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連江縣實驗小學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連江縣實驗小學前身是創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連江縣第一所官辦新式小學堂。現有36個教學班,2080名學生,90名教師。

目錄

思想教育

學校着力推行素質教育,遵循「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辦學思想,走「改革、實驗、突破、創優」之路,積極實現「四個一流」(一流的辦學設施,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辦學質量)和「三項目標」(學校「規範+特色」,教師「全面+專長」,學生「合格+特長」)的辦學目標,奮力拚搏,開拓進取,取得顯着成績。育人為本,德育先行。學校確立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根本,以養成教育[1]為重點,以公民道德教育為主線,以少先隊雛鷹行動為載體的德育工作思路;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思品課、班隊課、各科教學「三線一面」,全程、全員、全方位「三全教育」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了德育工作的三維體系:目標體系——針對各年級學生的特點,分層次提出具體的德育目標與實施要求,內容體系——將文化、藝術、科技等內容與德育相互滲透、互為促進,方法體系——通過常規、傳統、專題的活動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學校致力培養「謙遜禮讓、彬彬有禮、知書達理、落落大方」的「實小人」。

教學理念

聚精會神抓課改,理直氣壯抓質量。作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會會員,連江實小全面實施「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的戰略,以新課程改革為學校新一輪教研的突破口,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化歷程。學校正積極實施四項省級以上課題實驗——國家級課題「小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省級課題「引導小學生學會學習」、「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改實驗取得了實質性成果,「小學生勤勞儉樸教育」獲「福建省中小學德育課題實驗一等獎」,教師有150多篇論文在CN級刊物發表,學校自編了多冊德育實驗教材,開發編寫了《小學信息技術》、《經典古詩文誦讀本》等多本校本教材,出版了《蓓蕾初綻》、《教改浪花》、《前行的足跡》等多本科研論文集、學生優秀作文專集,組織開展多場市、縣課改開放日和「送教下鄉」活動。

以人為本,發展個性。學校立足實際,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開設了科技、藝術、體育、文化四大類十多項興趣小組,活動堅持全員性、層次性、多樣性、創新性,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個施展才華、張揚個性、展示風采的舞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素質高、能力強的新世紀接班人。

學校榮譽

自1995年以來,學校連續五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學校」稱號,先後獲得「省模範教工之家」、「省道德示範校」、「省少先隊工作先進學校」、「省先進教研組」、「省第三屆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第四屆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省先進少年軍校」等榮譽稱號。教師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的二十多人次,其中有全國優秀班主任、特級教師、省十佳少先隊輔導員、省優秀教師、省德育先進工作者、省先進教育工作者、省優秀班主任、省優秀青年教師等,《人民日報》、《福建日報》、《福建教育督導》、《構築新世紀精神大廈》大型文獻等新聞媒體、報刊多次予以報道。

2000年以來,《遠漂的心愿》、《雛鷹,在體驗中成長》等多項活動多次被省、市、縣各級教育台等新聞媒體報道推廣,並獲福建省少先隊活動金銀獎等多項榮譽,「學英雄爭先進,當實小優秀學生」、「當班幹部利大還是弊大」、「茉莉花開走進連江實小」等多項活動在省市電視台播報。陳頔等同學獲得了全國五星級雛鷹獎章、省手拉手先進個人等稱號。

自1996年起,學校連續六屆被評為省文明學校。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2]

2020年12月,被授予「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2020年12月15日,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

教學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學生參加市級以上作文、數學、電腦、科技、藝體等各項競賽350人次獲獎,2002—2006年,陳寒融等15位同學獲縣小學畢業生「又溪獎」,分別占全縣小學獲獎總人數的一半以上。

師資力量

師資強大,設施完善。該校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個人素質佳、敬業精神好、教學質量優的開拓創新型教師隊伍。特級教師1人,小中高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1人,高級教師64人,強有力的師資保證了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學校致力於辦學設施的科技和現代化,設有電腦室、電教室、美術室、合唱室、閱覽室、實驗室、圖書城等,並配備了多媒體電化教學設備、五頻道的校內有線電視網,開辦了學校網站、開通了校園網,鋪設了塑膠跑道,為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累累辦學碩果,讓實小師生為實小的昨天自豪;熠熠希望之光,更讓實小師生為實小的美好明天打拚。在陳康校長的帶領下,實小緊抓發展契機,大步邁在教育改革的康莊大道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