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通州市最初為長江口海域中幾塊相鄰的沙洲,南北朝中期露出水面,至唐朝末年與大陸接壤。五代時稱靜海鎮,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設立通州,屬揚州管轄,下轄靜海縣海門縣。於200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南通市通州區。[1]

目錄

歷史改革

通州最初為長江口海域中幾塊相鄰的沙洲,南北朝中期露出水面,至唐朝末年與大陸接壤。五代時稱靜海鎮,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設立通州,屬揚州管轄,下轄靜海縣和海門縣。宋朝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改名為崇州,又稱崇川。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又仍改稱通州。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改設靜海郡,不久又改名為通州。元朝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升格為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仍稱通州,歸揚州路管轄。明朝洪 武元年(公元1368年)廢除靜海縣,通州直接管轄靜海以及海門縣和崇明縣,屬揚州府。洪武九年,崇明縣劃歸蘇州府。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屬江南省揚州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起屬江蘇省揚州府。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因海門江岸坍塌入長江,改海門縣為鄉,併入通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南通縣,屬江蘇省。

1949年2月2日,南通縣解放,城區及港閘等地設置南通市,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屬南通專署管轄。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縣屬南通市管轄。

1993年2月,南通縣撤縣改市,稱通州市。

2009年7月2日,通州市撤市改區,稱南通市通州區。

行政區劃

2002年,通州市轄23個建制鎮,3個街道辦事處,376個村,52個社區,5個農場,總面積1351平方公里,總人口128.13萬人。

2008年2月3日,經省政府批准,將川港鎮與姜灶鎮合併設立川姜鎮。原川港鎮管轄的八字橋、安東、南興、大成、保通、通海、豎積洪、培德8個村整建制劃歸張芝山鎮管轄。原姜灶鎮管轄的董家埭、利民、周照港、正場、民平5個村整建制劃歸先鋒鎮管轄。同年2月21日,全區進行了村(社區)合併調整,原376個村、58個社區合併調整為207個村、63個社區。12月,撤銷三餘鎮團結社區居民委員會,建立通州濱海工業區團結社區居民委員會。截止2008年年末,全區共設19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207個村,63個社區,5個農場。

地理

通州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東臨黃海,南瀕長江,與蘇州隔江相望,和上海燈火相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區政府設在金沙鎮。

通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土地肥沃,高程一般在3.8~4.5米,近海最低處為2.2米。海岸長16.27公里,江岸長15公里。

通州地處北亞熱帶,寒暑變化顯著,氣候溫和濕潤,日照充裕,雨水豐沛。[2]

經濟

2004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656元。在全國百強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測評中排名73位。

通州市是中國出口商品綜合生產基地之一,是優質糧棉油、多種蔬菜和蠶繭、薄荷、靈芝等特種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56萬多畝江海灘涂是盛產乾貝、鰣魚、紫菜等特種養殖業,也是全國唯一的泥蚶苗種基地。

通州已形成紡織、服裝、機械、冶金、電子、建材、醫藥、食品、飲料等門類的工業體系,是全國紡織工業的重要基地之一。[3]

歷史文化

1940年11月25日,梁靈光在北興橋接管國民黨縣政府及縣保安旅,12月1日,梁靈光召開各區區長參加的解放會議,正式宣布南通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梁靈光任縣長兼保安旅旅長。提出了新四軍團結抗日的立場,「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方針和實行「三三制」政策「民主統治,澄清吏治」的施政綱領。1990年11月25日,南通縣人民政府在北興橋鎮人民政府大院內,建立「南通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碑」。碑體呈步槍對峙形,坐北朝南,占地60平方米,花崗岩質,高3.88米,紀念碑陽刻「南通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碑」,由梁靈光題書,陰刻歷史經過,由周一峰撰寫。

方言

通州地區方言比較複雜,西部地區主要使用南通話,屬於江淮方言的通泰片。東部使用兩種吳語,一種是通東話,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分布在金沙東部地區,和啟東海門的通東話連成一片,啟海人稱江北話,其實並非一般所指的江北話。另外一種是啟海話,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分布在通東話的南北兩側,分別和如東東部的啟海方言區、啟東海門的啟海方言區連成一片。市政府所在地金沙所使用的方言金沙話是通東話和南通話的過渡方言,目前暫時歸類為吳語。[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