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擊殺
劇情簡介
1944年,日軍發起「斬馬行動」,追殺八路軍高級將領「常勝將軍」馬德瑞。一向驍勇善戰的警衛連幾近全連覆沒,馬德瑞離奇死亡、屍骨未尋。11年後,老馬遺 體被發現,頭顱彈痕鑑定,為三米內「近距離擊殺」,而非報告中所寫「流彈致死」。難道是戰士殺害首長。案件由此在警衛連僅倖存的4人中展開調查。昔日戰 友,互相指認、說法不一,每人皆有疑點、又皆有不可能證明。戰爭極端情境下,兇手究竟是誰,歷史的傷疤逐漸揭開,軟弱、背叛、懷疑、不公正,人性最脆弱的 一面集中爆發。生死關頭,要自己活命,還是完成使命,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人性一文不值,最近的距離,最摸不透的人心。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本片編劇由擅長懸疑電影創作的孫小杭和章迪沙擔綱。孫小杭是寧浩新作《玩命邂逅》的劇本創作者,章迪沙同時也是2013年大熱電影《全民目擊》的策劃。《近距離擊殺》選取年輕少尉孫田為敘事者,以探尋謊言背後的真相為敘事目的,層層剝離限制式視角,多角度對人物進行解讀,嚴格遵守了好萊塢[2]的敘事模式。全片被劃為三大段:提出問題,尋找真相,找到真相。
拍攝過程
為了使影片在觀賞性上更具年代感,戰爭場面更加逼真,出品方特將主場景選在貴州省的山區,並設計了大量的叢林戰和水戰。然而山區氣溫驟降,演員們要在冰涼的水裡泡上十天,這非常考驗演員的毅力和戰鬥力。而劇中巫剛飾演該劇的關鍵人物馬政委,電影中馬政委雙腿受傷,所以巫剛的大部分戲都是躺着和坐着演的。
後期製作
影片評價
該片敘事結構採用非線性敘事,與傳統線性敘事相比,非線性敘事「在敘事時間中無序自由的跳躍,事件在真實和不真實之間游移,甚至情節前後相互否定」。(史可揚評)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線性敘事單一、呆板的敘事模式,運用倒數、插敘的敘事技巧,多角度地對事件進行描述,使得敘事立體全面,更加靈活多變。按照麥茨的第一符號學理論,本片採用了非時序組合段中的括入性組合段,敘事過程中大量地運用插敘、回憶等敘事手法。也因為本片是以發生在11年前的事件為主要敘事對象,所以在敘事過程中採用採訪對象的方式,在被採訪對象的敘述中,大量地進行插敘、回憶,從多個側面來拼接出事實的真想,進而形成了本片精彩的敘事結構。(李雅琪評)
視頻
近距離擊殺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看得熱血沸騰,15部戰爭大片,令人大呼過癮,搜狐,2018-12-09
- ↑ 電影史專欄vol1. | 經典好萊塢電影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搜狐,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