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惠
辛德惠(1931.12.24-1999.05.27),辽宁省开原人。土壤学与农业生态学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
辛德惠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出生 |
1931年12月24日 辽宁省开原县 |
逝世 | 1999年05月27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大学获科学副博士学位。辛德惠承担黄淮海平原区域综合治理国家重点项目两位主参人之一,总结提出综合治理旱、涝、盐碱和地下水的综合配套工程技术-浅井-深沟体系。
目录
人物简介
辛德惠(1931.12.24-1999.5.27)土壤学与农业生态学专家。辽宁省开原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大学获科学副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75年作为承担黄淮海平原区域综合治理国家重点项目两位主参人之一,总结提出综合治理旱、涝、盐碱和地下水的综合配套工程技术—浅井—深沟体系;1985年“六五”攻关中正式提出完整的方-—改造与调控盐渍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工程生态设计与多层次人工控制系统的建设;1990年“七五”攻关中创立工程科技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一门新学科—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泛生态学);1993年指导并初步完成区域农业发展和生产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履历
1931年12月24日,生于北京。
1950-1954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学习。
1954-1999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58年12月-1962年12月,在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读研究生,获生物科学土壤部门副博士学位。
1973-1999年,参加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地区综合治理曲周试验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专题的科研工作[1973-1980年为主要参加人,1980-1987年和1991-1996年为曲周实验站站长;"六五"、"七五"、"八五"黄淮海平原区域治理项目主要参加人和曲周试验区专题主持人。
1990年,建立市郊型马头实验站,任专题主持人。
1991年,为河北省涿鹿县试区主持人。
1982年,建立农业生态研究室(后改为农业生态教研室),任主任。
1992年,农业生态教研室与环保专业综合为农业生态和环境科学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建立了农业生态研究所,任名誉所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产农业生态系统机理研究"主持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届评审组成员。
1998年,任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5月27日,因心脏病突发,不幸以身殉职[3]。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5年作为承担黄淮海平原区域综合治理国家重点项目两位主参人之一,总结提出综合治理旱、涝、盐碱和地下水的综合配套工程技术-浅井-深沟体系;1985年"六五"攻关中正式提出完整的方法论-改造与调控盐渍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工程生态设计与多层次人工控制系统的建设;1990年"七五"攻关中创立工程科技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一门新学科-普适性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泛生态学);1993年指导并初步完成区域农业发展和生产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
科研成果
他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河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5年"三委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表彰奖、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务院嘉奖令及一等奖、1991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辛德惠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他提出了"浅井─深沟体系",对改良河北省黑龙港地区乃至整个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具有理论及实践上的意义,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在承担黄淮海平原区域综合治理国家重点项目和主持"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曲周试区专题的科研与生产实践中,他创立了工程科技领域的一个新方向、一门新学科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和一个学术思想体系及理论"泛生态学",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曲周人民分别在曲周实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内树碑铭文"改土治碱,造福曲周",以示无比感激之情。
学术论著
在国内外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报告3篇和科技专著5部。他先后编著、出版了《农田生态系统概论》、《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与石元春合著)等著作,发表了多篇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论文。
论著
辛德惠 | |
---|---|
辛德惠院士文集 |
1 辛德惠.农田生态系统概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1983
2 石元春,辛德惠.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3 辛德惠.系统理论及其应用--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配套技术研究.见:黄淮海平原"六五"科技攻关论文集之二.北京: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1985
4 辛德惠.黄淮海平原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综合发展的工程生态设计及其评价.见: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5
5 辛德惠.土地利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6 辛德惠,李维炯.浅层咸水型盐渍化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发展.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7 辛德惠.盐渍化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农业"国际研讨会论文,1994
8 辛德惠.宁波市围涂造地综合开发项目规划.1994
9 辛德惠,肖荧南,郝晋珉.盐渍化改造区农业综合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人才培养
1993年,他指导建立了区域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他先后培养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成就及荣誉
根据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和理论,以及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本人指导下1993年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和生产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教研室和农业生态研究所(硕士点);形成了结构合理有效动作和不断发展的科研集体;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2名。
辛德惠教授檌任农业生态研究室、农业生态教研室主任,农业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生态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五音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国内外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报告3篇和科技专著5部。辛德惠教授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农业发展、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因此获得了7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及4项荣誉称号[4]。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研究
浅井
1975年作为两位主参人之一,总结提出综合治理盐渍化低产地区旱涝盐碱浅层咸水的以深浅沟工程系统为基础、农业措施与水利工程、生物工程、田间配套工程相结合的"浅井~深沟体系",曲周张庄试验区仅粮食亩产就由治理前的70多公斤增加到741公斤(1989年),引起了国家重视,建立了2。8万亩综合治理区。联合国农发基金会也在曲周县建立了28万亩综合治理项目区,到1989年4年间项目区累积增产粮食10718万公斤,棉花1692.5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4929.36万元。
六五
1985年在"六五"专题研究中,正式提出了完整的方法论~改造与调控盐渍化农田生态系统的工程生态设计与多层次人工控制系统的建设。指导了曲周及临近共5县60万亩综合治理区的设计与实施,效益巨大,仅曲周县到1989年4年间增产粮食24354万公斤,棉花4769.9万公斤,农村总收入增加6.12亿元。
七五
1990年"七五"专题研究中,正式提出和形成了普适性的工程生态设计及其理论(泛生态学),指导了邯郸市菜篮子工程的工程生态设计和论证,以及邯郸市马头攻关试验区以服务城市、发展农村为目标的市郊型农业发展,涿鹿县河川丘陵春麦区的农业发展生态设计,均已取得预期成果和综合效益,并设计了曲周县四疃乡"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门市服务--市场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一条街。
1994年完成了宁波围涂造地综合开发的总体设计,为大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工程生态设计的方法和理论,以及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本人指导下1993年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和生产系统决策和设计的现代信息工程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业生态教研室和农业生态研究所(硕士点);形成了结构合理有效动作和不断发展的科研集体。
社会任职
辛德惠教授檌任农业生态研究室、农业生态教研室主任,农业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生态研究所名誉所长,资源五音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视频
党员干部祭扫辛德惠 2015年04月05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