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出自《道德經》中「道經」的最後一章,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作品出處道德經 作者 老子

目錄

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慾時,我就要用「道」來鎮住它。用「道」的真朴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慾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慾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注釋

1、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無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萬物恃道而生,萬物之所為即道之所為,故道雖無形,卻可有為。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4、欲:指貪慾。 5、無名之朴:「無名」指「道」。「朴」形容「道」的真朴。 6、不欲:一本作「無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引語

本章出自《道德經》中「道經」的最後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實到他理想的社會和政治——自然無為。在老子看來,統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則來為政,順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們將會自由自在,自我發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無為的,所以「道」也無為。「靜」、「朴」、「不欲」都是無為的內涵。統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則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為,老百姓就不會滋生更多的貪慾,他們的生活就會自然、平靜。

評析

「無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經》中多次闡述、解釋。本章開頭第一句即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道不同於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則是非人格化的,它創造萬物,但又不主宰萬物,順任自然萬物的繁衍、發展、淘汰、新生,所以「無為」實際上是不妄為、不強為。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不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類社會,談到「道」的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運用。老子根據自然界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會政治方面,也要按照「無為而無不為」的法則來實行,從而導引出「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的結論。老子認為,理想的執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則,就會達到「天下將自定」這樣的理想社會。這裡所說的「鎮」,有人解釋為「鎮壓」,並據此認為老子在這章的說明中露出了暴力鎮壓人民的面目:誰要敢一鬧事,那就要嚴厲加以鎮壓。這種解釋,我們感到有悖於老子的原意,「鎮壓」應當是「鎮服」、「鎮定」,絕非是武力手段的「鎮壓」。由此,我們也認為,老子並不是代表奴隸主統治階級的要求,而是從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不是僅僅代表某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和意願。這表現出老子內心深沉的歷史責任感。因而這是進步的、積極的。

句意理解

如何理解「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書本上關於這句的的解釋是:「老子的道是非人格化的,它創造萬物,而不主宰萬物,順萬物自然繁衍、發展、淘汰和新生,所以「無為」實際上不妄為、不強為。」 只是這樣的解釋不能盡性。只好回到中國文化的本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來尋找答案。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給人以啟發。 地球自轉一圈使我們得到了白晝和夜晚,人們因此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當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時,使地上分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使萬物得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為了誰嗎?不為了誰,但無所不為! 我突然明白:「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應讀作「道常,無為(wèi)而無不為(wèi)」。 意為:道是恆常不變的,道的運行不為(wèi)任何事,然而又無所不為(wèi)。

名家理解

李書光認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中的「無為」並非主張什麼事情都不必干。 人生在世,必然要作事,不做大事,也會做小事,不做好事,便做壞事。好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類社會,壞事有損於人民,不利社會安定與進步。老子卻主張「無為」,實在令很多人無法接受,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老子思想禿廢,消極無可取。 老子學問精深,知識廣博,難道他認識人生問題上連一般人都不如嗎?有人認為,「老子有超人的智慧,故他的主張讓一般人難以理解,打個比方說老子好像是「千里眼」,一般人好像是「近視眼」,千里眼看到的東西近視的怎麼能看得到呢?」(余培林)其實也不盡然。它只不過是一般人尋章摘句讀道德經所引起的誤解。只要認真研讀全文,我們不難領會老子「無為」思想的精神實質。

擴展理解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是對道家核心思想的概括,澄清。「道」是老子,莊子及很多道家信奉者追逐的人性,社會,宇宙,天地中最頑強的善意。道家常常強調無為灑脫,但從未無為,因為無為是有為的一種升華,這種思想不是言語能表述,所以道家的思想都不是言語能表述,因為這是感官的知覺所認識,只是理性的思維才能認識它。 此句之意擴展後,大家普遍認為的一種觀點:大道看似飄渺不定,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道家時時刻刻都以它尖銳的亘古不衰的思維影響着社會。更是通過自身的種種深度悖論,精闢地展現了人與自然之間和人的存在之中所蘊含的一系列深刻張力。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辯證地向我們說明了:「生物宇宙的精髓是順其自然,道生萬物萬物濟道道主無為萬物有為,因此,道非無為更勝有為;自然之道在於知足,放任自由善良,看上去是浮浮漠漠,其實已經大道歸真。」

作者簡介

老子,又名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道常無為而不無為》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視頻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