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教授之官臨邛
《送王教授之官臨邛》是南宋理學家、大臣魏了翁的作品之一。
魏了翁的私人藏書極富,他自稱"余無他嗜,惟書癖殆不可醫,臨安人陳思多為余收攬"。先後收藏有10萬卷,與葉夢得並為南宋知名的藏書家。後來為了創辦鶴山書院,將其藏書大半捐獻,供書院生員閱讀,宋理宗特御書"鶴山書院"四字為贈。鶴山書院"尊經閣"藏書數量曾經超過南宋國家圖書館,且大部分是其舊藏和抄錄所藏之副本,再訪得舊書,達10餘萬卷,其藏書規模是宋代各大書院之首。他曾說:"嘗觀蘇文忠(蘇軾)[1]記李氏山房,謂秦、漢以來,書益多學者益以苟簡"。又雲:書日傳萬紙而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夫非書之罪也,書日多而說日明,俊慧者剿說浮道可以欺世,不必深體篤踐也;多柴者廣采兼畜可以輯文,不必窮搜博考也。今先生(指朱熹)之書滿天下,而其道無傳焉"。
“ |
剩喜人從義理趨,卻憂末羽墮浮虛。 未通經術先談傳,只送人言不識渠。 偶向檐頭覓桃李,徑從紙上索鳶魚。 君今去主師儒席,後倦先傳謹在初。 |
” |
— [南宋]魏了翁 |
目錄
作者簡介
魏了翁(1178年6月25日~1237年4月14日 )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縣(今屬四川)人。
嘉定十五年(1222年),召為兵部郎中,累遷秘書監、起居舍人。寶慶元年(1225年),遭到誣陷,被黜至靖州居住。紹定五年(1232年),起復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端平元年(1234年),召入朝任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旋即以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之職督視江淮京湖軍馬,封臨邛郡開國侯。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去世,年六十。獲贈太師、秦國公,諡號"文靖"。
詩歌成就
魏了翁詩文造詣很深,而他作為南宋後期的理學大家,其詩學理論主要繼承了朱熹的理學思想,但與真德秀恪守朱門理學的特點不同,他對張栻的湖湘之學,陸九淵的心學都有廣泛的接觸和吸收,兼容了咸淳以來各家思想,既重理又不輕視辭章。因此魏了翁的文學觀顯得更加通達圓滿。
魏了翁將志的大小,氣的薄厚,辭的邪正,歸於學的駁粹。而在這一邏輯的背後,則是把古文家強調的氣節,心學家關注的氣志,和理學家的注重修身養性用"學"統一起來。魏了翁提出的以學為本,學就是學道養德與心性義理 ;學之核心為明義理、養氣節 。魏了翁的詩學理論與朱熹、真德秀等理學家相比顯得更為閎通,是因為魏了翁將人的品行、氣質和情感所體現出來的主體人格融入"本"的概念之中,以學為本,以本論辭,豐富和發展了理學家的詩學思想,體現了有宋一代以弘揚士人完善主體人格為宗旨的學術文化精神,同時將其詩學理論用於詩歌的創作實踐當中。
魏了翁強調時代的盛衰、政治的清濁、國家的興亡對詩人的情感起決定作用。 因此他的詩歌中大量的描寫了民間的疾苦,對國家的興亡表示了深刻的關注,對對廣大勞動人民悲慘生活表現了同情。 同時深刻揭露了晚宋時期,士風日下,朝政腐敗的社會現實。這些詩史般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他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中。關心國家命運、人民疾苦、政治,關心現實,立足點高,着眼點廣,這是士林文學的一個優良傳統。 他作為官僚群體中的代表人物,其詩歌中反映出的史實,折射出他至死不渝的社會責任感。 在詩中,魏了翁把個人的命運與時代、人民的命運結合在一起,特別是元蒙攻宋之後,他一直處在時代的漩渦中,所以,他無論是關於時代、人民還是個人情感的抒發都成了時代的最強音,具有史詩的意義。
魏了翁的酬贈詩接近400首,超過其所創作全部詩歌作品的一半,是其詩歌作品中數量最多的一類。當然,這些作品不只是應酬答謝之類,其中包含了很多愛國詩篇,以及情真意切的送別詩,這些作品大都感情真摯,或直抒胸臆,或含蓄雋永,不落俗套[2]。
視頻
送王教授之官臨邛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蘇軾的詩文全集,古詩文網
- ↑ 「魏了翁」詩詞全集(1071)首),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