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
選擇性 |
選擇性的選擇性,包括化學方面的選擇性和射頻方面的選擇性。
廣義的選擇性,是表達"有選擇地"的性質。"選擇性XX"意味着在某方面的"有選擇地",即有選擇性。(是選擇恐懼症而非"選擇性恐懼症",是"選擇障礙""而非選擇性障礙,濫用"選擇性"一詞是語法的錯用。)
因"選擇性"一詞在各科學領域都有應用,其可以作為一個深刻的哲學範疇(但長期被忽略)。選擇性可分為主動選擇性與被動選擇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選擇性 [1]
外文名稱 selectivity
類型 名詞、副詞
拼音 xuǎn zé xìnɡ
領域 科學、哲學
定義
狹義的選擇性
一在化學方面
①指用某種分析方法測定某組分時,能夠避免樣品中其他共存組分干擾的能力。
在指定的測量準確度下,共存組分的允許量與待測組分含量的比值n=W(共存組分)/ W(待測組分)
比值越大,表明在指定的準確度下,該儀器方法的抗干擾能力越強,即選擇性越好。提高分析方法的選擇性是分析化學中的一個研究內容。
②特指反應選擇性,又稱反應專一性。一個化學反應若同時可生成多種產物,其中某一種產物是最希望獲得的,則這一種產物產率的大小代表了這反應選擇性的好壞。
例如將萘氧化制苯酐,同時會生成二氧化碳和碳,後二者都是不希望得到的產物。萘轉化為苯酐的份額愈高,則反應的選擇性也愈好。反應選擇性是評價一個反應效率高低的重要標誌。
選擇性和特異性區別:
選擇性是指對不同東西反應的速度或結果不同。特異性是指只對某種東西有反應。比如葡萄糖與濃硝酸或別的東西發生氧化作用,結果不一樣。金只溶於王水就是特異性。如果原料的轉化率為X,主要產品的產率為Y,那麼產品的選擇性為S=Y/X
選擇性公式:S=化學計量數×(目標產物生成量/反應物消耗量)
二在射頻方面
在射頻表徵電子設備和無線接收機在眾多頻率中選出有用頻率並抑制不需頻率的能力,是衡量無線電接收機的一個重要指標。即衡量工作頻帶內的增益及帶外輻射的抑制能力。
廣義的選擇性
廣義的選擇性,是表達"有選擇地"的性質。"選擇性XX"意味着在某方面的"有選擇地",即有選擇性。(是選擇恐懼症而非"選擇性恐懼症",是"選擇障礙""而非選擇性障礙,濫用"選擇性"一詞是語法的錯用。)
因"選擇性"一詞在各科學領域都有應用,其可以作為一個深刻的哲學範疇(但長期被忽略)。選擇性可分為主動選擇性與被動選擇性。
分析化學中的選擇性
選擇性往往與所使用的方法或反應有關,因此,對於不同物質的分析,應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和反應。換句話說,所使用的方法或反應的選擇性愈高,則干擾因素就愈少。這樣就可以減少分析的操作步驟,使分析過程達到快速、準確和簡便的要求。
因此,選擇性的好壞是衡量分析方法和反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方法的選擇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加以改善或提高。常取途徑有二:①從儀器上改進,例如,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可以大大提高色譜分析的選擇性。
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採用多階導數處理,不僅可以使靈敏度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方法選擇性得到改善。②改進分析對應的條件,合理選擇反應的酸度、介質、反應離子的價態以及使用隱蔽劑等。
心理學中的選擇性
在認知心理學中,常常用"選擇性"一詞。選擇性心理也指受眾在選擇媒介信息時所表現出的思維方式。
選擇性認知
受眾在處理信息之際的一種選擇性傾向,它的含義是,在大眾傳播的大量信息中,受眾所感知到得往往是那些與自己的既有興趣,習慣,需求等一致或接近的部分,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等人的實驗研究證明了這種選擇性認知傾向,選擇性認知一樣,都是制約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知覺的選擇性作用於人的客觀事物是紛繁多樣的,人不可能在瞬間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種需要和目的,主動而有意地選擇少數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為知覺的對象,或無意識地被某種事物所吸引,以它作為知覺對象,對它產生鮮明、清晰的知覺映象,而把周圍其餘的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只產生比較模糊的知覺映象。知覺的選擇性既受知覺對象特點的影響,又受知覺者本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如興趣、態度、愛好、情緒、知識經驗、觀察能力或分析能力等。知覺的選擇性與知覺的其它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被選擇的知覺對象通常是完整的、相對穩定的和可以理解的。
選擇性注意
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指在外界諸多刺激中僅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 就某種意義說,注意(attention)一詞本身具有選擇性意義,因而這個詞就是多餘的了。不過,它的合成形式仍常被使用,用於強調。
人的感官每時每刻都可能接受大量的刺激,而知覺並不是對所有的刺激都作出反應。知覺的選擇性保留保證了人們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的刺激的干擾,更有效的感知和適應外界環境。
選擇性注意的三個經典理論:過濾器理論,衰減器理論,後選擇理論。後選擇模型認為,信息的重要性取決於很多方面,不僅取決於內容是否對個人有重大意義,而且與人的覺醒狀態有關,如果人處於高的覺醒狀態,即使是次要的信息,也會被控制加工。
選擇性注意易引起錯覺。
選擇性理解
選擇性理解,這是受眾心理選擇過程的核心,又稱為信息傳播的譯碼過程。同樣內容的信息對不同的受眾來說會有不同的理解,有時甚至是相反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受眾的心理、感情、經歷、需求以及所處環境等的不同。
美國傳播學者約瑟夫·克拉伯將受眾的選擇性心理歸納為選擇性接受、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由於過多的干擾信息,受眾會產生與傳播者主觀意圖不符的理解偏差,即屬於選擇性理解的範疇。因此,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選擇性理解的作用,控制和引導傳播內容,儘量消除或減少造成受眾理解偏差的可能。使信息編碼儘量清楚,提高信息被受眾接受、理解的質量。
選擇性記憶
定義:人們往往只能記憶對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記自己願意記的信息,而其餘信息往往和會被遺忘。這種記憶上的取捨,就叫選擇性記憶。
選擇性記憶是傳播學中受眾選擇性理論中的一點,它是指受眾總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已被注意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選出對自己有用、有利、有價值的信息儲存在大腦中。
影響選擇性記憶的因素主要有:
(1)需求: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信息,記憶程度一般較高。
(2)簡化:內容較少的信息容易記住。
(3)形象:形象具體,記憶程度高。
(4)適度重複。
(5)新奇。
(6)理解。
選擇性失憶
選擇性失憶是指一個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腦部受到碰撞後,遺忘了一些自己不願意記得的事情或者逃避的事情或人或物,抑或是"自欺欺人的選擇性失憶"。
選擇性失憶,在心理學講是一個防禦機制。通俗的說,假如人遇到一個強大的刺激,這個刺激讓這人無法接受,那麼,潛意識他就會選擇忘掉這件事情,就會形成"選擇性失憶"。但是,雖然表面上似乎是忘掉這件事情,可它的陰影還是存在的。做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受那件事情的影響,可能自己都搞不清楚,慢慢的就會變成一個心結。
有些人由於遭受到重大挫折,很希望選擇性失憶,在強大的精神壓力下,會感覺某些事情沒有發生過了,甚至會在腦海中編造出另一種情況,假想式地欺騙自己,這其實都是有可能的,本質上都是出於對自我的保護。但是這是不是醫學上的"選擇性失憶"就不一定了。有可能是自欺欺人,這樣反而更不會忘掉。
選擇性偏差
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是指,人們喜歡把事物分為典型的幾個類別,然後,在對事件進行概率估計時,過分強調這種典型類別的重要性,而不顧有關其他潛在可能性的證據。選擇性偏差的後果勢必使人們傾向於在實際上是隨機的數據序列中洞察到這種模式,從而造成系統性的預測偏差。
選擇性扭曲
選擇性扭曲是指人們有選擇地將某些信息加以扭曲,使之符合自己的意向。
選擇性扭曲是一種傾同,它將信息加以扭曲,便之合乎自己的意思,並以符合我們預想的方式理解信息。
即使刺激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是因為人們面對客觀事物,有一種把外界輸入的信息與頭腦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結合的傾向。這種按人們已有的想法來解釋信息的傾向,就是選擇性曲解。
生物學中的選擇性
自然選擇本身就已經體現了自然的"選擇性"。
選擇性透過膜
英文名 selective permeable membrane
選擇性透過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化學成分為磷脂雙分子層,它對物質的通過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質,還具有主動的選擇性,如細胞膜。因此,具有選擇透過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選擇性透過,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選擇透過性。
選擇性清除
指由於最近的較強的正向自然選擇,一個突變位點相鄰DNA上的核苷酸之間的差異下降或消除。
當一個新的突變產生,使個體相對於其他群體成員的適應性增加,就可能產生選擇性清除。自然選擇有利於適應性強的個體生存,隨着時間的推移,新突變的等位基因頻率逐漸增加。隨着增加變的越來越多,中性遺傳變異與新的突變連鎖遺傳越來越多。基因組上的選擇性清除區域逐漸形成正選擇的單體型。使這一段區域的遺傳變異大量減少。
選擇性毒性
在一定條件下,毒物對機體的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一種毒物對某一種生物或組織有損害,而對其它生物或組織器官無毒性作用,這種毒物對生物體的毒性作用稱為選擇性毒性。受到損害的生物或組織器官稱為靶生物或靶器官。
選擇性培養基
選擇性培養基是指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從而提高該菌的篩選效率。
其它
選擇性執法
法制實踐中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關於它的定義有褒貶各異的兩種版本:其一是指執法主體對不同的管轄客體,刻意採取區別對待、有違執法公正的問題;其二是指國家根據情勢變化,試圖獲得靈活性和實效性,而在執法上做出的調整。正因為選擇性執法在以較小的執法資源推動法律實施的同時,也存在着必然的病灶,與法治目標背道而馳,所以它被賦予褒貶各異的兩種定義也在情理之中,這是公平與效率矛盾的體現。但是必須肯定的是,擇性執法是必須存在的一種執法策略,其正負兩種作用都有可能衍生,因而對其所有的研究只能是考慮如何去彌補、規範,讓效率與公平並駕齊驅,而不是放棄。
選擇性需求
英文名稱:selective demand
經濟學家用來描述預期的購買者在權衡購買某個特定品牌或者型號的
產品的行為。
離子選擇性電極
是一類利用膜電勢測定溶液中離子的活度或濃度的電化學傳感器,當它和含待測離子的溶液接觸時,在它的敏感膜和溶液的相界面上產生與該離子活度直接有關的膜電勢。離子選擇性電極也稱膜電極,這類電極有一層特殊的電極膜,電極膜對特定的離子具有選擇性響應,電極膜的電位與待測離子含量之間的關係符合能斯特公式。這類電極由於具有選擇性好、平衡時間短的特點,是電位分析法用得最多的指示電極。
選擇性破碎
英文名稱selective crushing
指利用煤與矸石(或其他成分)的可碎性的差異,使它們受到不同程度破碎的破碎方式。
選擇性緘默
一種淡漠拒絕溝通的行為,無法承擔壓力的信號。
表現:習慣了面帶微笑、態度謙虛地為顧客解疑答惑,卻從不評論朋友在網上分享
的日誌;習慣了客戶的奪命連環呼,卻不願主動與朋友聯繫;習慣了公式化的敲一封文檔回復客戶,卻對節假日朋友的問候郵件置之不理;以往愛熱鬧、喜歡事事摻和的習慣也改變了,面對朋友在各種聯絡工具上的問候、關心,很多時候唯一的感覺竟然是無言以對……
都市生活通訊發達,但部分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內向,主動發送祝福短信、禮貌性回復問候的人越來越少,用他們的話講,不是不願意回復,只是"懶得回"。不興奮、被動、冷淡,對外界關心缺少反應。對短信、電話、郵件、微博等不願意回復,都是"選擇性緘默"的表現。
選擇性分銷
是製造商按一定條件選擇若干個(一個以上)同類中間商經銷產品形成的渠道。選擇性分銷渠道通常由實力較強的中間商組成,能較有效地維護製造商品牌信譽,建立穩定的市場和競爭優勢。這類渠道多為消費品中的選購品和特殊品、工業品中的零配件等。選擇性分銷渠道的優點是可以節省費用開支,提高營銷的效率,對市場加以控制。不過,選擇性分銷渠道使企業難以在營銷環境寬鬆的條件下實現多種經營目標;渠道對非選購品缺乏足夠的適應性;企業要為被選用的中間商提供較多的服務,並承擔一定的市場風險。
選擇性專業化
指企業選取若干個具有良好的盈利潛力和結構吸引力,且符合企業目標和資源的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其中每個細分市場與其他細分市場之間較少聯繫。
選擇性IgA缺乏症
指血清IgA低於0.05g/L,而IgG和IgM含量正常的病症。它是免疫缺陷中最常見的類型。在群體中掃病率約為1/700。本症多為散發,部分家族性,且累及數代人。對我國不同地區6個民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本病有民族和地區差異。Α重鏈編碼結構基因異常可能不是主要病因;在B細胞分化早期IgA 生成B細胞成熟停滯或IgA特異性抑制T細胞被活化,致使B細胞成熟受阻可能是致病原因。
……
選擇性的隨想錄
選擇性是世界的基本性質之一,一切發生的事實都屬於選擇性的反映與表達的結果。
唯一性與選擇性:
(1)唯一性:一切存在都是唯一的、真實的(此"真實"指絕對真實)。
(2)選擇性:表達"有選擇地"的性質。
體現:"我"必然擁有着對"我"所領會的存在的度量(主動選擇性);有條件自由的必然性(被動選擇性)。
一生在於永不停息地選擇。一般規律是大眾化的,事物有自己的選擇。
選擇性是認知事實的基礎。
我們"看到"一個對象,是這個對象對我們的"選擇性反映"出的,我們"了解"一個對象,是這個對象對我們的"選擇性表達"出的。(這裡假定了只有我與對象)
"反映",是"認"的前過程,而"表達",是"知"的前過程,"反映"與"表達",就是"認知"的前過程,是認知的基礎。
選擇的兩個原則:
非隨機原則:有目的有針對地選擇。隨機原則:漫無目的地選擇。
看待事物的"三分法":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多。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如與某人辯論時常用一分為二的方法,為人處世常用一分為三的方法(第三選擇即近似、相持、共贏、差不多之類),創造發明則要思考多個方面等。
什麼是"不破不報"就是在面對刑事案件時,一般認為,沒有偵破的案件不報道,對於已經偵破的案件選擇性報道。不是所有的新聞刑事案件都報道,報道的時機,內容,都要有選擇,並且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你們認為為什麼會這樣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