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是一首唐詩,作者是杜甫。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 |
---|---|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7卷第7首。這首詩作於至德二載(757)杜甫任左拾遺的時候。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1]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驄馬新鑿蹄,銀鞍被來好。
繡衣黃白郎,騎向交河道。
問君適萬里,取別何草草。
天子憂涼州,嚴程到須早。
去秋群胡反,不得無電掃。
此行收遺甿,風俗方再造。
族父領元戎,名聲國中老。
奪我同官良,飄搖按城堡。
使我不能餐,令我惡懷抱。
若人才思闊,溟漲浸絕島。
尊前失詩流,塞上得國寶。
皇天悲送遠,雲雨白浩浩。
東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
西極柱亦傾,如何正穹昊。
作品注釋
⑴侍御:唐人對監察御史或殿中侍御使的稱呼。武威:郡名,即涼州,唐屬隴右道,為河西節度使治所。在今甘肅武威市。判官:官名,是節度使的僚屬,佐理政務。
⑵驄馬:《後漢書·桓典傳》載:桓典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迴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鑿蹄:釘馬掌。
⑶繡衣:御史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漢武帝遣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出討奸猾。
⑷草草:匆促。
⑸嚴程:期限緊迫的路程。
⑹"去秋"句:《資治通鑑》卷二一九載: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度使周泌,聚眾六萬。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據其五。支度判官崔稱討平之。
⑺電掃:極言快速。
⑻收:平定安集。全唐詩校:"一作牧。"遺甿:殘部。
⑼再造:重建。
⑽族父:泛指同族之伯叔。《舊唐書·肅宗紀》:至德二載五月,以武部侍郎杜鴻漸為河西節度使。元戎:主帥。
⑾國:全唐詩校:"一作閣。"
⑿同官:杜甫與長孫同為諫官。良:良友。
⒀城堡:指武威城。
⒁若人:此人。指長孫九。
⒂溟漲:大海。浸:全唐詩校:"一作漫。"
⒃詩流:詩人。
⒄塞上:邊界險要處。得:全唐詩校:"一作多。"國:國家的寶器。指長孫九。
⒅浩浩:雨大貌。
⒆東郊:兼指長安與洛陽,俱在鳳翔之東,故稱。尚烽火:指安史之亂未息。
⒇朝野:朝廷與民間。枯槁:憔悴。穹昊:天。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
參考資料
- ↑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詩詞古文網;
- ↑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