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通城縣別稱銀邑,漢為下雋縣地,故簡稱雋,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湘鄂贛三省交界處,是咸寧、岳陽、九江金三角中心交匯點。境內有杭瑞高速、武深高速、106國道、岳九鐵路交叉過境;著名景點有"華中第一瀑"--白水岩瀑布,"江南藥庫"之稱的藥姑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的黃龍山,絕美九宮山,道家黃袍山等。

素有"茶葉之鄉"、"牲豬之鄉"、"建築之鄉"、"雲母之鄉"、"砂布王國"、"天然藥庫"、"鄂南明珠"等美譽的通城縣。位於幕阜山北麓的湘、鄂、贛三省交界處,縣名源於"水道通,地勢順,直注武昌城"之意。三省通衢的雋邑大地上,承載和孕育着四十萬勤勞、睿智、樸實、善良的雋水兒女。因母親河、雋水河穿城而過得名的雋水鎮是通城縣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交流中心。[1]

目錄

自然環境

通城地處中緯度,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5°C(山區)至16.7°C(城區)。7月最熱,1月最冷,最高氣溫為39.7°C,最低氣溫為-15.2°C。無霜期為258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城區)至1600毫米 (山區)。主要災害有低溫、旱澇、連陰雨、大風、冰雹、高溫。

水資源

本縣雨量充沛,溪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縣內有溪港135條,溪流匯集成雋水河、菖蒲港、鐵柱港、沙堆河4大河流,經崇陽縣注入陸水。其中:雋水河縣內長43公里,年徑流量2.44億立方米;菖蒲港全長37公里,年徑流量3.08億立方米;鐵柱港全長24.68公里,年徑流量2.04億立方米;沙堆河全長23.5公里,年徑流量1.07億立方米。境內有中小型水庫73座,總蓄水量16811.6萬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六座,即雲溪、閣壁、龍潭、百丈潭、左港、東沖,年蓄水量分別為3620萬立方米、1142萬立方米、972萬立方米、1380萬立方米、1340萬立方米、1093萬立方米。縣委政府抓住蓄、引、提和工程配套4個環節興修水利,形成以百丈潭、東沖 、雲溪、龍潭和閣壁5座中型水庫為骨幹的4大灌溉體系。大小水電站127處,裝機162台,23745萬千瓦,年發電量6000萬千瓦時,被列為全國400個"十五"規劃重 點水電農村電氣化縣之一。 縣境東、南、西三面群山環抱,屬幕阜山脈。構成面積483.9平方公里的中高山區(海拔均在250米以上);丘陵區面積519.7平方公里;散處丘陵之間和溪河兩側的平畈區僅125.69平方公里。海拔最高點為黃龍山只角樓,計1528.3米。海拔最低點在四莊鄉小井村北,為78米。溪流密布,河床多粗沙結構。

2001年,通城縣轄9鎮2鄉,5個國營林場,1個國營茶場,2個國營農場。其中:雋水鎮9.58萬人(949人/平方公里),101平方公里;麥市鎮3.45萬人,126平方公里;塘湖鎮3.78萬人,111平方公里;關刀鎮4.14萬人,116平方公里;沙堆鎮2.50萬人,46平方公里;五里鎮3.03萬人,104平方公里;石南鎮3.14萬人,60.8平方公里;北港鎮3.18萬人,52.9平方公里;馬港鎮4.25萬人,161平方公里;四莊鄉3.04萬人,127平方公里;大坪鄉5.25萬人,121平方公里。[2]

歷史沿革

通城縣,周為楚地秦屬南郡,漢高祖六年(公元201年)置下雋縣,故簡稱「雋」。武帝時屬長沙國。建武十三年改長沙國為長沙郡,下雋隸之。三國時屬吳,為周瑜封邑。南齊東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雋縣為上雋縣,設錫山市(今雋水鎮)。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廢上雋縣,分立樂化縣、下雋縣,隸屬上雋郡。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樂化、下雋併入蒲圻縣,屬荊州夏郡。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縣(今通城、崇陽境),隸屬鄂州。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錫山市為鎮。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為通城鎮。五代楊行密(公元902-903年),改唐年縣為宗陽縣,南唐又改宗陽縣為唐年縣。北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改為崇陽縣,屬鄂州。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分崇陽縣南上雋、樂化、天寶3鄉置通城縣。元屬武昌路,明、清屬武昌府。民國21年後,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通城解放後,屬湖北省大冶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通城、崇陽合縣。1960年1月屬武漢市。1960年12月,恢復通城縣,乃屬孝感專員公署。1965年8月屬咸寧專員公署,今屬咸寧市。

行政區劃

通城縣轄9個鎮、2個鄉:雋水鎮石南鎮北港鎮五里鎮馬港鎮關刀鎮麥市鎮塘湖鎮沙堆鎮四莊鄉大坪鄉。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城縣轄9個鎮、2個鄉。共有17個居委會、164個村委會。

雋水鎮

鎮政府駐雋水,人口92800人,面積82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雁塔、銀城、新塔、旭紅、湘漢、和平、秀水、白沙、寶塔、東港、桃源、古龍、柳巒、石泉、鐵柱、油坊、利和、上闊、下闊。

石南鎮鎮政府駐石南,人口30200人,面積59.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石南、樊店、牌合、石馬、柏樹、仙姑、花亭、虎岩、楊山、梅港、賽公。

北港鎮鎮政府駐北港,人口31800人,面積54.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莊前、長青、嶺源、大界、桂家、雁門、楓樹、方段、沉山、橫衝、龍門、貫青。

五里鎮

鎮政府駐五里牌,人口29700人,面積104.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五里牌、何家、五里、磨橋、大平坳、堪上、左港、季山、金塘、灣頭、五斗、治全、錫山、陳谷、程風、相師、尖山。

馬港鎮鎮政府駐何婆橋,人口42400人,面積158.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推壠、何婆橋、白竹、馬港、窯瑤、毛段、松港、程坳、石溪、九嶺、踏水、界上、馬洞、中段、彭段、潭下、黃鶴、易段、丁仙、高峰、平湖、金山、靈官橋。

關刀鎮鎮政府駐關刀,人口41200人,面積112.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官塘、關刀、高沖、八仙、白馬、楊田、五流、八燕、里港、春雷、水興、台源、新建、黃豐、雲水、楊家、高橋、道上、棋盤、東山。

麥市鎮鎮政府駐麥市,人口34100人,面積126.1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向陽、麥市、七里、井堂、株樹、李段、長沖、西坳、天門、冷段、陳段、何段、九房、盤石、盧段、花園、天岳、金麥、紅石。

塘湖鎮鎮政府駐塘湖,人口37800人,面積118.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塘湖、石坪、白沙、望湖、大堝、潤田、獲田、龍印、林灣、南虹、涼亭、圖壠、閣壁、獅子、石港、雷吼。

沙堆鎮鎮政府駐堆,人口25000人,面積50.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九井、沙堆、堆山、坪坳、石沖、港背、瑤泉、羅塘、大柱山、灣船咀。

四莊鄉鄉政府駐四莊,人口30700人,面積135.5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四莊、新聯、寺背、清水、向家、廟下、五花、小井、大源、上坪、華家、紙棚、大溪。

大坪鄉鄉政府駐大坪,人口55100人,面積128.6平方千米。轄22個村委會:大坪、岳姑、草鞋、南山、來蘇、輝煌、韓嶺、達豐、墨煙、沙口、農林、下畈、坪山、內沖、花墩、栗坪、楊部、易畈、方仕、水口、口前、青山、大九房。[3]

資源特產

通城豬

產地及環境

通城豬產區在湖北幕阜山低山丘陵地區,中心產區在通城縣。產區多為沙壤土,江南多為紅壤和黃壤,屬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左右,冬夏溫差較大。農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為主,旱作物有薯類、大麥、小麥,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產豐富,素稱「魚米之鄉」。糧食加工、制粉、釀造業發達,農副產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豐茂,為發展養豬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地理分布

通城豬分布於崇陽、蒲圻、通山、咸寧、武昌、鄂城、大冶等縣。

品種特徵

通城豬豬頭短寬,額部皺紋多呈菱形,皺紋粗深者稱「獅子頭」,頭長直額紋淺細者稱「萬字頭」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多稍凹,四肢較結實,但常年圈養者多見臥系叉蹄。毛色為「兩頭烏,中間白」,即頭、頸和臀、尾為黑色,黑白交界處有2~3厘米寬的黑皮着生白毛,稱「暈帶」,軀幹、四肢為白色,額上有一小撮白毛,稱「筆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稱「破頭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數豬軀幹上有一、二塊不定型的黑斑,稱「腰花」或「點花豬」,頭尾黑毛區較小,黑色區常以兩額角為中心聯於頭頂,稱「點頭墨尾」。乳頭數一般6~7對。

品種性能

通城豬成年公豬體重97.01±5.64公斤,體長122.45±2.10厘米,胸圍107.30±2.17厘米,體高68.71±1.16厘米;成年母豬相應為:94.38±5.05公斤,120.00±0.35厘米,107.69±0.36厘米,60.96±0.18厘米。通城豬具有早熟易肥、骨細、瘦肉率較高、肉質細嫩等特點。但腿臀不夠豐滿,體質結構疏鬆。[4]

建設發展

——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全年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 6.54億元,同比增長26.5%;利稅 1.6億元,同比增長16.8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61.4%,比上年提高6.7個百分點。外貿出口企業增至12家,外貿出口1115萬美元,同比增長11.1%。

——農村經濟平穩發展。

全縣主要農產品全面豐收,成功爭取到「國家產糧大縣」項目;生豬、茶葉、森工等主導產業蓬勃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增5家,達到14家;農業總產值16.4 億元,增長31.9 %。各項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發放《農民負擔及補貼政策監督卡》9萬餘份,發放率達98%;落實「四補」資金1526 萬元。

——財稅金融運行穩定。全縣財政收入完成19298萬元,同比增長27.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649萬元,同比增長27.4 %。國、地兩稅完成稅收12903萬元,占財政收入的66.9 %。金融存貸額繼續增加,對地方的支持進一步加大。年末存款餘額29.3 億元,同比增長18.9%;貸款餘額7.4億元,同比增長27.1%。社保基金收入完成 5010 萬元,同比增長26.2%。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全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5億元,同比增長29%。一年來,累計向上申報項目271 個,爭取資金3.86億元。

——城鎮、交通建設亮點突出。累計投資1.05億元,完成了寶塔大道建設,啟動了工業大道、中心商務城、雋水公園、行政中心、通泰建材市場、城關初中搬遷等重點工程;繼續推進了垃圾處理場、秀水花園、玉立花園等續建工程;完成了銀山大道與解放東路交*口交通渠化,完善了一批事關民生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麥市、北港、馬港、沙堆等重點集鎮建設力度也不斷加大,功能日益增強。累計投資9070萬元,完成了城西客運站、村級公路、雙龍至藥姑、沙堆至虹橋公路等交通建設項目110個。杭瑞高速通城段工可設計全面完成。

——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縣55家商貿企業已改制40家。公務員登記和工資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以部門預算和「鄉財縣管鄉用」為核心的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啟動。7家單位政務公開示範點建設有序推進。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完成,國營農業「小三場」稅費改革全面鋪開。農村「以錢養事」、農民負擔監管、農村財務「雙代管」等工作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

——社會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健全了養老、失業、城鎮居民低保「三條保障線」制度,穩妥地實施了農村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保險擴面新增7291人,共征繳社會保險費5299 萬元,同比增長32 %,累計發放社保和低保資金6517萬元。大力實施城鄉特困群眾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共救助410人次,發放救助資金65萬元。投資210萬元,開展了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的「福彩安居工程」,為300戶困難群眾改造了住房。積極推進就業和再就業,新增就業63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成效顯著,我縣被評為「全國第二批勞務輸出工作示範縣」。社會化養老機制開始破題,首家民營社會養老機構——金太陽托老康復中心一期工程順利竣工。廉租房建設全面啟動,對首批符合條件的63戶低保家庭發放了租金補貼。

——三項基本國策得到較好落實。計劃生育率達到92.26%,計劃生育工作通過了省、市考核驗收。公眾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總量控制目標全面完成。全年共關閉小水泥廠、小造紙廠、小塑料廠等「新五小」和「十五小」企業20家,查處環境信訪案件46起,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國土資源管理進一步加強。全面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亂占濫用耕地的勢頭一定程度得到遏制;大力開展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盤活國有土地資源取得較好成效;完成市級以上土地開發整理項目7個,耕地占補動態基本平衡,節約集約用地「通城新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廣。[5]

旅遊資源

通城銀山又名錫山,距縣城2.5公里主峰海拔471米,其北峰名九宮,今縣城雋水鎮即唐代因山得名的錫山市。舊時有「錫山八景」:瑞慶峰、映天池、積翠岩、金輪嶺、邀月台、鍾秀泉、碧瀾溪、棲霞石。登銀山面北,可鳥瞰縣城撥地雄距。 登上銀山頂點,北瞰縣城樓台櫛比,公路如帶,全城景色盡收眼底。雋水清泓瑩澈傍水流淌,南眺黃龍山疊翠,而或霧動山搖,頗似人間仙境;山中秀木蔥蔥,芬草萋萋,駐嫵媚春色,增山野風雅,岩石峭立,千姿百態,噴金輪欲出,遣金雞鶴立,岫壑縱橫,懸雲浮生,碧瀾清泉,潺潺不調,映翠竹干竿,泛紅蓮一溪,印天池清,濡藍染黛,天地近咫尺,千峰在一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