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連城城關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連城城關中學龍巖市一所學校。位於福建省龍巖市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連城縣. 位於連城蓮中路旁,校園清淨優美。校風嚴謹,校長為人和藹,老師嚴謹教學,全校讀書氛圍濃厚,曾有不少學生考到了清華北大等高等學院,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學生空餘時間較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互敬互愛。

目錄

學校簡介

連城中學是一所百年老校,位於富平縣城關鎮連城村。她原是富平縣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女子學校。抗日戰爭時期曾因經費不足停辦,後來得到民主革命先驅井勿幕、井崧生將軍父子二人的捐贈才得以健康發展。解放後更名為連城小學,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又更名為連城中學,是縣教育局和城關鎮政府共建的一所初級中學,是當時縣教研室試點單位。

教師隊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連城中學迎來了它的輝煌時期。在頗具領導藝術和管理能力的喬鎖牢校長的領導下,學校的教師隊伍相對穩定,一大批德才兼備,素質過硬,教學經驗豐富的中青年教師得到信任和大膽啟用。語文傅彥榮老師、歷史紀興老師、趙芬老師、數學張雙壽老師、王國政老師、英語袁長瑞老師、體育賈仲生老師、周淑鳳老師,惠有實老師等等骨幹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知識淵博,業務嫻熟,教學水平高超;魏輝老師、馬竹梅老師、卜錦綿老師、廖展望老師、王西彥老師、馬炳才老師等教學新秀工作兢業業,勤勤懇懇;還有其他的各科名師,這些可貴的人才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當年八四、八五、八六、八七級四屆中考中,連城中學的升學率及各科成績均名列城關片前茅,很多學生都成為各行業的領先人物。

八六年下學期,縣上組織了轟轟烈烈的富平縣首屆教學能手的評比活動。傅彥榮老師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全縣對決。教研室來聽課,傅老師講的是魯迅先生的小說《孔乙己》,他的課生動、形象、精彩,把書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博得了師生及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被授予縣首屆教學能手光榮稱號。

在我的記憶里,他是一位溫和的父親形象,從來不會大聲呵斥任何一位犯錯的學生,只是耐心說教,用自己的言行來教育[1]影響學生。現在看來,從他那裡,我不只學到了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連城中學還是城關片理化生實驗室所在地。每禮拜都有來自東上官、華朱、南社、淡村等鄉鎮的學生來學校做實驗。雖然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但各校都能克服困難,按時參加,這一舉動既溝通了校際間的關係,又能讓學生從親自操作實驗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加深鞏固所學知識,對當時提高教學質量,拓展學生視野,可以說是一大創舉。

連城中學教學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文體活動的開展更是生動活潑。每周都有縣教研室體育組和蓮湖小學以及尖角初中的球隊來進行比賽。氣氛熱烈,高潮起伏,那場景常常使人流連忘返,久久懷念。

教學成果

連城中學,在她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不僅造就了眾多的巾幗英才,更培養出了不少新中國,新時代的有用之才。陝西日報社的中流砥柱袁秋香(主編之ー)、交大一附院的年輕教授、肝膽外科專家仵政等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在各自的領域施展才華。當年治校有方的連初中校長喬鎖牢,後來通過自考,當上了律師,是當時陝西省十佳律師之一。眾多的青年教師王西彥老師、史關鋒老師、陳順利老師、趙志鋒老師等被提拔到縣上各個領導崗位,為富平人民做出更大貢獻。高級語文教師趙芬老師,馬炳才老師,一個曾經是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一個曾經是杜村中學的政教主任,都在各自的教育崗位上恪盡職守,善始善終,給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連城中學當年的兩個「王者之師」不得不提。一個是體育老師賈仲生老師訓練和帶領的,以初八四級學生白曉娟為隊長的女子籃球隊,可謂是打遍富平無敵手,在富平縣甚至渭南市赫赫有名。為了不斷提高其技術水平,給她們當陪練,和她們經常打比賽的都是連城中學年輕力壯的男老師。那情景,那氣氛,至今使人難以忘懷。另一支「王者之師」便是馬竹梅老師所帶的語文教改實驗班一一初八五級(1)班。這個班從小學一年級便確定為渭南市教研室的教改實驗班之一。由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教育名師田淑英老師任教。主要是加大閱讀量,注重寫作應用。小學六年,教學效果顯著。升入連城初中後,為了不影響教學水平,這個班保持了原編制,未隨意增添一名學生,繼續進行教改實驗。而另一個班一八五級(2)班則作為對比實驗班,相向而行。經過三年的教學實踐,特別是老師的辛苦努力和同學們的勤奮學習,到畢業時,經市教研室派專家進行評估,不僅實驗班效果顯著,成績斐然,同時也帶動了非對比實驗班的學習成績。

連城中學這所百年老校,在其歷史進程中歷盡滄桑,以豁達樂觀的姿態創造了歷史,成就了輝煌。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負韶華,負重前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是達到了她的頂峰時期。一時間名聲大振,譽滿富平。

後來由於教育改革[2]和發展的需要,原來的連城中學,車站學校初中部被撤銷合併為杜村鎮初級中學。從此,連城中學這所百年老校和她的左鄰右舍——聖佛寺寶塔下的尖角初中,望湖樓內的蓮湖小學一起默默地退出了歷史舞台。可是這些歷史印記,豈能在人們記憶中消失?當時的校門已經不在,我們當時上初三的教室還在,仿佛向人們訴說着她的過往。就像我的老師們,幾十年過去了,再見到傅老師、張老師,他們依舊能準確地喊出我的名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