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邵文達(shaowenda)美術教師

邵文達
美術教師
出生 1968-10-27
國籍 中國
職業 美術教師

邵文達[1]男,1968-10-27出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學、油畫),就職於福建省廈門市青少年宮任美術教師。

目錄

基本信息

姓名[2] 邵文達 性別
出生年月 1968-10-27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學、油畫)
工作單位 福建省廈門市青少年宮 現任職務 美術教師
創作方向 油畫 漆畫 現居 福建廈門

個人經歷

1984年,廈門市同安第六中學學生高中;

1988年,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學、油畫)專業學生本科;

2006年,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學、油畫)專業學生研究生;

1992年,廈門市青少年宮美術教學。

參展作品

2008年,油畫《綠絲帶》茶馬古道 紅土高原情「第五界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油畫 油畫作品展」 入選;

2011年,漆畫《寒曉》2011~中國(廈門)漆畫展 優秀;

2015年,水彩,粉畫《和》第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入選。

簡介

[3]廈門畫家邵文達:停筆10年再出發,將創作更多「閩南風情」

邵文達,男,1992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美術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6月畢業於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美術學油畫專業研究生,文學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油畫學會會員。現任職於廈門市青少年宮,高級美術教師。

廈門畫家邵文達既是一名美術教育者,又是一名專業的畫者。他還被譽為藝壇的「多面手」,書法、油畫、水彩、漆畫等,樣樣擅長。目前,邵文達正在籌備「寫生閩南」展覽,並着手創作系列本地特色作品。他希望,將更多「閩南風情」推薦給觀眾。

早年經歷

邵文達是廈門人,出生於1968年。談及與書畫藝術的結緣,他說,這或許得益於家族的影響。「小時候,二伯父、大哥都喜歡寫書法,二伯父還經常免費幫人寫對聯,我耳濡目染,就跟着喜歡上了。」邵文達說。

後來,上了初中,因為偏科比較厲害,當時的班主任就讓他參加美術班,希望將來能有其他出路。到了高中,邵文達便跟着幾位書畫名師學習,除了書法,還有中國畫、素描、色彩等,都積累了一定的創作基礎。

高三時,邵文達經常花上兩三個小時,帶着自己的習作,從同安騎自行車到集美,去請教著名水彩畫藝術家張厚進老師。經過名家的指點,他的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後來,參加廈大藝考時,邵文達的專業分考出了92份(滿分100分)的好成績,成功考入廈門大學美術系,學習專業的油畫創作。

心愿

邵文達說,他一直有一個「藝術夢」想成為一名專業的藝術家。不過,要圓這樣的夢卻並不容易。1992年,邵文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來到廈門市青少年宮,負責校外美術教育工作。他在本職工作方面做得風生水起,培養了3000多名學生,有的還考上了中央美院、中國美院等專業院校。

但是,繁忙的工作與家庭,卻讓他暫時停筆近10年。這成為他的遺憾。

「那時,每當忙碌的空隙,我總是經常想起曾經的理想,覺得不能繼續放棄熱愛的專業了。」邵文達說,2002年,他終於得以在工作之餘,重拾畫筆。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他又於兩年後考入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研究生,師從知名油畫名家、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張立平教授,進一步學習油畫創作。

如今的邵文達,依然在廈門市青少年宮工作,負責教學、管理等工作。但他將業餘時間全部給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下班後,他經常在自己的辦公室,畫到7、8點鐘才回家。

邵文達也喜歡寫生。他經常開着吉普車,約幾個好友一起下鄉寫生,光是雲水謠,就去了十多次。同時,他也在策劃「寫生閩南」作品展,希望將這些寫生的作品,進行一次集中的展示。

目前,正在構思以閩南風土人情為主的系列人物油畫創作,以及「曲水流觴」書法雅集人物畫創作。接下來,邵文達計劃繼續創作鼓浪嶼、軍營村等具有歷史、本土特色題材的作品,將閩南人情、風物等呈現給更多觀眾。

成績

邵文達曾於2013年創作了水彩畫作品《和》,表現的是56個民族大團結的主題。「為了畫好這件作品,我前後準備了兩三個月,可謂煞費苦心。」邵文達說,最終,《和》成功入選第六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並於2015年9月至10月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此外,他在漆畫方面也頗有成績。他曾創作過一幅漆畫《曉寒》,入選2011中國(廈門)漆畫展並獲優秀作品獎。

社會評價

很多了解邵文達的人都說,在藝術創作上,他是個「多面手」,油畫、水彩、漆畫、書法等,樣樣都會。邵文達的油畫,主要以風景畫為主,兼帶人物。他的油畫作品《綠絲帶》,入選第五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邵文達作品賞析

參考資料

  1. 邵文達檔案,中國畫家網,2019-07-10引用
  2. 邵文達檔案 ,中國畫家網
  3. 廈門畫家邵文達:停筆10年再出發,將創作更多「閩南風情」,搜狐網,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