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達氏鱘

俗稱:沙臘子、小臘子、鱘魚、鰉魚。

英文名:River sturgeon , Dabry’s sturgeon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科: 鱘科 Acipenseridae

屬: 鱘屬 Acipenser

達氏鱘 A. dabryanus


達氏鱘(學名:Acipenser dabryanus)是鱘科、鱘屬魚類。體長梭形,胸鰭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頭呈楔頭形。吻端尖細,稍向上翹。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頭側中央部。口下位,橫裂,能伸縮。吻的腹面具2對長觸鬚,其長約等於須基距口前緣的1/2。鰓裂大。鰓耙多且排列緊密,薄片狀。背鰭1個,後位。臀鰭起點稍後於背鰭。胸鰭位低,位鰓孔後下方。腹鰭後緣凹形、尾鰭歪形。幼魚皮膚粗糙,成體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光滑面。脊柱結構上,有27枚左右完整的殼狀椎體;在兩枚基背片之間只有1枚間背片。尿殖管結構上,達氏鱘的內輸卵管游離部分較長,後端有小孔,雄體有細長的內輸卵管盲管。體背部和側板以上為灰黑色或灰褐色,側骨板至腹骨板之間為乳白色,腹部黃白色或乳白色。

達氏鱘喜群集於水流緩慢、泥沙底質、富有腐植質及底棲動物的近岸淺水河段活動,為純淡水定居性魚類。食物種類完全是淡水類型,為雜食性魚類,主要食物有蜻蜓目、蜉蝣目、搖蚊科、寡毛類等昆蟲幼蟲及底棲無脊椎動物,其次也食某些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藻類等。分布於中國長江干支流,上溯可達烏江、嘉陵江、渠江、沱江、岷江及金沙江等下游。

目錄

外形特徵

體長呈梭形。頭呈楔形,背面粗糙。吻較短,前端尖細。口下位,橫裂,唇具小乳突。吻腹面具須2對。眼小(較中華鱘相對為大)。鼻孔、鰓孔均大。鰓蓋膜與鰓峽相連。左右鰓孔分離。體被5行骨板狀硬鱗,鱗間表皮粗糙。尾歪形。外形與中華鱘相似,但成魚體長較短,體重較輕。鰓耙呈三角形薄片狀,33-54枚。體背及側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鰭青灰色,邊緣白色。 [1]

分布地區

達氏鱘是一種淡水定居性魚類。常在江河中下層活動,在長江的湖北長沙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較習見,亦進入大型湖泊。尤喜棲息於流速較緩、富腐植質和底棲生物的沙質底或卵石磧壩的河灣或深沱中。

分布於中國的長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

生存習性

生長速度較快。生殖群體雄性4-7齡、雌性5-8齡達性成熟,一般體長0.8-1.0米,體重5-10公斤。產卵季節在10-11月,少數延至12月。性成熟個體在繁殖季節上溯至上游、江河主河道產卵,卵為沉性和粘着性。卵粘着在產卵場的石礫灘底發育。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為主,也食水生植物、藻類和腐植質等。幼魚以水生寡毛類、蜻蜓幼蟲、雙翅目幼蟲、搖蚊幼蟲和小魚等為食;較大幼魚和成魚以腐植質和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產卵期一般停食。

種群現狀

產於長江上游的大型經濟魚類,天然產量不大,而在產區的漁業中尚占有一定位置。近二十年來,數量大減,處於瀕危狀態。目前已受到長江上游各省的重視,與中華鱘同樣受到有效保護。

保護級別

易危。中國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

參考來源

  1. 達氏鱘概述(附圖),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