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副標題:官員激勵與治理,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錄

內容簡介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員激勵與治理》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探究中國國情的特殊性與發展道路的獨特性,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中國在改革三十年中所經歷的變革和轉型過程。中國的改革開放30年間,華夏大地上演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偉大變遷,世人稱之為「中國奇蹟」 。中國發展的歷史記錄、經驗不同於西方國家,鑑於此,現有西方經濟學理論就不能完整地解釋中國發展。

作者介紹

周黎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北京大學莫里斯經濟政策研究所(IERR)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地方官員的激勵與行為、產業組織、經濟轉型與發展。在國內外一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目錄

1 導論

1.1 地方政府與中國經濟增長之謎

1.2 地方政府的獨特地位

1.3 「把政府激勵搞對」

1.4 本書的基本內容

2 政府內部的激勵與治理:理論背景

2.1 經濟學的激勵與治理理論

2.2 政府組織中的激勵與治理

2.3 政府間關係:分權與財政聯邦主義

3 行政逐級發包和屬地管理

3.1 中國政府間關係的特徵:文獻回顧

3.2 屬地管理與行政逐級發包:歷史原型

3.3 古代行政逐級發包制的內在邏輯

3.4 建國以來政府間關係架構的演變

4 政治錦標賽模式

4.1 逐級淘汰的政治錦標賽模式:基本描述

4.2 有效實施的前提和條件

4.3 政治錦標賽作為一種激勵機制

4.4 幹部人事制度的調整與改革

4.5 幹部異地交流制度及其效果

4.6 政治錦標賽的成本

4.7 最近的發展

5 轉型中的地方分權

5.1 改革之前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5.2 改革以來的地方分權

5.3 條塊關係的演變與最近的發展

5.4 縣鄉基層政府問的關係:歷史演變

6 轉型中的財政分成

6.1 改革前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

6.2 傳統體制下的財政激勵與承諾問題:進一步的分析

6.3 財政包干與分稅制改革

6.4 預算外財政

6.5 省及以下政府問的財政關係

7 行政發包與晉升競爭:理解中國地方政府治理的一個分析框架

7.1 縱向發包和橫向競爭

7.2 中國行政體制的「集權一分權」悖論及其解釋

7.3 政府層級問的「責任狀」和「數目字管理」

7.4 地方政府治理的變遷與中國經濟增長之謎

7.5 傳統地方政府治理的弱點

8 區域經濟競爭與合作:地方官員激勵的影響

8.1 區域互動中的地方保護主義、重複建設與過度競爭

8.2 被忽略的角落:行政區交界地帶的經濟發展問題

8.3 地方官員的激勵與合作:理論及其解釋

8.4 區域經濟互動中的「抱團競爭」

9 地方政府與企業

9.1 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歷史與現實

9.2 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理論分析

9.3 地方政府與鄉鎮企業的興盛

9.4 政企關係的新特徵

9.5 從「經營企業」到「經營城市」

9.6 中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差異:一個理論假說及其證據

10 地方政府治理的改革

10.1 問題與挑戰

10.2 地方政府治理的轉型

10.3 從發包制向官僚制過渡?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