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那聲音
內容簡介
先後榮膺威尼斯電影節、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世界電影配樂之神
王家衛、馬友友深情追憶,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詩人
殿堂級作曲家、意大利國寶級音樂大師
莫里康內最後的口述,一次深刻的自傳式生平回顧
「這是關於我的最好的一本書。這是最真實的一本書。」
摘引珍貴樂譜手稿,特邀合作導演、專家學者親撰長文提供專業視角
「往事長存,心中有過。」
——王家衛
「我永遠忘不了莫里康用『能量、空間和時間』來定義音樂,這也許是我聽過的最簡明、最準確的描述了。我們真的會想念他。」
——馬友友
他是世界電影配樂之神、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詩人。
他先後榮膺威尼斯電影節、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他與國際影壇多位大師級導演長期合作,《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黃金三鏢客》等500餘部配樂作品,橫跨半個世紀的電影史;其他獲獎紀錄,還包括11次銀緞帶獎、10次大衛獎、6次英國電影學院獎、4次格萊美獎、4次ASCAP獎、3次金球獎……
他曾來華舉辦「電影往事交響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親自揮起指揮棒。當莫里康內逝世的消息公布,電影界、音樂界、文化界,人們無不為之惋惜悼念。
「要做好現在的事,我必須走過之前的路,因為那段路程撐起了我的文化、我的音樂個性,還有我的人格和自我。」作為莫里康內最後的口述,本書是一次深刻的自傳式生平回顧,滲透着生活、音樂以及二者之間奇妙而難以預測的相互影響。全書以問答形式展開對話,在與青年作曲家德羅薩的「對弈」中,大師深入剖析了自己音樂思想的核心,以音樂的語言揭開了電影故事背後的真實畫面。
◎ 繼意、西、法、波蘭、捷克等語言版本後,中文世界首次引進出版
◎ 詳細梳理六十餘年創作歷程,深度剖析創作理念
◎ 深入討論電影中音樂乃至聲音,在能量、時間、空間方面的表達價值
◎ 暢談與大導演們的合作交往,側面記錄來自「私人視角」的世界電影史
◎ 摘引珍貴樂譜手稿,特邀合作導演、專家學者親撰長文提供專業視角
◎ 16頁彩插以珍稀照片回顧大師生平,記錄生涯高光時刻
◎ 獨家收錄最新修訂的莫里康內配樂電影作品年表,以及莫里康內絕對音樂作品年表、應用音樂作品年表
本書記錄了莫里康內與青年作曲家德羅薩於2013—2016年間的對話,呈現了大師畢生音樂理念,也是一次深刻的自傳式生平回顧。從在羅馬的音樂學院接受正統教育到在德國受到先鋒音樂洗禮,從立志於投身絕對音樂到為電影服務,「雙重音樂人格」的莫里康內,在與萊昂內、托爾納托雷、塔倫蒂諾等導演長達半個世紀的合作中,不斷探索音樂在能量、空間、時間方面的表達價值。一直以來,莫里康內力求重新創造電影的聲音,這一次,我們將聽到他為自己發聲。
名人推薦
埃尼奧能夠挖掘導演的「音樂幻想」,轉換一下,為他所用。
——朱塞佩·托爾納托雷,電影導演、編劇,與莫里康內合作過《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十三部作品
埃尼奧的音樂就算只在音樂廳奏響也能走向全世界,這一點我們有目共見。
——貝爾納多·貝托魯奇,電影導演、編劇,與莫里康內合作過《一九〇〇》《月神》等五部作品
幸好埃尼奧一直在我身邊,他是一個手藝人,一位藝術家,一個偉大的人。
——朱利亞諾·蒙塔爾多,電影導演,與莫里康內合作過《死刑台的旋律》等十二部電影
現在我還經常說他不是普通人,是搖滾明星。他真的可以像滾石樂隊一樣讓整個體育館座無虛席。
——路易斯·巴卡洛夫,作曲家
他的作品聯繫着世界、社會以及市場需求。他以音樂人的身份完成這一切。
——鮑里斯·波雷納,作曲家
我相信,莫里康內能夠獲得不論年齡、不分地域的尊重和感謝,是因為……他有能力讓音樂簡單而不簡陋。
——塞爾焦·米切利,音樂學家
莫里康內的離去使意大利失去了一位傑出的天才藝術家。莫里康內的音樂可謂雅俗共賞,為意大利音樂藝術在世界上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
——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
人們將永遠緬懷並無限感激天才藝術大師莫里康內,他所創作的美妙音符讓人們遐想、激動、思索,其作品在音樂和電影的歷史長河中都將不可磨滅。
——意大利前總理孔特
我在做《赤壁》時,比如剪片時,就一直在聽莫里康內的音樂,他給了我很多靈感。
——吳宇森
莫里康內的音樂是心樂,是魂樂,是你永生難忘的伴侶。
——譚盾
與您合作是我一生的榮耀!!!
——席琳·迪翁
作者簡介
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1928—2020),殿堂級作曲家,意大利當代創作最豐、家喻戶曉、成就斐然並享譽國際的音樂大師。畢業於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小號和作曲專業,曾涉足各種形式的音樂表達。早年為錄製唱片擔任管弦樂手和指揮,後成為戲劇、廣播、電視和電影領域的作曲家,共創作了450多首配樂作品和10多首絕對音樂作品。曾憑藉電影《天堂之日》《教會》《鐵面無私》《豪情四海》《西西里的美麗傳說》5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提名,1995年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16年憑藉昆汀·塔倫蒂諾的《八惡人》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亞歷山德羅·德羅薩(Alessandro De Rosa),意大利青年作曲家。在埃尼奧·莫里康內的建議下開始學習作曲,並成為他的傳記作者。曾在羅馬跟隨莫里康內同門好友、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教授、作曲家鮑里斯·波雷納學習,後畢業於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曾以作曲家、編曲家的身份,與Yes樂隊的喬恩·安德森合作。目前作為自由音樂家,與意大利廣播電視公司和瑞士意大利語廣播電視公司合作,並擔任Pastelle音樂公司的A&R總監。
譯者
邵思寧,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莫里康內真愛粉,最榮幸的事是2019年趕赴羅馬現場聆聽了大師告別巡迴音樂會。
審校者
季子赫,旅歐鋼琴家,室內樂演奏家,藝術文獻翻譯。曾就讀於荷蘭鹿特丹音樂學院、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音樂學院,獲鋼琴演奏碩士和雙演奏家文憑。
原文摘錄
音樂之死 在一個未知的年代,一片無名之地上,生活着一個集體,他們的生活中沒有戰爭和衝突。時間的流逝以自然循環為準,沒有鐘錶。穿着的衣物會隨着心情變化顏色。這是一處寧靜和諧的理想國,不需要政府和警察。沒有仇恨也沒有鬥爭。 有一天,某位首領之類的人物突然決定,要消滅思想混亂的唯一根源,音樂。據說是為了維護秩序和安寧,說是勢在必行,事實上,這是獨裁開始的標誌。不僅是所有音樂,連言語上的細微變化,甚至一切跟音樂稍微沾邊的響動都被禁止了。然而有一些人決意反抗,他們建成了幾個秘密基地,用身邊最常見的物品製造出最簡單的聲音,把音樂留在生活里。革命的種子開始萌芽,通過每天都在用的物品,通過每一步的節奏,通過呼吸,不斷壯大。 有一天,那個大概是首領的人看到了一個幻象:當大海被染成綠色,所有人都會收到屬於自己的訊息。於是所有人都趕去海邊等待一個啟示。最後,海水終於變成綠色,這就是大家翹首以待的訊息:海水中傳來了聲音,所有那些被詆毀、被遺忘的聲音混雜在一起,無法分辨,但是大家都聽懂了。維瓦爾第、斯特拉文斯基、巴赫、馬勒……革命的最後,音樂復甦。是音樂的勝利。 一般來說,開場的廣闊風景都是通過管弦樂隊的漸強演奏來突顯的,而我,給大全景配的是長笛獨奏。
書評
《追逐那聲音》是一本關於意大利音樂大師莫里康內的自述,是他與意大利青年音樂家亞歷山德羅·德羅薩之間的對話,也是他與讀者的一場交流互動。我們於書中得以傾聽他所講述的人生經歷,了解他何時以一名音樂人的身份參加工作,又是何時開始作曲?他是怎麼從編曲轉為電影配樂的?又是哪一年開始走向電影?等種種圍繞着人們熟悉的音樂但卻不為人們所熟知的細節。莫里康內語言之間透露着他的音樂理念和思維,以及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和感悟,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他的作品能被大家所理解、欣賞、認同的真實原由。
莫里康內認為,作曲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具有各種可能性和不可預知性。實際上這名被稱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大師之一的人,並非從小就顯出註定成為音樂家和潛質。莫里康內小時候有兩個志向,一開始是想當醫生,再大一點是想當棋手。不管選擇這當中哪一種,他都想成為那個領悟的精英,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一位有名的電影配樂家。當然,他對他後來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在此之前,他單純地沒有去想過其他的可能。
「作曲家」滿足了莫里康內最主要的需求。同時,作為一名應用音樂作曲家,除了寫出和文本相配的音樂,他還做到了和導演的思維保持在同一頻率上,又沒有完全忘了自己、忘了觀眾的期待。基於這樣一種難得的「初心」、周全的考慮、克服的複雜因素,他的眾多作品最終讓電影觀眾感到吃驚,在影院除了給他們帶來視覺上的衝擊之外,還在聽覺上帶來了情感的渲染。
書中,莫里康內談及大量作品以及作品的旋律、音階、靈感源泉、創作手法和曾有過的傳唱度,甚至列釋了許多對應旋律的五線譜。 創作行為是專注而冷靜的,是去實現一個想法,或者其自身就是一個想法,並且同當時當刻密不可分。 音樂是一種交流和互動。有人構思、創造,有人欣賞、享受。莫里康內向我們詳盡地陳述他關於音樂學習和創作的經歷、他曾經歷的困惑、他在音樂上的嘗試、音樂的錄製和唱片的發行,以及跟他合作過的音樂人、在音樂道路上對他影響較大的人,乃至對他有特殊意義的作家。
天賦源於熱愛,同樣源於練習和自律。他自謙地並不覺得自己有天賦,他覺得天賦是一段過程,時間長了也能產生才華。他在工作的過程中詮釋了對這份工作熱愛和熱情,也正是這一份熱愛,使得他的作品迸發出強有力的感染力。
音樂往往能給人帶來一種情感上的加持和共鳴。很多時候,人們在熒幕前淚流滿面,不只是因為影片動人的情節和真實的場景還原,還因為一種來自於背景音樂的催化,一種將人的情緒直接升華又與電影融為一體的旋律。這或許能代表着作品本身的一種張力,但它很大程度上詮釋了音樂的一種魅力。而莫里康內正是屬於將這種動人心弦的魅力傳播開來的這類人。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是他在作曲之路上基於劇本的音樂構思和他所追隨的創作本能,你所能想到,甚至你想不到的音樂類型他都曾有過嘗試。
莫里康內認為,把影片中出現的物品和某個超越畫面之外的概念聯繫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他把他所能理解到的概念同時呈現得具有現實意義、象徵意義和音樂意義,或許這就是作品在某種定義上所表現出來的「張力」。
誠然,對莫里康內以及他的作品不盡熟悉的讀者,或許無法直接從他的言語之間感受到他在作品中那些豐富的情感和抓耳又不落俗套的表達。但在《追逐那聲音》這本書中,你會驚喜地發現,許多曾經扣動你心弦的電影原聲竟是來自於這位傳奇配樂大師。你再回想,若沒有他神級般的配樂加持,許多至今仍為我們所津津樂道的經典電影或許會黯淡幾分。
這一場閱讀可以是讀者與一名音樂人、一名作曲家之間的對話,也是莫里康內與我們共同進行的關於音樂與生活的關聯、音樂與不同領域之類的關聯、音樂當中人際互動的實現,以及如何欣賞音樂,如何在音樂中尋找自我並通過音樂實現自我的一場探究。斯人已逝,但音律永存。也許有些讀者也會有類似的閱讀感受,就是當你看完一本書,你的思緒卻無法隨着書本的合上而停止,甚至你已經計劃着再度翻閱它的時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