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假设
道德人假设是一个名词术语。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2]、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
目录
名词解释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揭示了“道德人”的概念是基于人本性中利他行为的分析而提出的,其内涵同样也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利他,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会在后天逐渐形成和发展利他倾向;
二是理性,人的理性(包括理性计算、理性的预期合理性的自我利益的追求)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人的理性行为,并不自然和必然就意味着追求个人直接利益的最大化。人的自利行为是理性的,道德行为也是理性的。因此可以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进行扩展,即利己的行为是理性的,动机上利他的行为也是理性选择;
三是追求团体“利益”的最大化。利他主义追求的是他人或社会福利的改进。因此,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总是试图增进团体的利益。这个团体并不一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通常情况下的组织只是这种团体的形式之一。
道德人假设认为人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能够承担对组织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以道德自律的方式进行自我治理。
道德人假设和学习人假设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两种较为重要的人性假设,它们的提出说明治理学界对于人性的熟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经济人”假设到“道德人”假设的转化
从表面上来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根本对立的,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1、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的逻辑统一性。
人为什么会存在利他行为?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有着特定的价值动因。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一个人的价值关系一旦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价值关系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这种价值相关性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任何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等)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利益关系或价值关系,脱离利益联系的社会关系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很快要消亡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构成了一定的利益相关性,其大小可用“利益相关系数”来描述。当利益相关系数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时,人与人之间存在正向的利益相关性,也就是说,当他人的价值增长时,自身的价值将会产生间接的增长,此时,自己就会实施各种形式的利他行为。这就是人类实施利他行为的价值动因。由此可见,“利他”的客观价值目的仍然是为了“利已”,利他行为是利已行为的延伸,是间接形式的利已行为,在本质上并不与利已行为相矛盾,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
利已行为与利他行为的这种逻辑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通常情况下,“利己”行为所产生的价值收益往往具有较多的确定性、直接性、显性、眼前性、局部性、物质性和具体性,容易被人们所认识;而“利他”行为所产生的价值收益往往具有较多的概率性、间接性、隐性、长远性、整体性、精神性和抽象性,难以被人们所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机遇、一定的环境条件、一定的知识(即智商)和一定的眼力(即情商)才能充分地、全面地进行认识,这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利他”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越高,“利已”与“利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此时人将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如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由于通常存在很高的利益相关性,因此必然会表现出很多的利他行为。
三是,价值需要的层次越高,其共享性和兼容性就越强,人在消费这些价值时,与他人之间所产生的利益相关性就越大,从而就会表现出越多的利他行为。
四是,在特殊情况下,人有时为了“利他”而完全否定自我,导致自我价值的完全丧失(即牺牲),这是利他行为的极限状态,通常是由“思维惯性”、“信仰理念”或“伦理规则”所引发的,在客观本质上并不违背“利已”的价值目的。
五是,若干个人为了一定的价值目的而组成一个集体,若干集体为了一定的价值目的而组成一个社会,其客观目的都在于形成一定的互利互惠的利益相关性,因此人类的集体行为和社会行为,虽然在其表现形式上都是利他的,但在其客观本质上都是利已的。
总之,利他是利已的延伸,他人利益可以根据利益相关性的大小,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延伸,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可以根据利益相关性的大小,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个人利益。
2、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逻辑统一。
人的价值需要包括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基本层次,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非经济利益,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都应该包含在这四个基本层次的价值内涵之中,一般来说,经济利益较多地包括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价值,非经济利益较多地包括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价值。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价值的载体不同,可分为精神性价值与物质性价值;根据作用的社会领域不同,可分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根据作用的主体类型不同,可分为个人价值、集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根据作用的对象不同,可分为真假性价值、善恶性价值与美丑性价值;根据作用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根据作用的过程不同,可分为消费性价值与生产性价值;根据价值的作用途径不同,可分为“利 ”价值和“义”价值。统一价值论认为,无论是何种形式、那个层次的价值,都是为了维持和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和统一计算。因此,人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还要考虑非经济利益,只要价值量相等,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同样重要,由此可见,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
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所有的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都可以折算标准尺度的价值形态(如法定货币、黄金或食物能量)。
二是,政治的客观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具体体现为经济价值的增长量;文化的客观目的在于提高政治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性,具体体现为政治价值的增长量和经济价值的增长量,因此政治与文化的价值最终都可以通过经济的价值变化情况来实现,都可以进行统一度量。
三是,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对于人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如何识别价值、表达价值、计算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对于情感的需要与满足(如享乐、自尊心、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等),实际上就是对于价值的需要与满足,人对于所有的情感需要(个人的情感需要和社会的道德情感需要)最终都可归结为四个基本层次的价值需要。
3、“利润率的最大化”与“价值率的最大化”的逻辑统一。
人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价值效率通常可以采用“利润率”来衡量,即在单位时间内的货币增量与货币量之比值。人的所有非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价值效率则可以采用“价值率”来衡量,即在单位时间内的价值增量与价值量之比值。“经济人”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润率的最大化。统一价值论认为,所有人类主体的根本动机就是追求自身的价值率的最大化,这就是“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内容,经济人的根本动机只是一般人类主体(即一般社会人)的根本动机的特殊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利润率的最大化”与“价值率的最大化”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
“利润率的最大化”与“价值率的最大化”的这种逻辑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要追求自身价值率的最大化,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价值收益,减少价值耗费”,凡是对于不能给自己带来较大价值收益的工作,或者对于工作业绩没有与人的劳动报酬相联系的工作,人的行为将是被动的、消极的,人甚至会逃避它,因此对于这类工作,人就是“懒惰的”,人的“懒惰”本性,实际上就是人的“追求最大价值率”的本性。
二是,“满意”是人对于“价值率最大化”的主观感受过程,因此追求“满意”的状态与追求“价值率最大化”的状态是完全等价的。
三是,由于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存在一定的利益相关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社会关系充分形象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其中,“人人为我”反映了社会对于“我”的利益相关性,“我为人人”反映了“我”对于社会的利益相关性,众多的个人利益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公共利益的共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就是一支“一只看不见的手”,促进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共同发展。
四是,不仅个人会追求价值率的最大化,所有人类主体(个人、集体与社会)都会追求价值率的最大化,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人类主体的行为准则。
五是,人的“自利” 程度、“理性”程度、知识水平、情感特性、信息的收集程度、市场机制的充分性、社会制度的合理性、社会习惯的科学性、社会道德的完善性、人对于价值评价的准确性等,并不影响和改变人“追求价值率的最大化”的根本动机,但会影响和改变价值率最大化的最终实现程度,即影响和改变价值率的最大值(即理想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
六是,人追求“价值率的最大化”的根本动机,是从全方位的价值角度来考察的,价值的收益(或价值的产出)与价值的耗费(或价值的投入)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政治与文化价值,不仅包括直接的价值还包括间接的价值,不仅包括显性的价值还包括隐性的价值,不仅包括现实的价值还包括可能的价值,不仅包括眼前的价值还包括长远的价值,不仅包括事物的价值还包括环境的价值。
参考文献
- ↑ 中国发现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专家:中华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书法|详解隶书发展的历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