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的梦(四)(施训洋)
作品欣赏
郑东的梦(四)
七年级升八年级时,学校换了校长,同时,也新来了许多老师。新校长的工作作风可谓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抓教风、学风,据说有老师与他捶桌子、摔杯子,但亲见有调皮学生与他对着干,但校长的威风盖过一切,终是让校风、学风突变。
郑东的各科老师都换了,他们有的刚从大学分配而来,有的是远近闻名的名师。特别是班主任兼英语老师,让他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英语,更让他理解了怎样学英语。从音标都不识到通篇英语课文会背会写,这固然有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老师的指点,英语老师的课让人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学生发现英语其实很简单。
语文老师更不会每节都听写,相反,他总是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段落大意。鲁迅的《一件小事》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变色龙》印象深刻,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引人入胜。
政治老师对四大名著及《隋唐演义》颇有一番研究,尤其是对其中的人物更是分析的惟妙惟肖。至今回味起来,还是很有一番滋味的。各科老师的教学都别有风格,郑东的成绩也一跃而起,始终保持着班级数一数二的位置。最让他开心的是学校表彰各班级前三名,他拿到一张金灿灿的奖状和十元钱奖金。父亲将这张奖状用相框框着挂在中堂画的边上,以示荣耀。
学校两面相对而立的黑板,每期更新光荣榜,都有郑东的大名,他的学习劲头更足了。由于数学老师的频繁更迭,他的数学相对较软,以至于考试成绩都受到了老师的怀疑,令他很是苦恼,现在想来那时数学老师出的题目太难了,一个班级仅有少数几个人及格。
勤奋是不变的主题,向上是一种追求,当有才华的老师成了坚定的理想
时间很快,初三下学期的中考预选,郑东毫无悬念。很快的就要中考了,班主任老师和校长逐一找成绩优秀的学生谈话。他毫不犹豫地说要考师范,将来当老师。尽管如此,并没有人给予足够的指导,最终志愿没填定向师范,这为后来带来了一笔负担。
转眼,到了中考的日子,要进城考试,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而言更多地是对县城的好奇。学校用拉煤的大货车将他们这帮毛头小子送去迎考,那货车还是头一次坐:好长、好高。
中考的几天,特别地热,大家又住在卫校的学生宿舍里,条件不是很好。天热得让人受不了,有同学受不了,竟然病倒了,吊完水就去考场。也不知道是热得难以入睡,还是兴奋,郑东他们晚上都在操场上乘凉聊天。
校长和老师们买了副对讲机,他们在试讲,大家都很好奇。郑东觉得老师太有本事了,什么都会。
等待结果的日子里,他又如儿时一样,每天仅穿着个裤衩待在池塘里。中考成绩公布了:466分,加市级优干5分,计471分,与中专分数线472分仅差一分。由于没填定向师范,最终填了委培师范。以后的日子里,父母既开心又犯愁,开心地是家里出了个“吃皇粮”的,犯愁地是委培师范要多很大一笔钱。母亲四处借钱,好在父母一向人缘好,有的亲朋主动送来四百、五百。
通知书下来了,正如父母所料,费用比定向多了4500元,这也是日后郑东心中抹不去的心结,很长时间难以释怀。因为,这一笔本可省下的“巨资”,让本不富裕的家庭再添包袱。好在,两个姐姐打工贴补家用,加上粮价上涨,很快还上了这笔“欠帐”。
正如父母所言:“小东,你考上了,要感谢很多人,首先是辛勤培育你的老师,其次是你的两个姐姐,还有借钱给你上学的亲朋。”的确,该感谢的人是不会忘记的!
九月,带着所有的期望,在父亲和姐夫的陪同下跨进了师范学校大门。从此,与三尺讲台更进了一步。
师范学校坐落在邻县的县城,每天上、下午各有一班车到达,交通极为不便。
全班一共43人,但在年龄上却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同学明显很成熟。刚来时,郑东还很节约,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半个月的军训让每个人既新奇又疲惫,但却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起床后叠被子,打饭自觉排队。
学校并不是很大,一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艺术楼、一栋行政楼,外加三栋宿舍楼和一个大礼堂,还有一些低矮的砖墙瓦屋是老师们的宿舍。虽然比不上大学,但对于农村孩子而言,也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今天去这里看看,明天去那里转转。
学校学生并不是太多,大概也就500人左右,但有学生痞得很,“打饭插队,走路横冲直撞”。胆小怕事的他最怕遇见这样的人。
学习,对于大多数师范生而言已不再重要。找女朋友,喝酒,看录像。但女生明显是稀缺的,有时想也白想。
时间很快,国庆节到了,放假回校在外吃面条时遇到同届不同班的一名女生。郑东便与同学们谈论起那女生,有同学怂恿他写信,更有热心同学很快打听到了这女生的班级及姓名。他写了一封不知算不算情书的信,递了出去。每次遇见那女生,大伙都起哄,弄得对方很不好意思。
一次,有几个高年级的学长将郑东喊了出去,这可吓坏了他,果不其然,正是那女生的老乡。好在,对方只是警告,而没有什么恶意。第二天,那女生找到他,明确告诉他不要再写信:“我的男朋友不可能是你。”
那个年代流行交笔友,郑东也特别爱看《辽宁青年》,偶尔地也写写小诗,但终究是没有成就。倒是交了几个笔友,信封和邮票都花了不少钱。
他早已忘了该做什么,成天跟几个要好的同学玩这玩那。
作者简介
施训洋,庐江县庐城镇罗埠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