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踩踏

来自 网络网 的图片

踩踏指在某一事件或某个活动过程中,因聚集在某处的人群过度 拥挤,致使一部分甚至多数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跌倒未能及时爬起,被人踩在脚下或压在身下,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控制制止混乱场面。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踩踏 [1]

外文名称 to stamp on; to tread on

【拼音 cǎi tà

亦作 "踩踏"

词语

词语简介

【词目】踩踏

【拼音】cǎi tà

【英文】to stamp on; to tread on

详细解释

1. 亦作"踩踏",.踩、践踏。

赵树理《三里湾·老五园》:"贩菜的人和牲口每天踩踏着路旁的庄稼。"

蹇先艾《水葬》:"你撞着我的肩膀,我踩踏了你的脚跟。"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当下荣宁两处主人既如此不暇,并两处执事人等,或有跟随着入朝的,或有朝外照理下处事务,又有先踩踏下处的,也都各各忙乱。"

2. 作践,欺侮。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九章:" 有威婆子 横了矮婆子一眼,不服气地说:'人走了衰运,连你骗人骗鬼的人也来踩踏啦,哼!'"

3. 实地察看

4.践踏(草地)

踩踏事故

人意识到危险时,奔跑、逃生,是人类的本能。大多数都会因为恐惧而"慌不择路",引发拥挤甚至踩踏。

危害

纵观历史上发生的踩踏事件大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轻者造成交通混乱。重则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造成极坏的群众影响。

措施

专家提醒,在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在拥挤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前行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如果你此时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

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开车时遇到拥挤人群怎么办

1.切忌驾车穿越人群,尤其是群众情绪愤怒、激动或满怀敌意时。因为如果人群发动袭击,打破窗门,翻转汽车,自己可能受重伤。

2.倘若自己的汽车正与人群同一方向前进,不要停车观看,应马上转入小路、倒车或掉头,迅速驶离现场。

3.倘若根本无法冲出重围,应将车停好,锁好车门,然后离开,躲入小巷、商店或民居。如果来不及找停车处,也要立刻停车,锁好车门,静静地留在车内,直至人群拥过。

历史事故

1954年在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举行的印度教宗教集会上。约800人在混乱和踩踏中丧生。

1986年和1984年,印度北部城市哈里德瓦尔先后发生的两起踩踏事件分别导致50人和200人丧生。

1989年在纳什克发生的踩踏悲剧中有350人罹难。

1990年7月2日,麦加附近米纳的一处地下通道发生严重踩踏事件,1426名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

1994年5月24日,麦加圣地米纳举行的投石驱邪活动中有270名朝觐者被踩死。

1997年4月15日,麦加附近米纳山谷内一座帐篷营地的煤气炉着火,造成343人死亡,1500人受伤。

1998年4月9日,至少118名朝觐者在米纳举行的驱邪活动中被踩死,180人受伤。

2004年2月1日,朝觐者在麦加参加一个宗教活动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至少造成244人被踩死,另有200多人被踩伤。

2005年1月22日,麦加附近的姆尼耶圣地在投石避邪桥一带发生朝觐者严重拥挤事故,致使约500名朝觐者受伤。

2005年1月25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一个宗教集会场所25日发生踩踏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300人。

2010年7月24日,德国西部鲁尔区杜伊斯堡市在举行"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时发生踩踏事件。造成21人死亡,超过500人受伤。

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首都金边22号晚举行送水节活动时乐极生悲,发生踩踏惨剧,已造成350多人死亡,五百人受伤。

2011年1月14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14日晚发生严重踩踏事件。造成100人死亡,超过100人受伤。

2011年2月21日,马里首都巴马科一座体育场当地时间21日晚发生踩踏事件。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64人受伤。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8人受伤。

2015年7月10日,孟加拉国迈门辛在举行慈善活动时发生踩踏事故,造成至少23人遇难。

2015年9月25日,沙特麦加米纳地区发生朝觐者踩踏事故。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1300人,伤者人数也上升至2000人。

思考

如何预防踩踏事故

注意事项"四问四答"

上下楼梯应注意什么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求快,要求稳;不在楼梯打闹,搞恶作剧

身处拥挤的场所中,个人应注意什么

第一,进入场地前先找到安全出口,一旦发生危险后,可以有目标地脱险。

第二,在空间局限的场所,例如旅游园区、影院、商场,个人应听从组织的安排。遇到突发情况时,在组织者的疏导下有序撤离。

第三,陷入混乱的人群中时,要远离店铺或柜台的玻璃。

第四,双脚站稳地面,如果具备条件,可以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的物品。

第五,如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例如,拨打110、120等。

如果出现场面混乱,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靠近摔倒者的人应对后面的人群大声呼救,告知后方不要向前靠近。

迅速把孩子抱起来,这个时候也是最需要体现尊老爱幼的精神。

遇事不慌乱,争取时间,有序撤离。

4 身处混乱的人群中,个人应如何安全脱险? 行进中,发现慌乱的人群朝自己的方向拥过来,应快速躲避到一旁,或者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如果身不由己被人群拥着前进,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要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同时护好双脚,以免脚趾被踩伤。

如果自己被人推倒在地上,这时一定不要惊慌,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把身子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