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新浪網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荊州春江水漲時送別,表現對友情的誠摯。首聯點明都處水鄉,而相隔千里,不能相聚;頷聯說送他時正值春江水漲,急流東下,別易會難;頸聯感到杜君孤泊,魂夢難尋,同是天涯淪落之感,寫得含蓄深長;尾聯遙望「天涯」,寫出無限離愁。

目錄

原文

孟浩然〔唐代〕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淼 同:渺)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譯文

兩湖之間與江浙地區緊密相鄰,交匯之地水道縱橫。您離開的時候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

日暮時分,孤舟一葉停泊在何方?我的心隨着友人一同飄望遠方的天際,思念如潮水般湧上,讓人痛斷肝腸。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此詩從寫景入筆,通過渺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湧澎湃。「斷人腸」將別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結束全詩,離愁別恨,悠然不盡。此詩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也體現出詩人與友人之間的真摯友誼。

  詩開篇就是「荊吳相接水為鄉」,既未點題意,也不言別情,全是送者對行人一種寬解安慰的語氣。以「荊吳相接」幾個字將千里之遙寫得近如比鄰,給人以比鄰咫尺之感,恰似說「天涯若比鄰」,「誰道滄江吳楚分」。說兩地,實際已暗關送別之事。但先作寬慰,超乎送別詩常法,卻別具生活情味:落魄遠遊的人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的。這裡就有勸杜晃放開眼量的意思。長江中下游地區,素稱水鄉。不說「水鄉」而說「水為鄉」,意味雋永:以水為鄉的荊吳人對飄泊生活習以為常,不以暫離為憾事。「水為鄉」描出江南特點,也有以水為家之意。語屬寬解,情實至深。這樣說來雖含「扁舟暫來去」意,卻又不著一字,造語洗鍊、含蓄。此句初讀似信口而出的常語,細咀其味無窮。若作「荊吳相接為水鄉」,則詩味頓時「死於句下」。

  「君去春江正淼茫」。此承「水為鄉「說到正題上來,話仍平淡。「君去」是眼前事,「春江正淼茫」是眼前景,寫來幾乎不用費心思。但這尋常之事與尋常之景聯繫在一起,又產生一種味外之味。「春江淼茫」,春江水滿,正好行船,含有祝友人一帆風順之意,但「淼茫」二字又透出淒惘之情。「淼茫」一詞包含着複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既有喜「君去」得航行之便,也有恨「君去」太疾之意,景中有情在,讓讀者自去體味。這就是「素處以默,妙機其微」(司空圖《詩品·沖淡》)了。

  「日暮征帆何處泊」,撇景入情。朋友剛才出發,便想到「日暮征帆何處泊」,聯繫上句,這一問來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者愈見闊大,渺小者愈見渺小。由景入情,抒發別緒。寫出友人的孤單寂寞。友人走後,詩人遙望江面,但見「日暮孤帆」,航行在渺茫春江之上,於是代人設想,船停何處?投宿何方?通過渺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這一問實在是情至之文。

  「天涯一望斷人腸」,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湧澎湃。「斷人腸」將別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結束全詩,離愁別恨,悠然不盡。「斷人腸」點明別情,卻並不傷於盡露,可謂「不勝歧路之泣」。原因在於前三句已將此情孕育充分,結句點破,恰如水庫開閘,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斷。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此詩用散行句式,如行雲流水,近歌行體,寫得頗富神韻,不獨在謀篇造語上出格,自然流暢地表現了詩人對友人杜晃的深切懷念,也體現出詩人與友人杜晃之間的真摯友誼。詩中四句從寫景入筆,寓主觀感情於客觀景象之中,使客觀的景象染上濃重的主觀感情的色彩。

簡析

  《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荊州春江水漲時送別,表現對友情的誠摯。首聯點明都處水鄉,而相隔千里,不能相聚;頷聯說送他時正值春江水漲,急流東下,別易會難;頸聯感到杜君孤泊,魂夢難尋,同是天涯淪落之感,寫得含蓄深長;尾聯遙望「天涯」,寫出無限離愁。全詩寫景寫情,場面宏闊,已是盛唐氣象。

創作背景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離開荊地到東吳,孟浩然為友人送行而寫下這首送別詩。詩題一作「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唐時所謂「進士」,實後世所謂舉子(舉進士)。得第者則稱「前進士」。可見杜晃此去東吳,是落魄的。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浩然生於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