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那一天,童年结束了(丐丏)

那一天,童年结束了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那一天,童年结束了》中国当代作家丐丏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那一天,童年结束了

周国平先生说:“我们的童年是在我们明白自己必将死去的那一天结束的。”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我想谁也说不清楚。发现并明白死亡应该是有过程的、逐渐的,不会是一个容易察觉的突变猛醒。周国平先生应该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一天”具体是哪年哪月哪日,反正童年是结束了。究竟是哪一天也许说不清楚,能说清楚的是,那一定是一个夜晚——这样深刻的“明白”不可能在一个白天特别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的白天完成。

我就是在某一天夜里于祖屋温热的土炕上第一次想到死亡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的童年就那样结束了!?当时几岁,记不得了,最多15岁零9个月,因为那之后我就离开故乡、离开父母、离开土炕了。按照一般将0-6岁视为童年时期的划分,结合前引周国平先生所说,我的童年十有八九是结束得迟了些,可能延伸至少年了——一般将7-17岁视为少年时期;也就是说,同龄人已经少年了,我可能还童年呢!如果不顺延,那么我的少年时期可能就短了些——不到16岁就开始“独在异乡为异客”,不迅速、提前结束少年时期也不行啊!根本没可能顺延。

——当时爷爷是睡在炕头的,这不用挖掘记忆,因为爷爷是在我去乡一年后去世的,而炕头是爷爷的专属区,白天爷爷的被褥也一直卷在那里,并不叠起来。我能想到死时,估计爷爷已经想过至少两三万次了,父母可能至少也想过一万几千次了。东屋西屋,南炕北炕,爷爷父母姐弟妹,天黑无事早早睡,谁也不知道谁睡前都想了些什么。

夜深人静的时候,周国平先生一定没少胡思乱想——不止死亡;我肯定是胡思乱想了,虽然水准没周先生那么高。夜深而胡思乱想特别是想到死的人一定不止周我。

江苏卫视某期“非诚勿扰”节目中,36岁的特邀嘉宾乐嘉说他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思考“在世最后一天”的问题了,并且“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每天都周而复始地往返这些念头”。之前,现场一位已30岁的男嘉宾向待选女嘉宾发问:“如果你知道明天将是你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天,你会怎样安排今天?”这引起了乐嘉的极大兴趣。能唐突地提出这样与当下情景极不相宜的怪问题,说明这位男嘉宾一直也在思考死亡——他的童年应该也早已科学地结束了。不记得待选女嘉宾们都是怎样回答这个涉死问题的了。

苹果的乔布斯在他少年时期(如上之一般划分)的最后一年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去度过,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于是以为激励,开始正确地对待每一天。他曾说:“‘记住你的生命随时可能结束’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的最后一天不随时也是有点儿随意地提前到来了,时年仅56岁!就对死亡的觉悟而言,乔布斯是有点儿晚熟了;就死亡的降临而言,乔布斯是有点儿“英年早逝”了——天妒恢恢啊!

余德慧等著《生死学十四讲》中载:“根据统计,10岁以下的小孩子大概15%的人有死亡恐惧症,15岁以下的大概7%的人有,25岁到30岁有死亡恐惧症的几乎为零。”何显明等著《飘向天国的驼铃——死亡学精华》中载:“(60-94岁的老人)49%的人每天至少有一次想到死……”看来,死之想的曲线呈U型,这应该是科学而切实的。

如果不考虑人口密度的变化、差异以及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正常的以及一般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事件的发生频率应该是差不多的,而人往往是在中老年以后感觉死亡事件特别多,原因或在于,这个年龄段更讲也更须担当,需要主动或被动地介入有关死亡事件;同时或之后,便会经历经验使然地、下意识地做由人及己、由现在及将来的反思。年轻人一般不会过多过深参与这类事件的处理,他们正处在一个恰当的与死亡的年龄距离,对死亡不会那么敏感。

回头再看周国平先生所说,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逻辑一下:如果永远不“明白”,人是不就可以永远生活在童年中了?而一旦“明白”了,人就不可能再回归“混沌”,也就“没消停日子过了”?——始终混沌的人是幸福而幸运的。[1]

作者简介

丐丏,男,本名张新春,辽宁新民人,1963年11月生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