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道德經·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不為。上仁為之而無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中文名 道德經·上德不德 出 處 道德經 作 者 老子 朝 代 春秋戰國時期

目錄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譯文

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正真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故實際上達不到德上德之人順其自然而無心作為下德之人強調作為而無以能為上仁之人勉力博施於人,[[]]但無私心意圖。上義的人勉力施為但常有私心目的上禮的人勉力施為而得不到回應於是就揚着胳膊使人強從。所以,喪失了道以後才出現德喪失了德以後才出現仁喪失了仁以後才出現義喪失了義以後才出現禮。那禮呀,是忠信衰敗的表現,也是社會動亂的禍首。那先見者,是道的虛飾,是邪偽的開始。因此,大丈夫應取忠厚不取薄禮,取實在不取虛華。所以,捨棄薄和華而採取厚和實。 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引語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本章在《道德經》里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評析

《道德經》一方面是談「道」,一方面是論「德」。老子認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寫道:「孔德之客,唯道是從」;二十八章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五十一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以上所講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這裡所講的「上德」。從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謂「上德」,我們認為它不同於儒家所講的「德政」。老子批評儒家「德政」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僅憑人的主觀意志加以推行,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則是「無以為」、「無為」,它不脫離客觀的自然規律,施政者沒有功利的意圖,不單憑主觀意願辦事,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為而無不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體現在人間,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為」的「無為」,但卻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觀意志辦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兩個類型、五個層次。兩個類型即「無為」和「有為」。「道」和「德」屬於「無為」的類型;仁、義、禮屬「有為」的類型。五個層次是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層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標準,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後德,這是在無為的類型內部說的,失道則淪為下德,那就與上仁相差無幾了。失德而後仁,這是指離開了「無為」的類型才有了仁。仁已經是「有為」、「為之」了,所以「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就是在「有為」範圍內所顯示出來的不同層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詞,是全書唯一使用的名詞,過去有人將此解釋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約相同於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剛毅的內容。老子感受到人際關係愈來愈難以相處,所以在十分激動的情緒下使用了「大丈夫」這個詞,並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體的規範把人的思想行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執行澆薄的禮。所以老子對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華」,恢復「厚」和「實」。 [1]

出處

《上德不德》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