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泉镇
辛安泉镇隶属于长治市潞城区。位于潞城区东北部丘陵地带,镇政府距区政府驻地28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3221人(2017年) ,总面积87.04平方公里,耕地32109亩,其中:水浇地10028亩.浊漳河从南马入境流向东南。绵延20公里的华北第二大泉岩溶性泉群--辛安泉就出露于西流南村,素有"上党小江南"之美誉。该镇东(临)接甘林线,207、309国道,长邯铁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一184天。[1]
目录
地理位置
辛安泉镇 位于潞城区东北部 。该镇东(临)接甘林线,207、309国道,长邯铁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环境资源
辖区内西部高,群山围绕,为土石山区。中部为丘陵地区。东部低,地处浊漳河畔,属河谷冲积平原。海拔高度690~1242米。辖区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达180天,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有"小江南"之美称。华北第二大泉--辛安泉就出露于此。地上浊漳河奔腾不息,地下辛安泉喷涌不断。利用地下水资源,辛安泉镇发展观光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区域
浊漳河流经镇东北边缘,辖区内长达20公里。浊漳河,周代称潞水,后魏称漳水,清代称浊漳水,是浊漳河主要支流之一。因其水流湍急,并夹带黄土泥沙故名。浊漳河是典型的山区河流,经石梁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2亿立方米,平均流量22.8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3780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61公斤。浊漳河虽属常年性河流,但在枯水期,仍有短时断流现象。枯水期浅滩可徒涉过河,汛期则夹带大量泥沙、块石湍急而过。由于河底变化较大,故无航运条件。但水力蕴藏量约17万千瓦,有利于发展小水电站。
西流村是长治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日供水能力17.28万立方米。长治市供水总公司在辖区内设西流水源地,水源地在西流村浊漳河滩。西流一级供水站在西流村南,西流二级供水站在斜底村。
辖区内矿藏主要有熔剂白云石,储量大,品位高,是生产金属镁的主要原料。
人口耕地
常住人口13221人(2017年)。耕地面积32210亩。
人文景观
辛安泉镇人文景观颇丰。古城村是周代潞子国的治所,东晋潞川之战就发生在浊漳河畔璐河村,婴儿墓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流南村的"西流晚渡"为潞城古八景之一石梁飞虹成为铁路桥、公路桥三桥并架的独特景观。
近期建设
近年来,围绕建设"上党第一水镇、特色产业强镇、观光旅游名镇、生态和谐美镇"的四镇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是新建百架日光大棚、绿色经济园区初具规模。引进示范种植的五彩花生、甜糯玉米、三樱椒、甜红薯、万寿菊等,短时期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与中科院联营,从丹麦引进的"三文鱼"饲养已跻身全国五强之列;"辛安泉"牌绿环营养蛋,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自已的商标。顺祥鸵鸟养殖前景广阔。三是开通了14公里专线的观光旅游道路,总投资1. 2亿元的"高山流水"景区建设项目,已建成了"万泉河竹筏漂流"、"大型沙滩浴场"等景区,推出了"农家乐"旅游项目。四是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发展户用沼气 1460户,其中四位一体庭院经济赢得了国家农业部高度评价,现拥有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5个,推进村2个投资580万,新建了兴农小区,集镇的辐射功能日趋完善.五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西南响泉水产公司,土鸡散养一条沟,通烨万头猪场势头强劲.全镇生态环境绿化工程、文明和谐创建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等在全市名列前茅。[2]
社会状况
集镇建设
至2010年集镇建设发展较快。
卫生医疗
辛安泉镇的医疗卫生机构有镇卫生院,各村有卫生所。辛安泉卫生院为一级医疗机构,有医生7人,护士1人,病床位15张。
文化教育
辛安泉镇有中学1所,联校1所,联校下辖小学3所,教学点6个。辛安泉中学有初中三个年级,共有教学班12个,学生568人,其中寄宿生496人。辛安泉中学有教师38人,其中女教师14人。辛安泉联校各小学的学制为六年制,联校有石梁小学、南马小学、西流小学和常村教学点、续村教学点、古城教学点、南马庄教学点、曹庄教学点、孔岩教学点。全联校共有小学生825人,其中寄宿生285人。辛安泉联校有教师85人,其中女教师47人。辛安泉镇有幼儿园8所,8所幼儿园中共有大班3个,中班3个,小班2个,招收幼儿170人。全联校有幼儿教师12人,全部为村办,没有公办幼教。
名胜古迹
古城村曾是婴儿国国都。潞河村、续村一带的婴儿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流村自然风光优美,有南流涌泉等景点,是观光游览的极好去处。申家山有神头之战八路军129师386旅指挥所旧址。石梁村东北有被誉为亚洲第二现代化预应力混凝土斜腿钢构式铁路大桥。辖内有县武委会暨全体民兵修建的潞城县民兵烈士纪念亭。南流村有"农家乐"观光农业旅游。浊漳河段有竹筏漂流。[3]
交通情况
邯长铁路、长邯高速公路、207、309国道从辖区内通过。邯长铁路石梁桥在辖内,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二现代化预应力混凝土斜腿钢构式桥,填补了中国桥梁史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