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过山瑶

过山瑶,中国四大瑶族支系之一,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中心地区分布。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瑶语支,其语言在全世界瑶族中分布较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泰国及美、法、加拿大等均有讲"勉"语的瑶族人。乳源瑶族自称"勉"或"优路"、"依路"。在旧中国,瑶民由于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举家躲进大山之中,过着游耕游居的艰辛日子,被称为"过山瑶"。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过山瑶

出现时间; 1934年

地区分布; 境内东北部和中部高山之上

居住形式; 多间排列的平房

民族服饰; 蓝色或白色布巾包头

文化特色; 能歌善舞的民族

名称由来

在旧中国,瑶民由于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举家躲进大山之中,过着游耕游居的艰辛日子,被称为"过山瑶"。 历史上瑶族的他称曾经有过蛮、荆蛮、蛮夷、獠、猺、莫徭、徭等多种称谓。尽管时代不同谓称也不尽一样,但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民族政策和对瑶族这一古老民族的态度。这些称谓当中除唐代的"徭"及"莫徭"等称谓含有比较友善和尊重民族之外,其余他称都是带有歧视性的蔑称。只有"王"字傍"瑶"的确定,才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瑶族这一古老民族的尊重和关怀。

王字傍"瑶"这一他称,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的1934年,当时的广西国民党政府为更好地体现对瑶族这一民族的招抚政策,在省政府民政厅发布的布告上首次使用了"王"字傍的"瑶"字称呼瑶族。30年代末,广州中山大学的一些学者建议把瑶族的称谓用"亻"字傍的"傜"字来代替。新中国成立后,为更好地体现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各少数民族的平等爱护和尊重,经国务院批准,决定采用"王"字傍的"瑶"字正式命名中国的瑶族,喻为光洁、美好之意。从此,这个古老的民族,终于有了自己漂亮和美好的名字--"瑶族"。

地区分布

乳源过山瑶居住在其境内东北部和中部高山之上,人们又以其居地的不同,分别称其为"东边瑶"和"西边瑶"。"东边瑶"又有"深山瑶"与"浅山瑶(又称半山瑶)"之分。据清代《皇清职贡图》、《乳源县志》、《韶州府志》和《广东新语》等有关史志记载,人们过去还以瑶族服饰的特点,把乳源瑶妇中头发挽于板上的称为"板瑶",把原曲江县西山(即今乳源游溪、柳坑等地)瑶妇中以竹箭穿髻的称为"箭瑶"。

居住形式

乳源东边瑶历代都已过上定居生活,早已形成村寨。其房屋多是以杉木、杉树皮、沙、泥构筑的多间排列的平房,依地势构建,有些地方住户相对集中,有些则零星分布,村落不很整齐。西边瑶历史上没有定居的村寨,都是三两户散居一处,每三五年又迁居别处,住的都是茅寮,只要树几根木柱,以小竹子或竹片织成围栏扎在木柱四周,上面覆盖茅草与竹片,便是安身之所。他们既没有耕牛,也不用犁耙,全家的财产只有火药枪、斧子、锄头、柴刀和碗、锅、云鼎等几件简单用具,搬迁十分方便。

民族服饰

乳源东边瑶和西边瑶的服饰差别较大,尤其妇女的头饰各有特色。东边瑶的男子蓄发留辫,用绣有花纹的蓝色或白色布巾包头,衣服多是青蓝色,上穿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后均嵌有方形图案花纹,下穿宽大的裤,裤长及于小腿,扎绑带。女子及笄戴平角,婚后改戴帆船形三角高帽,以猪油和蜜蜡将头发粘结起来,用布包贴,再在上面覆盖一条青蓝色的绣花巾。妇女上衣一概用青布,无领、大襟,长及于膝,纽扣在右,下围短裙,胸前再挂一条长围裙,扎上一条两端各有彩色丝线垂下的腰带,有的还在腰间挂一串铜钱,走路时发出"丁丁"的碰击声响。妇女上衣背后及胸前亦各镶一方形图案花纹。

西边瑶除保留一点头饰外,男女服装与汉族没有大的区别。其妇女用绣有花纹的蓝布包头,上衣的领边、袖口和衫脚等处,均用白兰黑三色镶边。

文化特色

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逢节庆喜日无不载歌载舞。

凡瑶家男性无不擅长长鼓舞。排瑶用长鼓,过山瑶用小长鼓。长鼓,又叫横鼓,瑶语叫"汪嘟",是瑶族歌舞的主要道具。连南排瑶的大长鼓舞是一种大场面的自娱性舞蹈,鼓手们身穿新衣,排着长长的鼓队,随着鼓点从寨子里一直跳到歌堂坪,按照领舞的鼓点指挥,时而横直穿插,时而大小圆圈转动,有分有合,场面颇为壮观。小长鼓又叫花(番)鼓。小长鼓舞是瑶族流行广泛、花样最多的舞蹈形式,也叫打花(番)鼓,一般在平地,两人一对,按东西南北中顺序跳;还有的高手就站在高台对打花(番)鼓。乳源过山瑶在节日或"跳王(一种宗教仪式)"时,"师爷"所表演的请神驱邪活动,也是将诗、歌、舞三者结合,时而吟诵诗文,时而轻声喃唱,又有男女相伴,手舞足蹈,齐声唱和。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历史变迁

瑶族的先民是古代百越的一部分,秦汉以前被统称为"蛮"。西汉时,连阳一带属长沙郡,居住其间的瑶族被称为"长沙蛮"。汉以后他们定居于粤北,同长江以南其它少数民族一起,先后被泛称为"蛮"、"蛮夷"、"荆蛮"、"俚"、"僚"等。范晔《后汉书·南蛮传》最早记载了瑶族祖先"长沙蛮"和盘瓠的传说。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为此所加的按语说,"瑶产于湖广溪峒间,其后繁衍,南接二广,右引巴蜀,绵亘数千里"。即是说瑶族先民原居洞庭以北山区,后因战乱及栖息区逐渐贫瘠,故出武陵、五溪向今湘粤桂三省边境迁移。再经过六朝360多年的民族融合,瑶族部分先民为汉族所同化,所以隋唐以后上述各种泛称逐渐消失,而另一部分原称"蛮夷"、"俚""僚",并保留着比较明显的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史籍开始对他们使用专用的族称。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初姚思濂撰修之南朝《梁书·张缵传》,曰:"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魏征等《隋书·地理志》:"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祖先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着白布禈衫,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𪨗。婚嫁用铁钴金莽为聘财。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隋时,熙平郡一度包括现在曲江、连山、始兴等县。就是说至迟在隋唐之际有明确史籍记载的居于粤北的是"莫徭",这是一支武陵、零陵一带的"诸蛮",结合原居浙江的山越族,经过湖南道州、辰州、江华等地,陆续向西南包括粤北一带迁移,依靠利于回旋的山地定居下来。故唐代韩愈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在其《送区册序》一文中曾说到阳山"鸟言夷面","画地为字"。另一位唐代大文豪刘禹锡在元和十至十四年(815-819年)贬谪为连州刺史时,写了《连州腊日观莫瑶猎西山》《莫瑶歌》《蛮子歌》及《插田歌》等诗,具体描述了莫徭"海天杀气薄,蛮军部伍嚣","

箭头涂鹄血,鞍傍见雉翘"以及"蛮衣斑斓布","时节祠盘瓠","名字无符籍","火种开山脊","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等生产、生活之社会风尚,他们所描述的莫瑶,就是后来所谓"连阳八排瑶"。

至宋代,据《宋史·蛮夷传》载:"蛮瑶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到常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纡千余里,蛮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瑶人"。当时瑶族人民用蜡染印花布是一项纺织先进工艺,周去非《岭外代答》称其为"瑶斑布",布身有"炳然可观"的细花,云"染斑之法,莫瑶人着也"。1167年(南宋干道三年),为加强对瑶族的统治,将曲江县乳源、崇信和乐昌县新兴三个瑶族聚居乡划出,设置乳源县,县城在虞塘(即今侯公渡罗屋)。

明清时期统治者在连阳、乳源等瑶区建立特殊的政治制度,采取镇压与绥抚相结合,分而统之的政策。如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在连州设守御千户(后改指挥同知),并置抚瑶甲总,设总兵、参将专事镇压;1403-1424年(永乐年间)又置抚瑶把总。从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起,在乳源也设立瑶首,统领瑶镇和抚瑶总甲,概称瑶官,除瑶首外,还有瑶练和瑶甲。瑶首、瑶练委汉人充任,而瑶甲则由取得"师爷"身份的瑶族上层地主富农等担任。除连阳、乳源外,翁源县设有瑶目,英德县浛洸及蕉冈均设抚瑶署。1465-1487年(成化年间)在瑶区置抚瑶及瑶兵,每山寨设一瑶目。沿至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在连州置理瑶军民同知,专理瑶务。1727年(雍正五年)连州升为直隶州,理瑶同知改为绥瑶同知,并添设乡勇,增置俍瑶土兵。

1912年(民国元年),绥瑶厅改为瑶务处,隶属连山县公署。八排瑶每排设瑶长一人,瑶练数人,处理瑶务。1927年(民国16年),广东省政府议决"开化黎瑶民族案",在省民政厅议设"开化黎瑶局",在连阳设"化瑶局",隶属省政府。民国24年改为"安化管理局"。1942年(民国31年),在瑶区推行保甲制,乡、保、甲长多由瑶长、瑶练担任。1946年(民国35年),成立连南县,统辖连阳瑶族地区(不辖汉区),三江属连县,寨岗则属阳山。至于曲江县附近成片的瑶区,则分割划属曲江、乳源、乐昌三县,其中必背一带属乐昌,游溪一带属曲江,东坪西山一带属乳源。

再说唐宋以后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编户管理、征收赋税的同时,仍然实行阶级压迫龢民族歧视政策,导致瑶民起事反抗。晚唐干符六年(879年),黄巢起义军由广州回师北上,其部将鲁景仁因病带骑兵千人,留在连州瑶区,与湖南蔡结、何庾领导的瑶民起事队伍联合,在湘南成立地方政权,割据20年之久。北宋庆历年间桂阳瑶民大规模起义,粤北各地瑶民群起响应,其范围遍及英、韶、连三州,于是北宋统治者不断发兵攻打瑶族居住中心区域,进一步把瑶族逼进韶州和连州山区,"依山自保",顽强地繁衍生息。1245年(南宋淳佑五年)及宋末,乳源瑶民也曾有起事反抗的记载。明清对瑶民横征暴敛的同时,也不断对瑶民进行征剿,史籍所载的瑶民起事更是此起彼伏。如1450年-1456年(明景泰年间),广西大藤峡瑶族起事,连阳瑶民及时响应,占领了连山县城,赶走知县。1459年(天顺三年)瑶众再破连山;四年后,广西瑶族起事,韶州瑶民响应,势连翁源,攻陷清远县城。1515年(正德十年),乐昌西山瑶民2000余人连续5天围攻乳源县城。1647年(清初顺治四年)七月,乳源瑶族起事,首领黄万胜率众与连阳瑶民汇合,率万余人围攻乳源县城。1675年(康熙十四年)乳源瑶族与吴三桂所部联合反清……

过山瑶"勉"的来源

"勉"、"优路"(瑶语音)的过山瑶的自称。据《吕氏春秋·慎势览》载:"……神农氏十七世始分天下"。商周时期共分封十一帝。先龙帝之子玄,赐姓乞,其支裔仡尤即是瑶族的最早先民。古时候史书上对瑶族先民最早的记载为东西周时期的蛮和荆蛮。后汉书载:公元前770-221年,秦昭王使白起伐楚,侵略蛮夷,始置黔中郡。《后汉书》卷一一六载(公元前209-220年)把居住在湖南武陵、五溪一带的瑶族称为武陵蛮,为盘瓠的直系子孙。《魏书》卷一百一、《南史》卷七十九所记(420-618年)的荆州蛮、雍州蛮,俱言为盘瓠之后。

据史料记载,瑶族最早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一带,到周朝时逐渐迁徙到长江中下游,并在闽(今福建)、浙(今浙江)、江淮(现安徽)一带生息繁衍,后沿长江中上游西迁。到了秦汉时期逐渐集居于湖南的湘江、沅江流域及洞庭湖沿岸地区,形成了以五溪、武陵等古长沙为中心的主要集居区。后由于屡次与当地统治阶级发生利益冲突,受到统治阶级的多次残酷镇压继而大量南迁并逐渐进入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广东早期的瑶族人即来源于此,也就是以往古书上所记载的"粤之瑶人出自武陵源"之说。历史上瑶族先民开始南迁的时间约在隋朝之前的秦汉时期。据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着《水经注》记载:"……蛮越渡水出武陵镡成县,北界沅水谷,水出辰洲府黔阳县,故镡成也;南至郁林潭中县与邻水合,谓之移溪,又东至苍梧为郁溪(注:苍梧在汉武帝时曾于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设置苍梧郡,辖区包括今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广西东部、广东西北部等广大地区),又东至高要为大水,即分西江。蛮越之众,自此越岭而居溪洞。"文中的蛮越,指的就是南迁的瑶苗等先民。根据现今乳源瑶族一些珍藏的手钞本资料均有乘船渡海、以及师爷书中有许多请神搬兵必请连州庙神之说,以及上述历史记载资料分析,瑶族先民乘船渡海,实际应是渡水出湖南武陵并沿沅江顺水而下进入广东西部、广西东部的西江流域一带,然后分路迁徙。

大部分人在西江流域的贺县一带越岭而进入广东的连州、韶州、乳源、乐昌等地。另一部分人则继续乘船顺水而下进入西江并沿西江流向广东的肇庆、高要、怀集、广州等地,后逐渐向东北、西北方向迁徙。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一部分人逐渐跨越江西、福建等地。由于受到东海等大海的阻隔,这部分人后来又逐渐往回迁徙,由福建、江西进入广东龙门、始兴、英德、曲江、仁化、乐昌等地,同为"勉"语的一族,他们语言相通、生活习惯大同小异。随着瑶、苗等族人口的大量南迁,入住广东境内的瑶族也越来越多,隋末唐初广东西江流域、北部连阳诸县已有大量的瑶族先民居住。根据李默《广东瑶族史若干问题探索》一文引《电白县志·方言》、《化州志》,唐代朱余庆《送刘思复赴南海从军诗》,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等资料考证,隋唐之际,广东境内之连州、韶州、肇庆、泷水、高州、化州及广州均已居住不少瑶人。到了宋代,形成了"……蛮越之众其山自衡州长宁县属之桂阳、郴、连、贺(广西贺州一带)、韶等数州,环行千里"。明代更是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鼎盛局面,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明朝时,广东境内有瑶族的州县共计21个,计有瑶山891座。"当时的广东虽然遍布瑶人,但据有关资料考证,当时瑶族人居住的中心地并不是广东,而是广西临近广东交界的西江流域一带,当时广西的梧州、大藤峡、永安州的府江、西乡、陆峒、贺县等地是瑶族先民集居的中心。据《明实录》广东少数民族资料记载:明朝丙辰年间总镇两广都御史闵珪等上奏朝廷的文书中曰:广西永安洲西乡、府江东西两岸等处瑶僮贼久为患,调大军征剿,周围数百里,共调兵6.4万余人,终得平之。这里仅永安一个州就需调兵6.4万,可见当时广西西江流域一带的瑶民远比其他地方的为多。时至今日,广西仍是中国境内瑶族人口集居最多的重要省份。

古代瑶族先民漫长的迁徙活动过程中,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以及各种族际关系等种种因素的复杂性,省与省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相互迁徙(也就是说除了单向之外还有双向迁徙甚至是重复迁徙)都是正常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瑶族(过山榜)选编》一书共筛选了30多份过山榜,其中有记载湖南迁入广西、广东的,也有12份是记载由广东迁入广西、湖南的,其中有5份是明确记载从广东乐昌西山等地迁入湖南道州、江华、蓝山等地居住的。上述历史记载正好说明了历史上瑶族先民的迁徙生活是一个艰难复杂的历史过程。尽管迁徙的路径不一、到达广东韶州、乳源等地的时间和朝代也不尽一样,但他们与先期到达广东韶州等地的瑶族人却是同宗共脉的患难同胞,他们同讲"勉"语,有着相同的语言,生活习俗也大同小异。这就是部分400多年前已经离开乳源、乐昌西山(今乳源必背瑶寨)而西迁广西、云南、越南、泰国而后移居法国、美国、加拿大,至今仍能与乳源过山瑶语言相通、血脉相融的历史渊源。

民俗传说

"禁吃狗肉"之俗

历史上乳源过山瑶一直禁吃狗肉,而且所饲养的猪只等一律不得变卖出售。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乳源过山瑶几乎所有的年长者以及凡早期受过封建迷信洗礼的人,如师表、师爷,已取得郎名、娘名、法名等的人均禁吃狗肉。传说吃狗肉是对祖先的惩罚,肚子会剧痛难忍,直到将吃下的食物吐尽为止。不知从何时起,禁吃狗肉已成了瑶族一个不成文的法典。1949年建国前的乳源过山瑶寨,不仅家家户户养有自己的爱犬,平时进山打猎、外出劳动、放牧等等活动都有自己的爱犬左右相随。每当节日喜庆、祭天祈福都离不开对传说中的狗头王的膜拜和敬仰。直至建国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乳源的过山瑶仍对狗给予很高的礼遇。必背公坑等地的瑶民,自己所眷养的狗死后,会将狗用杉树皮或稻草包实,象人一样给予土葬。也许是出于对主人的感激之心吧,瑶族人养的狗也特别听话,每当进山狩猎,狗会使用自己敏锐的嗅觉,为主人拼命寻找和追赶猎物。放牧时每当牛盗吃禾苗或蔬菜时,狗会主动帮主人驱赶。每当主人遇险,狗会奋不顾身相救或给家人通风报信。解放前,狗救落水孩童、抢救野外受伤遇险的主人等事例不少。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瑶族比较大的祖庙,大都在正中的位置摆放着盘瓠神像。幷且每过一定时间各宗房、成年人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联族给予祭拜,3年一次或15年一次,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实在是少有。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建国初。

"狗头王"之传说

为什么看似普通的狗,但在乳源过山瑶的眼里,却有着如此高的威望,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流传着"禁吃狗肉"、"禁止变卖猪只"等种种传说呢?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评王与高王互相征战,打了几年均未分胜负。由于高王居住的地方乃是三面环水的三角洲之地,土地肥沃、粮丰人盛。在后来的几场战争中,高王渐渐胜过评王,加上评王的数名虎将均被高王设计谋杀,一时间评王国内危机四伏,高王一连几次挑战,评王均没有将领敢带兵应战。无奈之下,评王命人贴出文榜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许诺:"谁要是敢带兵应战,并把高王的首级砍来,本王就将三公主下嫁与他"。几次重复征召,均没有战将应征。正当评王感到气数已尽,末日来临之时,平时紧跟自己左右,高大威猛的皇宫右护卫犬--盘护(瓠)嘴上叼着皇榜跳将前来,放下皇榜后汪汪直叫,宫内一片哗然,评王更是不知其所以然。爱犬连叫几次后,又跑出去咬住评王三公主的衣裙不放,评王听报幡然醒悟,不禁自言自语地问道:盘瓠,你真能够打败高王?盘瓠汪汪连叫数声。评王虽不相信龙犬盘瓠会打仗,但盘瓠身长数尺,高大威猛,眼下无人,也只得一试。于是将令旗掷于地下,并下令给盘瓠以百味美食,食罢,带领文武众臣将盘瓠送出宫外。一出宫外,盘瓠捷足如飞,不久即消失在波滔汹涌的茫茫大海之中,游了七天七夜之后,在第七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踏上高王的国界,直奔高王城墙。不多时,遇上高王带着手下在城墙上巡游。却说高王与评王打仗数载,早已熟悉跟随评王左右的龙犬盘瓠,此时见盘瓠直身投来,不禁喜不自禁,笑曰:大国评王有此龙犬,不能畜此(养)之,今来投我国,汝必定败国也。并说有古人云:猪来贫、狗来富,异物进朝而国必盛。胜(朕)能畜此,是本国兴邦之征兆也。于是下令开城门引盘瓠入宫,赐以美味,爱惜如珠宝,每当坐朝,均令宫女加以特别的护理。不出几天,龙犬即与高王混得烂熟,高王经常带着盘瓠游赏百花行宫。有一天高王酒醉不醒,盘瓠思念公主心切决定咬杀高王以报评王之恩。于是用钢牙猛咬高王截取高王头级,复游大海,飞奔回朝,复卧评皇宫前。评王听报大喜,举国宴三天三夜以庆贺高王被杀、国土之安。同时对盘瓠大加封赏,可盘瓠不依,多次当众死咬评王三公主衣裙不放。评王不悦,并大声训斥盘瓠,脸上尽是难色。此时三公主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心想,反正盘瓠也不过是一条犬,嫁给它也不过做做样子,又有什么难呢?倒是父皇在文武百官面前食言,失信于民,这可是一件大事。于是当即悄悄向父皇进言说:"父皇言既已出,不可收也,食之于人,可失天下之大事也。且盘瓠只是一条龙犬,做做样子又何妨。"评王见自己的女儿如此通情达理,更感到难为情。但为不失信于天下,评王只得按公文的意思,当众许诺将三公主下嫁给盘瓠。此话一出堂下哗然,此后盘瓠与三公主便形影不离。正当评王费尽心思思考如何挽回面子之时,奇迹再一次出现。原来盘瓠白天是一条殷勤的龙犬,夜晚下半更却变成一个相貌英俊的美男儿,就连三公主自己都看呆了。惊喜之余,公主急忙悄悄告诉父皇和母亲。

起初谁也不相信,经过数次探实,评王此时才明白盘瓠为何能够猎取高王首级,不禁大喜。认定盘瓠乃神灵之化身,再也不敢怠慢,不日即为女儿举行了一场隆重而又特殊的婚礼。婚礼结束后,为保皇帝尊严,评王……赏衣锦、白银数车,兵丁、家奴、工匠过千,嘱盘瓠领公主盾入深山,筑山而居。数年之后,生得六男六女,盘瓠也渐渐变成一个与常人无异的剽悍男儿。评王听后大喜,特敕封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赐12姓,除长男随父姓盘之外,其余依次为黄、包、李、沈、邓、周、赵、胡、冯、雷、唐。并向天下13省31州发诏书一封,其大意是:"盘瓠子孙,因其先祖助国有功,凡上至三锹之地,秋毫不犯,万顷山林任由王瑶子孙耕种,永远游山过海营业,描水成田,永无租税,免身丁夫役。生耕葬死代源流,活命营身(生),庶民毋得涉占谋夺,官府不得科派需索。"这就是瑶民代代相传的护身符--《评王券牒》的大意及传说。此后历代皇朝每年均照前朝先皇下发相应的榜文,尽管形式千变万化、榜文大小不一,但内容却是大同小异。现全国各地瑶族保存的各种不同版本的《券牒》、《榜文》正是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产物,他们都证明了瑶族的先祖们为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记载了瑶族的源流、生产、生活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内容。据说自从评王下发文告之后,王瑶子孙手持《评王券牒》代代得以平安生活,人丁兴旺。这种恩赋一直到了金、元时期才遭到彻底的破坏,尤其是到了元朝中后期,统治阶级不再将瑶族视为有功之民族,而是采取了大量的民族歧视政策,大量歧视性的称谓也出现在元朝的官府文书中,对瑶、苗等少数民族的歧视和敌视在元、明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盘瓠之死

对于瑶族的始祖--盘瓠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始祖盘瓠在一次大火中为抢救自己的子孙生命和财产,不幸被大火烧成重伤,虽经精心抢救,身体只恢复了大部分人形。而其头部却因严重烧伤再也无法恢复到人的头形,不久盘瓠就离开了人世。盘瓠死后,他的子孙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遂设祖庭(庙),塑以"盘瓠大王之像"安放其中,以永世悼念,并禁止一切侮辱家犬等不良行为,这就是过山瑶崇拜狗头王(盘瓠大王)、禁吃狗肉等历史传说的因由。

其二,对于盘瓠之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盘瓠因上山打猎,遇上一头高大的野山羊,在搏斗中被山羊角刺中双双摔下山崖而死。盘瓠死后,盘瓠的子孙为替他报仇,发动族人连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猎杀山羊活动,并把猎杀来的山羊放在盘瓠的墓前作祭品,以后每到拜祭盘瓠时都把猎杀来的山羊头砍下,并将山羊的头串起搭到木架上,用弓箭射向山羊的羊头以示报仇。这就是至今瑶族的一些古迹、资料、图画中总是有一双又长又弯看似牛头和牛角的模型的历史缘由,其实山羊角是瑶族先民拜祭盘瓠的一种祭品,而不是图腾之物,更不是人们所崇拜的偶像。至于盘瓠之死,两种说法是非曲直已是无从查考,但瑶族先古之民崇拜盘瓠则是代代相传的事实。

据说盘瓠死后,孝男孝女哀声不绝,仍将花衣花帕装束,"绣斑衣一件以遮其体,一身入与木函。"又奏评王准下请恩:"敕赐龙犬盘瓠为始祖盘王,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并许令男女敬奉阴德,广受子孙之祭,3年一庆,5旬年一乐,养活猪只成才,不许变卖,每当祭拜之日、婚姻喜庆,需遥动长鼓,吹唱笙歌、鼓乐,务使人欢鬼乐、物阜财兴,如有不尊者,作怪生病自于其罪。"这就是评王给瑶民过去拜王、祭祖和不得卖猪只等遗训。也就是过去瑶民禁吃狗肉、禁卖猪只、猪肉的由来。

评王券牒

评王券牒王徭子孙一十二姓,依批前朝准此。评王券牒,防身永远。

朕(理)忠(宗)景定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仍照前朝更此(新)出结(给)。

评王券牒,其来远矣。徭(瑶)人根骨,即系龙犬出身。自混沌年间,评王出世时,得龙犬一只,身长三尺,毛色斑黄,意欲(异)岂(超)群。无(忽)且(一)[日],评皇(王)龙头(颜)大署(怒),意欲谋杀外国高皇(王)。群臣计议,具(俱)无承应。[惟]龙犬姓盘名护(瓠),于左右踊跃起身,拜舞朝皇。惊外国,无(忽)言语话应答,群(独)言报主(王)之恩,自有兴[邦]之志,不必群臣而计较,何须万马以行藏,欲求浩天之计谋,且看细微之动静。

评王得悦,窃喜非常。畜类出此人性之灵,畜牲何有阴杀之计?倘去他邦,必世(有)去世之情,恐避防(旁)人之害,高皇喜之(岂知)房屋(防物)之侵,只有海水滔滔,焉能横行千里?万顷洪波,非一日而可渡。谁能浮游水面,何以负载行粮?盘护(瓠)闻言答应:向(人)授(受)一日之饥,犬当七日之饿,去数朝何须负载。惟愿我主,声二(言)敕誓不虚,畜不失真言,今当受命。评王大喜,将百味赐之。与(汝)[有]人性之灵,人(如)德(得)功劳,朕将宫女配合。盘护(瓠)敕(领)言,授食百味,拜辞而去。群臣送出朝[门],盘护(瓠)即(疾)走云(如)飞,身游大海,七日七夜。径到伊国中时,遇着高皇,亦且认得[度]瓠非等之[物]也。喜笑曰:大国评王有此龙犬,不能畜此(之),今来投我国,必定邦。吾常闻俗语云:猪来贫,狗来富。意(异)物进朝而国必盛,朕能畜此,是兴邦之祯祥。左右群僚欣悦退朝,引盘护(瓠)入宫,将美[味]付之。授(爱)惜如珠玉。每坐朝,常念侍之。不却(觉)数日。高皇游赏百花行宫,酒醉不省人事。盘护(瓠)思报主之恩,发动伤人之,咬杀高皇,捷(截)取头级,[复游大海],飞去回朝,复卧殿前,污血坠地。诸大臣僚慌忙付(扶)身,语系为之(犬)类,复有大海之功劳,准奏吾皇高高封赠。众臣且问如何得其所谋杀?护(瓠)曰:畜添(至),高皇惜[如]珠[玉],常左右之间,忽遇高皇酒醉,得其所谋,走入近前后(如)云非(飞),得其所[出]。众臣听罢[详]细之言,驸(俯)复(伏)金街(阶),惟(启)奏明君郎(即)刻升殿。评王亲视高王头级,如(始)信盘护(瓠)之功劳。

一身当万马之奔驰,一口兑众[军]之粮食,不用君(军)师之计,何使元帅之封(剑)刀,殿(展)[动]刚(钢)牙,断伤大命。惟愿升升(深深)酬赏,合盟(宜)大小(大)补(褒)封。念护(瓠)不辞细雨大海之风高,旦(且)受饥寒饿。皇曰:盘护(瓠)之[功]非小,封势(世)龙(袭)依(我)臣,荣享国公之职。护(瓠)曰:本[是]畜牧形象,岂投(图)取贵官荣[禄]?吾王有敕誓在前,今当复命。评王叹曰:畜念宫娥之丑传与天下而矣。朕子(亦)出乎无奈,另择日期,方可成配。且吩咐群臣,[收盘瓠]一身遮掩其体,绣花一条,以缚其腰;绣花帕一幅,以裹其额;绣花裤一条,以藏其股;绣花布一双,以裹其胫,皆所以遮掩其修(羞)也。又吩咐群臣,将高皇王头级用火焚化,取骨灰入[于]瓦瓶之内,安殡埋葬。刚(岗)山水秀,[为]万人之祭祀也。次日方绕(晓),宫女梳妆插金,乃及(吉)[日]良辰,招赘驸马。即日(系)宫中龙犬名盘护(瓠)是也。虽是畜牲之类,乃却灵性之人,盖群臣及大将,莫违皇父之命,配合累结之(偶)中,宫女只得从依,不敢违命,交拜成婚。

待(是)时,内宫宴以婿相待。次日,就安排车轮,举臣三元(员),笃(督)立(力)夫五百名,拾金银二扛,布帛一十二柜,百般动用家计(具)一幅(付),鼓乐迎送[夫妻]入会稽山内,许男女即(起)房屋所安住家,永属深山藏身过世而矣。另着奴婢二口,搬运柴水,炊爨饮食,使护(瓠)夫妻不得受苦。皇父逐月送钱粮与护(瓠)夫妻食用。自后不却(觉)数年,所生六男六女,评王闻之喜笑,只(旨)封盘护(瓠)为始祖盘王,敕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受犬之形气而授受人之胞胎也。而惟人道初许,皆称王徭(瑶)子孙也。就要一十二姓,长男随父[姓]盘,其[余]姓沈、黄、李、邓、赵、胡、郑、冯、雷、蒋、周。敕令六男婚取外人之婿(女)为妻,以传其后;敕令六女招赘外人之子[为夫],以继其宗,皆可以传其一十二姓宗枝(香火)也,开发一十二姓香火(宗枝),而后必有绵远无穷之裔,正是开发千技(枝)之木皆本乎[根],如水[之]分派皆本乎源。而护(瓠)之后世子孙,虽蚁多者皆一穴,而出一脉,[岂]可忘其本哉?盘护(瓠)始祖,虽受纳王女婚,而有福德,敢(感)非常也。

奈何虽受王之身,食如(嗜)山列之味,终朝趣也(趋野),逐月(日)奔山。自后不却(觉)出外数日,不其(复)归家。大男小女,游遍山林,嗷嗷而无应声,看看而无形迹。寻及如(于)山溪崎岖之中,石山匡(岩)之下,见护(瓠)身被羚羊角而刺死,乃善终身。男女悲泣扛护(瓠)回家。仍将花衣花帕装束,绣斑衣一件,以遮其体,一身入与木函,孝女哀声不绝。忧奏评王,准下请恩,敕殁均沾,依木封棺埋葬。叮嘱男女,莫违孝道,准送死之大事。敕赐龙犬名盘护(瓠)为始祖盘王,六男六女为王瑶子孙。授犬形[气]生时有人性之灵,死后有鬼神之德。许令男女敬奉阴德,描成人貌之容,画出鬼神之像,广受子孙之祭,永当敕赐之高名。自今许(以)后,三年一庆,五旬(年)[一乐]。养活猪只成才,不许变卖。婚男喜庆,宰杀成牲,聚居一脉男女,生属百姓军民,将来迎散,摇动长鼓,吹唱笙歌、鼓乐,务使人吹(欢)鬼乐,无(物)阜才(财)兴。如有不遵者,作怪生非自于其罪。

敕赐布列于后:

评王券牒发天下一十三省,万顷山河地名,开具:会稽山、中南山、峨眉山、清凉山、南山、岳山、万阳山、凿(幽)列山①、五凤山、六(天)堂山、武当山、九龙山、大江山、中坪[山]、九溪山、十八洞、八十里[山]、三百里山、东源[山]、西源山、梅花[山]、梅岭山、刚山、桃源洞、仙源山、摇头狮子山、五盖山、天下一切山[场]田地,付与王瑶子孙耕[管]为业,营身活命,蠲免国税夫役。不得需索侵害良瑶,永远管山,刀耕火种。

一准令王瑶子孙发会稽山,正是刀耕火种粟麦活命安生。日后居住久远,人种山穷,开枝分派,圣旨敕下,许各出山另择山场。途中逢人不许作揖,过渡不用钱,见官不下跪,耕山不纳税。如有采取不具(拘)所属乡民水源,离田三尺三锹。戽水不上,各是王瑶子孙耕管为业。如有乡宦势民,宽田大洞,民家所管,出场任从王瑶子孙耕业营身活命,蠲免国税。

仰呈评王券牒,所属州县府衙,任便区处,安抚瑶人为营身之计。

一准令王瑶子孙之女,不许嫁与百姓为婚。[违]者罚蚊子酢三瓮、开元铜钱三百贯,无节[竹]三百根、糠粒金绳三百丈、鸡[狗]虱三斗,入官领纳。强夺王瑶妻女,罪不轻恕。

一准令王瑶子孙,择居山林。搬移家眷大男小女,行动成群,入村歇宿,不许盘诘勒索银钱,如有此(者),皆许王瑶子孙,将捉拿送官治罪。以势欺凌孺弱,不得轻恕。

一准令王瑶子孙,居住山林,搬移家眷,刀耕火种,营身活命。本分为人,毋得惹祸生非,各守王法。如有不遵者,罪不轻恕。

一赐男姓盘名启龙,封助国公,食邑五千户,升州刺史。

一赐男姓沈名贤成,封骑侯,食千户,尧州刺史。

一赐男姓黄名敬宗, 封光禄大夫, 食邑二千户, 补尧州刺史。

一赐男姓李名思安,封紫禄大夫,食千户,本司侯仆射郎官。

一赐男姓邓名连安,封大将军,补尧州刺史。

一赐男姓胡名进盛,封都鲁将军,永[氏]夫人。

一赐男姓郑名广道, 封野侯, 食三千户, 补王化(氏)夫人。

一赐男姓冯名敬文,封定国知州,杨化(氏)夫人。

一赐男姓雷名元祥,封都鲁侍郎。

一赐男姓蒋名朝旺,封经国知州、杨[氏]夫人。

[一赐男姓赵名才昌,封定国公,尚书,嘉氏夫人。]

[一赐男姓周名文旺,封都尉补充州刺史,王氏夫人。]

右仰景定品姓名:门下大学士臣林光。

奉照议姓名臣冯世瑞。

经国侯门大学士臣罗道门。

护宫品学士臣刘居正。

奉东门大将军金骑都尉臣谢恩宠。

奉南门大将军飞骑安臣何临。

奉北门大将军侍郎罗行。

奉中门大将军节骑臣卢节。

奉给事舍人臣刘光辉。

奉大夫知国事臣张令宗。

奉大谏将军节度判臣官李林。

奉金光禄大夫臣囗囗囗。

右仰旨前王瑶子孙浮游天下,乃是助国之人,与圣分忧,任从择山居住,准此给立。

评王券牒,防身永远,蠲免国税夫役。

理宗景定元年十月二十一日,给立,准此。永远执照,防身过山。给立一道付照除己备私,须知照者。

黄文朝请到司门口石配龄抄奉《过山榜》一张,付与黄门子孙永远世代传统。

道光十年岁次庚寅闰四月初七日完备作价银二钱。

  • 该《评王券牒》原存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白水地区。

① 文中的幽列山,即幽(游)溪山,今乳源县游溪镇。列溪山、梅花山原属乳源,今属乐昌市。[1]

参考文献

  1. 过山瑶, 360国学 ,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