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現賣斷
轉貼現賣斷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會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目錄
名詞解釋
轉貼現賣斷是指銀行(銀行乙)將未到期的已貼現或已轉貼現的商業匯票背書轉讓給交易對手(銀行甲)的業務行為。銀行乙將票據背書轉讓給銀行乙,不再買回,銀行乙擁有票據權利。
轉貼現
轉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交給其他商業銀行或貼現機構給予貼現,以取得資金融通。
轉貼現是銀行和銀行之間,A銀行在資金不足時,將買入的票據再貼給B銀行,以取得資金,轉貼又大概分為兩大類:一是賣斷式,我把票給你,從此以後這票跟我沒關係了;二是回購式,銀行C把票賣給了銀行D,票面還有四個月到期,但是銀行C跟銀行D約定,三個月後,以某種利率,把票給買回來,這就叫回購。回購也可以叫作買入返售和買出回購,其實是對手方站在不同的角度的叫法。對於資金方來說,這是買入返售或者是叫逆回購;對於賣票方來說,叫賣出回購,或者是正回購
票據貼現
票據貼現是指資金的需求者,將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業票據、銀行承兌票據或短期債券向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變成現款,銀行或貼現公司(融資公司)收進這些未到期的票據或短期債券,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後付給現款,到票據到期時再向出票人收款。
一般而言,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
貼現是指客戶(持票人)將沒有到期的票據出賣給貼現銀行,以便提前取得現款。一般工商企業向銀行辦理的票據貼現就屬於這一種。
轉貼現是指銀行以貼現購得的沒有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所作的票據轉讓,轉貼現一般是商業銀行間相互拆藉資金的一種方式。
再貼現是指貼現銀行持未到期的已貼現匯票向人民銀行的貼現,通過轉讓匯票取得人民銀行再貸款的行為。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一種信用業務,是中央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而運用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商業匯票
商業匯票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及商業承兌匯票。是出票人簽發,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承兌人為銀行的是銀行承兌匯票,為銀行之外的企業的是商業承兌匯票。
一、銀行承兌匯票
概念: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簽發,向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承兌對象:銀行承兌
簽發對象::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簽發
註:簽發人銀行存款不足時,銀行見票無條件支付。
二、商業承兌匯票
概念:是指收款人開出經付款人承兌,或由付款人開出並承兌的匯票。使用匯票的單位必須是在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法人,要以合法的商品交易為基礎,而且匯票經承兌後,承兌人(即付款人)便負有到期無條件支付票款的責任,同時匯票可以向銀行貼現,也可以流通轉讓
承兌對象: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
簽發對象:由銷貨企業或購貨企業簽發,購貨企業承兌
註:簽發人銀行存款不足時,銀行可拒絕支付,將匯票退收款人,由收、付雙方自行解決。
參考文獻
- ↑ 漢字小時候|一個文字,一段歷史,搜狐,2020-11-24
- ↑ 書法丨原來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