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 |
作品名稱: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 創作年代: 唐末 文學體裁:詩 作者:貫休 |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唐末五代時期前蜀畫僧、詩僧貫休的詩。[1]
貫休的一生,能詩善書,又擅繪畫,尤其是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着很高的聲譽。貫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愛憎分明,關心人民疾苦,痛恨貪官污吏。他的《酷吏詞》,憤怒譴責了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權勢的傲骨。他在杭州時曾給吳越王錢鏐寫詩:《獻錢尚父》。錢鏐讀後大喜,但要他把詩中的"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斷然回答:"州既難添,詩亦難改。"不肯依附權貴。[2]
目錄
詩詞正文
“ | <一到毗陵心更勞,冷吟閒步擁雲袍。豈緣思妙塵埃少,
自是風清物態高。野色疏黃連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橋。 終須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間好羽毛。 常憶雙溪八詠前,講詩論道接清賢。文欺白鳳真難及, 藥拈紅蕖豈偶然。花濕瑞煙粘玉磬,簾垂幽鳥啄苔錢。 自憐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風二十年。 □雷車雨滴階聲,寂寞焚香獨閉扃。錦繡文章無路達, 袴襦歌詠隔牆聽。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禪靈。 > |
” |
—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詩詞名句網> |
作者簡介
貫休[3](823~912年),僧,本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谿市游埠鎮仰天田)人,[4]唐末五代著名畫僧。唐亡後於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貫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傳《法華經》、《大乘起信論》,"皆精奧義,講訓且勤",為郡太守王慥所欽重。王慥離職後,新任太守蔣瓌開洗懺戒壇,也請貫休為監壇。又叫僧貫休。
貫休一生詞作頗多,內江聖水寺的智海法師在他的佛教網站上整理收錄了500多首作品(卷八百二十六至卷八百三十八)。
貫休之世,天下已亂,但詩人並不因此對國家前途喪失信心,他希望有賢臣良將出來重振朝綱。如他的《陽春曲》:"為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今。為手須似朱雲輩,折檻英風至今在。
代表作是關於十六羅漢畫像的藝術風貌和進呈經過,《益州名畫錄》記載:畫羅漢十六幀,龐眉大目者,朵頤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盡其態。或問之,雲:"休(貫休自稱)自夢中所睹爾"。又畫釋迦十弟子,亦如此類,人皆異之。頗為門弟子所寶,當時卿相,皆有歌詩。求其筆,唯可見而不可得也。太平興國(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訪古畫,日給事中程公羽牧蜀,將貫休羅漢十六幀為古畫進呈。[5]
視頻
.
.
參考資料
- ↑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 詩詞文句網
- ↑ 畫僧貫休的《行路難》,說盡人間事兒! 終南山書院;發布時間;2021-03-12 16:20
- ↑ 《貫休簡介》 古詩文網
- ↑ 蘭溪13位牛人入選金華名人雕塑園 蘭溪歷史;發布時間;2016-07-19 11:04:12
- ↑ 五代 貫休 十六羅漢圖 終南山書院;發布時間;2018-12-19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