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轉換斷層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目錄

名詞解釋

岩石圈板塊的守恆型邊界,三大板塊邊界類型之一。加拿大人J.T.威爾遜1965年創立的一個斷層新類型。岩石圈板塊沿轉換斷層相對運動,但板塊體積恆定不變。意思是斷層的運動方向和運動性質在斷層的兩端發生了轉換,由平措變化為拉開,表現為以脊軸為界,左右兩側的地質體整體的做同步的分離運動。

論證「地質史詩」的學者,還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威爾孫。1965年他提出「轉換斷層」概念,是驗證海底擴張的有力證據。

所謂「轉換斷層」,是指大洋中脊的橫向斷裂帶。這種斷裂帶過去一直認為是平移斷層,沒有重視。可是威爾遜提出了與眾不同的概念。事實上,平移斷層與轉換斷層是根本不同的兩種類型的斷層。轉換斷層產生的原因是大洋中脊軸部向兩側擴張所引起的相對運動。威爾遜不只是對轉換斷層作了力學分析,而且用地球物理資料加以驗證。後來根據地震資料,充分說明轉換斷層是地殼組成單位(後來叫「板塊」)的接合邊界之一,其錯動方向指示海底擴張方向(也就是板塊運動方向)。這為後來板塊學說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來源與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