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紅蘿蔔
目錄
內容簡介
《透明的紅蘿蔔》是莫言的成名作。1985年在《中國作家》第二期發表的中篇小說。這裡是指他以這篇小說命名的一部作品集。目前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研組已經確定要將莫言作品《透明的紅蘿蔔》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
《透明的紅蘿蔔》里的主角,那個12歲的「黑孩」在運河工地里幹活,因飢餓難耐,到旁邊的菜地里拔了一根紅蘿蔔充飢,被看田人當場捕獲,押送到工地,工地負責人專門為此召開一次可怕的批鬥大會。上百人圍着一個12歲的小孩子,高呼口號,必欲滅之而後快。「黑孩」後來鑽進麻地里,像一條魚一樣遊走了。 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美麗的圖畫:光滑的鐵砧子,泛着青幽幽的光。泛着藍幽幽光的鐵砧子上,有一個金色的紅蘿蔔。紅蘿蔔的形狀和大小都像一個大梨,還拖着一條長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鬚鬚像金色的羊毛。紅蘿蔔晶瑩透明,玲瓏剔透。 這部小說的「飢餓」主題非常明顯,但在語言敘事上,莫言還保持着克制,故事的結構和線索也都很傳統。 小黑孩是個孤兒,從小缺乏父親的教導且總是受到繼母的虐待,這從小黑孩的外貌就可以看出來:孩子赤着腳,光着脊樑,穿一條又肥又長的白底帶綠條條的大褲頭子,褲頭上染着一塊塊的污漬,有的像青草的汁液,有的像乾結的鼻血。褲頭的下沿齊着膝蓋。孩子的小腿上布滿了閃亮的小疤點。他的頭很大,脖子細長,挑着這樣一個大腦袋顯得隨時都有壓折的危險。文章中寫小黑孩被繼母從睡夢中打醒去挑水的段落寫的比較細緻。小黑孩的遭遇使得他的性格變得沉默、倔強而孤獨,感情世界也變得空虛,從不願意主動跟別人打交道。而處在鄉村社群中心的青年們,他們對於黑孩從沒有屑於理解……
莫言創作這篇小說並不是為了表達一個明確的主題。相反,他以描繪生活形態為主,自覺追求作品蘊含的豐富性。這樣,我們就只有從主人公小黑孩的形象入手,來理解這篇作品。 在塑造小黑孩形象的時候,作家的筆墨集中於兩個不和諧的方面:一方面是身世的不幸、命運的悲慘,一方面是兒童的聰慧、機敏以及與其年齡不相稱的自尊與要強。小黑孩太可憐了。冰涼的秋天已經到來,大人都披上夾襖了,他渾身上下還只有一條污漬斑斑的大褲衩,而這條褲衩也顯然是他下了關東的父親留下的。他拉着那樣大一個風匣,瘦身子吃力地前傾後仰,「左胸脯的肋條縫中,他的心臟像只小耗子一樣可憐巴巴地跳動着」——小說用這種驚心魂魄的誇張寫出了小黑孩難以承受的生活重負。 但就是這個又髒又瘦、在生活的重壓下掙扎着的小黑孩,卻那樣機敏而又充滿靈性——作品對此作了富於童話色彩的描寫:他能聽到頭髮落地的聲音,能看到湖面上神奇的氣體,能感受到星光的溫暖,能像壁虎一樣貼着高高的橋墩爬上爬下,能想象出火車站起來跑,能把一隻紅蘿蔔看得那樣神奇。他又是那樣懂事、自尊、善良。他認真地收藏起凝結着菊子姑娘愛心的花手帕;菊子姑娘見他拉大風匣太累,可憐他,想把他帶走,他掙扎着非回到風匣前不可;菊子姑娘給他送窩頭來,他感動得哭了,但他用手遮住臉,不讓人看到他的眼淚;他知道小鐵匠的險惡用心,拚命阻止小石匠與小鐵匠對打。 小說正是通過上述兩個不和諧側面的殘酷對比,抒發對小黑孩不幸童年的悲憫。這種悲憫的背後,則是對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批判。儘管作者有意淡化故事的時代背景,但從人物特定的語言和行動中,讀者仍然可以知道故事發生在「文革」中。小黑孩這個聰明、善良、本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的孩子之所以生活得這樣悲慘,顯然有家庭、社會、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狠心的後娘使家庭變得冷酷無情,小鐵匠體現了人心的險惡,極左路線造成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鄉村的普遍貧困。 在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那個晶瑩透明、金色的外殼包孕着活潑的銀色汁液的紅蘿蔔就有了特殊的意義。紅蘿蔔被描繪得如此神奇,並不僅僅是藝術技巧問題。一方面,它作為小黑孩奇特感覺的創造物,使小黑孩顯得更加充滿靈性,但更主要的是,它作為一個意蘊豐富的象徵物,體現了小黑孩在不幸的生活中對純潔、幸福或者另一種世界的憧憬。這憧憬使小黑孩的形象崇高起來。小黑孩的憧憬是執着的。在第一次看到那個透明的紅蘿蔔之後十幾天,他還到菜地里去尋找,但他最終沒有找到。這種結局暗含的是作家對生活的失望和悲劇性評價。這種失望和悲劇性評價,或者可以看作這篇小說的主題。這一主題還體現在小說中其他人物身上。小石匠和菊子姑娘是美與善良的化身。他們的形象很美,他們像關心自己的親人一樣關心小黑孩,但最後,菊子姑娘那長着長睫毛的美麗的眼睛卻被白石片毀掉了。甚至那個老鐵匠,終日吟唱的也是抒發人生艱難的戲文。從這個意義上說,小黑孩這個形象本身就是那種艱難的、備受壓抑的生活的象徵。 在整篇小說中,小黑孩幾乎沒有說過一句話。他是那麼壓抑,受到關懷時忍住不哭,因為尋找透明的紅蘿蔔被隊長打時,也只是迷惘的眼睛裡充滿淚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對小黑孩整個生存環境的描寫:老隊長,劉太陽,砸石子的人們,小石匠與菊子姑娘的相愛,老鐵匠和小鐵匠的師徒關係,等等。這些構成了特定時期鄉村社會的生活形態。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山東高密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着懷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他的《紅高粱》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1981年 開始創作生涯。迄今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蔔》、《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雙月刊《蓮池》第5期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蓮池》第二期發表短篇小說《丑兵》、第五期發表短篇小說《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蓮池》二期發表短篇小說《售棉大路》並被 《小說月報》轉載。秋,在 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參加文學活動發言照片 《蓮池》五期發表短篇小說《民間音樂》,此文得到老作家孫犁賞識。孫在一篇短文中說這篇小說有一種空靈之感 。 1984年春,在《長城》雙月刊二期發表小說
內容預覽
秋天的一個早晨,潮氣很重,雜草上,瓦片上都凝結着一層透明的露水。槐樹上已經有了淺黃色的葉片,掛在槐樹上的紅銹斑斑的鐵鐘也被露水打得濕漉漉的。隊長披着夾襖,一手裡拤着一塊高粱麵餅子,一手裡捏着一棵剝皮的大蔥,慢吞吞地朝着鐘下走。走到鐘下時,手裡的東西全沒了,只有兩個腮幫子象秋田裡搬運糧草的老田鼠一樣飽滿地鼓着。他拉動鍾繩,鍾錘撞擊鐘壁,"嘡嘡嘡"響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從胡同里湧出來,匯集到鐘下,眼巴巴地望着隊長,象一群木偶。隊長用力把食物吞咽下去,抬起袖子擦擦被絡腮鬍子包圍着的嘴。人們一齊瞅着隊長的嘴,只聽到那張嘴一張開——那張嘴一張開就罵:"他娘的腿!公社裡這些狗娘養的,今日抽兩個瓦工,明日調兩個木工,幾個勞力全被他們給零打碎敲了。小石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