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日点
远日点是一个科技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录
名词解释
远日点,外文名:aphelion,地球公转的轨迹——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运转原理
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的绕日运行轨道离太阳最远的那一点。轨道离太阳最远的一点;单词“远地点”(apogee)用于绕地球公转时的最远点,单词apoapsis用于绕其他星体公转时的最远点。(与近日点相对)
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的,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就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以太阳为焦点,地球运动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慢。
当天体轨道为椭圆时,该天体仅有一个远日点。
当天体轨道为双曲线或抛物线时,没有远日点。
地球上远日点时间:七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100,000公里,在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统计数据
地球:七月初为远日点、一月初为近日点
日地距离:为1.521亿千米
角速度:57分/天
线速度:29.3千米/秒
哈雷彗星的近日点:近日点 0.586 AU
哈雷彗星的远日点:远日点 35.1 AU
主要问题
四季成因
地球四季的成因是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的。由于地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有一个23.5度的夹角,因此夏至时,地球的北半球向着太阳倾斜,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天气炎热。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根据开普勒三大定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处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0.017,在轨道上有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在近日点时距离太阳14710万千米,在远日点时距离太阳15210万千米,两者相差500万千米,大约是1/30。地球经过近日点,但是,并没有使我们这里变得温暖;地球经过远日点,也并没有使我们这里变得凉爽。但是1/30的差别也给我们北半球带来了明显的好处。根据“岁差”变化,在13000年之后,这种情况就要翻过来了,北半球的冬天经过远日点,夏天经过近日点 。
气温问题
7月正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月份之一,但是太阳离地球最远,气温不降的原因是,地球和太阳系中的每颗行星都一样,沿着自己的椭圆轨道环绕着太阳旋转。因此,轨道上就有一点离太阳最远,叫做地球的“远日点”,以及离太阳最近(约14710万公里)的“近日点”。
由于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很小,只有0.017,地球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比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只少了不到500万公里。所以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对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并无太大影响。
四季变化的主宰原因并不是距离太阳远、近造成的,而是由于地轴的倾斜,现在正是北半球倾向太阳的时期,比南半球得到的阳光多了一倍,南半球的国家正处在寒冷的冬季。
地球和太阳系中的每颗行星一样,都沿着自己的椭圆轨道环绕着太阳旋转。因此,轨道上就有一点离太阳最远,叫做地球的“远日点”;还有另外一点离太阳最近,叫做地球的“近日点”。
地球在夏至后过远日点,通常在7月初;在冬至后过近日点,通常在1月初。由于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很小,地球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比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只少不到2%。
从地球上看,7月4日的太阳确实比半年前的小一点儿,但除了天文台的专业人员使用精密仪器测量之外,一般市民用肉眼是分辨不出“大太阳”和“小太阳”的。因此,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对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并无太大影响。
最远星球
2014年7月4日早晨八点左右,将可以看到2014年“最小”的太阳。届时太阳离地球的距离达到了全年最远的15200多万公里,是一年里看到太阳“最小”的一天,也是整个地球得到太阳能最少的一天。
2014年7月5日太阳全年距离地球最远,两者相距15210万公里。全国可看到2014年最小太阳。
2014年7日8时35分,月亮距离地球全年最远,为40.649万公里(地月平均距离38万公里)。不过,即使天气晴朗,市民也只可能在日出前看到一丝小弯月。“6时过太阳升起来,就看不到了。”
2014年7月30日日出前30至60分钟,将出现水星西大距,在东方偏北低空肉眼可见明亮水星。
参考文献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 ↑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