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鄧城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西北6公里的罩口川、趙家橋、鏖戰崗、余崗到團山鋪一帶,乃關羽水淹七軍之古戰場。當年關羽水淹曹操七軍的「五堰二池」水源建築工程至今保留下來,即黃龍堰、白龍堰、黑龍堰、青龍堰和普陀堰及金牛池和蓮花池。留下的名勝古蹟還有關羽擂鼓台、馬棚、磨刀石等,以及在古戰場出土的箭鏃、和銅製「扎馬刺」等。

目錄

沿革

始建於殷商時期,為鄧國之首都。秦朝時設鄧城縣,唐朝時改鄧城縣為安養縣。古城遺址至今保存完善,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遺留古蹟豐富,出土文物達3000多件,其中又以上府簠、鄧公乘鼎和吳王夫差劍最為珍貴。

鄧城介紹

古鄧城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高新區團山鎮鄧城村,是西周至春秋早期古鄧國都城,楚、秦、漢鄧縣治所,三國南北朝時期鄧城縣縣城。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古鄧城距今有近3000年的建城歷史,是襄陽城市的源頭。它在西周至西漢早期一直是襄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襄陽縣設立後的西漢早期至東漢時期則仍然是漢水北岸的中心,東漢特別是晚期以後,其地位逐步為南部不遠的樊城所取代,三國時已失去其往日的輝煌,處於衰敗時期。

儘管歷史文獻對鄧城的記載不多,但仍可看出三國時期的鄧城依然有一座城池。《晉書》卷七十四載:「慕容垂、毛當寇鄧城」,這間接證明了鄧城到東晉時期依然存在的事實。這座城就是現在殘存的鄧城城址。

該城址基本保存完好,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長800~825米,東西寬600~675米,城牆殘高3~6米,東南角最高。四面城牆中部開門,今可見四個缺口。城外護城河寬20~40米,深1~4米,現淤積較為嚴重,部分河段已被回填。城垣內及城內外地表暴露遺物十分豐富,從其特徵分析,這座城的最晚維修時間就在南北朝時期,之後不久很可能就廢棄了。

城址外圍三國時期的遺蹟相對於兩周、秦、漢而言減少較多,這一方面證明了鄧城此時地位的下降,不過少量規模較大墓葬的存在又說明了古鄧城的城市基礎依然相對較好。

本時期相對集中的墓地有三個:一是城址北側的「九冢」墓群,原有封土堆9個,後遭到破壞,時代為東漢晚期到三國時期,其中已發掘的M1(賈莊大冢)為通長12米左右的大型多室墓,由甬道、前室、後室、耳室等幾部分組成。前有較長的墓道,隨葬器物雖因嚴重破壞而幾乎全為殘片,但仍可看出其種類和數量豐富。該墓遭到過嚴重盜擾。據介紹,墓冢上原有較大封土堆,底徑約50餘米,上世紀70年代被推平;現仍殘存的1座墓葬封土堆底徑約50米,殘高7米左右,也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墓葬。二是西北側的張營墓地,發現漢、唐墓葬40餘座,其中有1座前室和雙後室組成的中型多室磚墓,墓室長約8米,隨葬器物有較多的陶器,時代約為東漢晚期。三是南約1公里的賈巷墓地,發現東漢晚期至西晉時期10餘座大、中型磚室墓葬,面積在10~100平方米之間,最大者為M8,為「H」形雙路多室墓,墓壙南北通長11.12米、東西通寬10.48米。南、北路各由甬道、前堂、後室、耳室組成,並在前部甬道間再以甬道連通。除前堂為四隅券進式穹窿頂外,其餘均為券頂。南、北前堂及後室的填土中見零星的人骨殘骸。隨葬品置於北前堂及甬道,因被盜嚴重而僅存少量,有銅鏡「五銖」錢陶碗、盤口壺、碟、、倉、、鎮墓獸、、樓等,時代約為三國時期[2]

鄧城內外地下歷史遺存十分豐富。相傳城內偶有銅鏃、金粒可拾,城內有時殺雞還可取出金粒,故有「鄧城不賣活雞」之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