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辟雍砚

辟雍砚的砚面居中,研堂墨池相连,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它的实用功能。砚的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足部明显突出,往往还有纹饰。辟雍砚的造型独特,显示出制作者的独具匠心。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辟雍砚

类 型: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释 义:一种陶瓷砚台

注 音:bì/pì yōng yàn

辟雍

是古代天子讲学的地方。《礼制·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类宫”。东汉蔡邕的《明堂丹令论》中解释为:“取其四面环水,园如壁。后世遂名壁雍”。

辟雍砚

(1)辟雍砚是流行于南朝至唐宋的一种瓷砚。圆形,砚下有多足座,砚面中心稍稍隆起,周边有棱。以其圆形而周边环水如辟雍,故名辟雍砚。大都用青瓷或白瓷制成,砚面不施釉,以便于研磨。

(2)南北朝、隋唐的陶瓷工匠们,模仿辟雍设计出的辟雍砚,是极富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制瓷业的迅速发展,陶瓷砚台大量涌现,其中以一种造型为带足圆盘的瓷砚最为流行,这也是隋唐时期辟雍砚的前身。魏晋时期多流行三足或四足的青瓷圆盘砚,南北朝变化为五足到十足不等的珠足砚、辟雍砚,到了隋唐时期,发展出了圆形多足的辟雍砚。辟雍砚的砚面居中,研堂与墨池相连,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以便书画家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它的实用功能。砚的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足部明显突出,往往还有纹饰。辟雍砚的造型独特,显示出制作者的独具匠心。

唐二十二柱足辟雍砚

隋唐陶瓷砚中,流行圆形、多足、砚面四周环水以充砚池的造型,旧时以《周礼》所记大学的形式命名之,曰“辟雍砚”,取四周有水,状如璧环的意思。汉班固《白虎通》有“辟雍”条称:“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尺,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其实就是设计上四周环水而博得此雅名。现在又称圆砚。辟雍砚多足柱,有多达二十六柱者,也有二十一足柱的,足柱作蹄状,连成一个大的圈足。这样,使得砚面较高,便于书写。砚的高低,与当时的家具、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唐以前的砚多以足作为支撑,因为时人多席地而坐,用的是矮几,砚面抬高后给书写者提供了便利。唐末以后,有了高足书案,砚足才渐渐不为重视。  这件砚台直径34厘米,高15厘米,圆形,陶质。砚侧有乳丁纹与花蕾纨其下有浮雕兽面,与乳丁纹相间排列一周;二十二柱的柱首为兽头,柱底为兽足。此砚足花纹繁复,应属盛唐时期的产物。[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