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通讯业
邮电通信业包括邮政、电信及与邮政、电信相关的业务。 新中国建国60年来,我国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相对较慢。全国局用交换机容量由1949年的31万门发展到1978年的40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21.8万户升至1978年的192.5万户。但在改革开放后,邮电通信业实现超速发展,2008年全国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0863万门,比1949年增长1631倍。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036万户,比1949年增长1560倍。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由1988年的0.3万户增加到2008年末的64125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1.5亿户。电话网络规模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9.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0890万个。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近3亿人,居世界第二位,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的34.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650亿元,增长930倍。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8.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邮电通信业经过60年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邮电通信业优先发展,邮电通信业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均有了质的飞跃。到2008年底,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邮政网络;电话网络规模跃升世界第一,电话用户数达到9.8亿户,跃居全球之首,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60年来,邮电通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变为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邮电通信业投资规模不断加大
建国初期,我国通信设备、通信方式和通信手段十分落后,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加大邮电通信业投资力度,从1950年的4024万元年投资额扩大到2008年的3128.0亿元,年均增长16.7%,其中近30年年均增长24.7%。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使我国邮电通信业得以快速发展。建国60年来,我国邮电通信业的投资建设经过三个阶段:
1949―1978年,邮电通信业起步发展、探索中前进。虽然有“左”的影响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但邮电通信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工作,在增强综合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供邮电业务和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使邮电通信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发展。1950年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4024万元,1978年增加到41382万元,增长9.3倍。
1979―1998年,邮电通信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邮电通信网络规模小,技术层次低,通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而此时世界通信技术已开始步入数字时代。1978年底,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局面。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投资的重点要用在电、煤、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上;1980年3月,邓小平同志又就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发表谈话,认为把交通和通信放在重要位置,这确实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优先发展、加快发展通信战略的提出,为邮电通信业的腾飞奠定了思想基础,“六五”期间,国家为发展通信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和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在这20年里,邮电通信业投资规模逐年加大,由1978年的4.1亿元扩大到1998年的1771.7亿元,年均增长35.4%;其中1988-1998年以年均47.4%的增幅高速增长;在1998年邮电投资总额中,电信业占90.8%。
1999―2008年,邮电通信业投资建设持续迈进。这十年,我国邮电通信业投资规模继续加大,从1999年的1708.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128.0亿元,但增幅放缓,年均增幅为5.8%;其中2000年及以后投资规模基本稳定在2000――3000亿元之间。电信业自2002年以来,伴随大规模网络建设的基本完成,投资规模趋于稳定。表明电信业已走过规模扩张阶段,行业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趋于减弱。[1]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将带动邮电通信业的平稳快速发展。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在120点左右的高位运行,但景气增幅可能会小于2003年20点的幅度。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下,2004年通信业务种类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
近年来,邮政业的发展低于邮电通信业发展的平均水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邮政业将拓宽其业务经营的范围,进行新业务的开发。电信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04年,不同运营商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将会有突破性进展,中国电信业新格局即将形成,电信运营商将进入实质性竞争阶段,同时也将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来源:广州日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