個雅興。有文化的人都喜歡刨根問底,當下我們這旅遊紅火的很,這本書更是將宣城所有的名勝古蹟一網打盡,可謂是一書在手旅遊不愁。如今都流行跟着書本行走,有了這本書包你爽個夠!」
沒想到平時沒有隻言片語的攤主,還挺會見縫插針,一番常話卻夾有吹捧之意,讓人罷手不得。見我已有買心又道:「朋友,這本書可是孤本啊!如果早拿出來早就沒了。」好像這本書專門為我而備似的,被他說的不想買都不行。便問多少錢,開口竟要二十元,要知道原書價不過才一塊五,難道舊書還能比新書貴?簡直是黑攤。見我興趣大減趕忙再道:「想買就給十五吧!也就一包香煙錢。」還沒等我言語就將書放進了塑料袋並遞我手上,雖感覺有強賣之意,但看在蹭書數日的份上懶得計較。
當我再來書攤時,攤主異常熱情,老遠就打招呼:「老主顧來了,坐着慢慢看,曉得你要來,今兒特地找了些本土作品帶過來給你的。」說着從攤旁蛇皮口袋裡掏出數本書籍,還真是我喜歡的民俗類,拿了這本放不下那本,這回攤主倒是特別大方:「五本就給四十吧,誰叫我們有緣分呢!」就這樣我們熟悉了。攤主姓張叫張健,便成了我在小城的第一個朋友,除非颳風或下雨,否則,每晚我都會出現在他的舊書攤。在路燈下看書竟成一種嗜好,在舊書攤淘書更是樂趣悠悠,直到今天依然愛逛舊書攤。
張健擺舊書攤純屬意外,他原來開着一家廢品收購店,幾乎每天都能收到舊書舊報,當成廢品處理一直覺得怪可惜,便將這些舊書清理出來,夜裡閒來無事就在路燈下擺個舊書攤,為愛書人提供個便利,自己還能摸幾個小錢。讓他想不到的是喜歡舊書的大有人在,生意甚是不錯,甚至超過收廢品的收入,歪打正着的商機值得一搏,於是,就專門做起了舊書生意。為了豐富書源,他騎上三輪車跑機關走單位,甚至沿街叫賣,用比廢品貴幾倍的價格專門收購舊書。還跑到周邊城鎮的廢品收購店以高價回購舊書,回來後再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和修補。
他說現在已經做出了路子,不用再那麼辛苦,和附近的廢品收購店簽了合作協議,他們都會將收購的舊書整理好,再通知他去拿。除此之外他還製作了名片,送到相關單位,待有舊書處理時一個電話就搞定,不用再沿街叫賣了。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個廢品竟被他做成了產業,都說產業和生存是人類最大的問題,而張健的生存之道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張健告訴我舊書生意的利潤還是比較高的,他算了一本帳:通常舊書收購價格每斤不超過二塊,也就是每本書的價格大都在二毛左右,除了破損和無用之書外,就是來去開支,怎麼算都不會突破八毛一本。而賣出去按種類最便宜的也要三塊,通常都在八元左右,雖然辛苦點,收入絕對能保證。他說在路燈下擺攤好處多多,不但能掙錢還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他豈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執着」。
張健如今的舊書生意越做越大,在廣場新華書店旁租了兩間門面,開了家頗有知名度的舊書淘寶店,但晚上依然初衷不改,在路燈下擺着舊書攤,而且是樂此不疲。世上有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但把舊書當成產業來做實在是聞所未聞,後來,我離開了宣城,但同張健的舊書情誼還是依然,他每年都會寄來不少民俗書籍,且都是免費贈送,實感過意不去。也就刻意尋找余書反饋於他,他嘻笑道:「這不成了換書?少了情誼。」
對於張健的饋贈一直記於心上,我描寫宣城的作品大都得益於這些舊書,一晃五年已過,聞之張君的舊書生意依然紅火,真替老朋友高興。現在政府大力提昌地攤經濟和地攤文化,我想張君的舊書攤定會迎來新的契機,願路燈下的舊書攤生機盎然不是記憶。[1]
作者簡介
方長榮,南京溧水人,業餘寫作,現為江蘇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