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雨夜寄孫中叔
鄭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皇祐五年進士第一,官至知制誥,拜翰林學士。熙寧五年卒,年五十一。著有《鄖溪集》五十卷,《觥記注》一卷,《宋史》卷三二一有傳。
“ |
黑雨噴薄陰雲驅,昏林號風秋聲粗。 海氣熏煮怒不泄,彭彭十月推雷車。 濕衣憫默瞠無睡,起對樽酒誰為娛。 此心豈復有雙羽,一夜飛去不可拘。 昔與子同入京師,借屋共寄西城廬。 愛我議論有可采,攜草就我夸染濡。 煉出五色補天漏,拈筆蘸墨縱橫塗。 子云朋友當如是,脫然意快如獰駒。 京師天子之所宅,樓殿堆疊騎天衢。 瓦光流碧滑欲走,繢畫顛倒橫相舁。 東風薰濃一千里,黃蜂蝴蝶飛蘧蘧。 高樓張旗鬧煮酒,沉香滿榼金真珠。 玉盆一飲醉不醒,落花滿衫行相扶。 未几子去游西洛,嗟我出門獨騎驢。 晚落塵埃兩袖淚,望子不見風吹裾。 三月殿前試不中,青冥失計游五湖。 撫劍東南看滄海,大江正值秋風初。 我疑海神怒天熱,直欲上薄東日烏。 乾坤頓撼壯人意,揭竿便欲尋狂奴。 九月歸來已霜蚤,肥膏紫蟹溶金酥。 南窗燈火夜可喜,篋中卷冊聊鋪舒。 讀倦抱膝一吐氣,契闊各在天一隅。 相別於今二百日,飛雁南來無北書。 游從歡喜似舊否,洛下為學安穩無。 雖然貧窘少倚賴,空腸慎勿多悲吁。 聖賢獨立以待用,提出日月還唐虞。 天地當中貫一柱,孟子所謂大丈夫。 躁兒跳躍不足數,插翅強欲飛蟾蜍。 縱子不遇乃至死,勉之學為荀楊徒。 |
” |
— [北宋]鄭獬 |
目錄
傳世作品
鄭獬傳世的詩多、質量高。誰知天忌英才,當他五十二歲,也正是展現才能,揮毫潑墨之時,便不幸去世。鄭獬《鄖溪集》卷二十三至二十八為詩集,共6卷,錄詩(含詩句)四百餘首(可惜此集漏選其詠安陸浮雲樓的《浮雲樓》詩)。
《影印古籍資料詩詞檢索》統計為438首。《全宋詩》收錄其詩七卷,亦四百餘首。其詩還先後被宋、元、明、清及以來名家選錄、評註,僅餘在撰寫此文時先後接觸和閱讀並引用的,除鄭獬的《鄖溪集》、錢鍾書的《宋詩選注》、《宋詩鑑賞辭典》外,還有《全宋詩》、宋·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宋·陳思的《兩宋名賢小集》(其中刊載鄭獬的《幻雲居詩稿》一卷)、宋·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宋·阮閱的《詩話總龜後集》、宋·黃庭堅《山谷外集》[1]、宋·王明清的《揮塵錄後集》、宋·王銍的《四六話》、宋·何汶的《竹莊詩話》、明·陳耀文的《花草粹編》等等。
後世影響
鄭獬作為北宋中期文壇中的一員,對北宋中期的文學創作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後進文人產生過積極的影響。首先,就詩歌而言,鄭獬做過知制誥、翰林學士,從他的一些應制詩、應酬詩中可以看出北宋中期翰宛館閣的詩歌風尚,對宋代翰宛館閣的研究具有一一定的認識意義。
其次,就散文而言,鄭獬所在的時期正是歐陽修、王安石主盟文壇的時期,這時期是宋代散文蓬勃發展的時期,「仁宗之世......文章與時高下,......盛於景祐、皇祐,溢於嘉祐、治平之間。師友淵源,講貫磨磡,口傳心授,至是始克大成」(宋王銍《四六話·序》)。應當指出的是,當時散文的這種興盛狀況,並非一人一日之力,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結果,鄭獬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明胡應麟《詩藪》雜編卷五指出:「宋世人才之盛,亡出慶曆、熙寧間,大都盡入歐、蘇、王三氏門下。」並羅列了分別與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結友和入「三氏門下」的作家名單:范希文[2]、石曼卿、梅聖俞、蔡君謨、鄭毅夫等皆永叔友也。鄭獬作為他們其中的一員共同推動着北宋中葉的散文創作。
視頻
通州雨夜寄孫中叔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黃庭堅詩集注 山谷外集詩注,道客巴巴,2014-12-09
- ↑ 「蘇軾」詩詞全集(3460)首),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