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第三十三章
《道經·第三十三章》選自老子的《道德經》[1]。這一章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像上面的話一樣,「有無相生」 就是說有和無是並存的,沒有有就沒有無,相生相剋。
“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
” |
— [春秋]老子 |
目錄
譯文
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主要思想
老子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稱「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莊子》又稱《南華真經》,《列子》又稱《沖虛真經》,與《道德真經》合稱三真經,被道教奉為主要經典[2]。 《老子》[3]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4]」;「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5]」。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視頻
道經·第三十三章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國粹之道德經,搜狐,2015-10-28
- ↑ 關於傳統文化國學經典的系列書有哪些?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騰訊網,2020-11-07
- ↑ 老子傳承於後世的十大哲理!,搜狐,2020-12-01
-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新浪博客, 2013-05-21
- ↑ 國學日課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搜狐,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