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創新街小學
鄭州市創新街小學全稱鄭州市管城區創新街小學,始建於1928年,其前身為河南省省立第十三小學。1969年易名為鄭州市創新街小學至今。1999年易址重建,2003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位於管城回族區紫荊山路與書院街交叉口的商城遺址前。
目錄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12998.7平方米,建築面積9136.4平方米,共計投資3300萬元。採用古今結合、中西合璧的建築手法,整個校園莊重渾厚而又不失清新典雅。校園布局合理,教學設施齊全,是一所融花園、校園、學園、樂園於一體的現代化小學。學校擁有高標準的教學大樓和辦公樓、現代化的綜合樓、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規範的塑膠運動場,圖書室、閱覽室、微機室、實驗室、舞蹈排練廳設施齊全,較好地滿足了師生學習、生活的要求。學校現有教學班40個,在校生3512名,專職教師110名,專業合格率100%。教師隊伍素質精良、穩定和諧。1978年學校被命名為鄭州市重點小學,1998年又被列入河南省名校,2013年中國最好小學第199名。
學校特色
長期以來,創新街小學形成了「團結、勤奮、博學、求真」的校風,「嚴謹、求實、敬業、奉獻」的校風,「勤奮、好學、誠實、向上」的學風。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1],培養創新精神,重視實踐能力。努力實現教學管理科學化、教學過程規範化、教學手段現代化,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果,達到了學生有特長、教師有特點、學校有特色。
學校評價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創新街小學始建於1928年,近百年的辦學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伴隨着社會的變遷,經歷了風風雨雨,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
近幾年,學校在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堅持「立精品意識、辦規範學校、新教育理念、育創新人才。」以教師、學生和學校和諧發展為主線,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促進學校的自主發展,形成了「團結、勤奮、博學、創新」的校風,書寫了詩意燦爛的教育新篇章。
現在的學校總占地面積12998.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136.4平方米,共投資7000餘萬元。學校根據背臨商代遺址所特有的文化氛圍,建築設計採用古今結合、中西合璧的建築手法。紅色的琉璃瓦屋頂,銀色的牆磚,顯得恢弘莊重而不失別致典雅,再加上二樓的連廊將錯落有致、功能清楚的教學樓和辦公樓連接在一起,使整個建築群和諧統一。現代化的綜合階梯教室一樓可容納近400名師生做大型的公開課;二樓是舞蹈排練廳。綜合樓,設計得凝重大方,內部設有名師工作室、標準化校醫室、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微機室、會議室、實驗室。規範化的塑膠運動場則為學生們提供了先進舒適的活動場所。綠化設計遵循立體種植的原則,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漫步在校園裡,會使你感覺到幽靜、舒適。牆上掛着的一幅幅木製字匾的名人警句,連廊上的「知、禮、善」,廊柱上精心雕刻的配畫古詩,隨處可見的溫馨提示語,營造了濃重清新的文化空間,體現了學校用心良苦的育人環境。
學校現有教學班43個,在校生3200多名,專職教師106名,其中小學高級教師54人,教師平均年齡36.4歲,大專以上學歷達97.8%。有省、市、區級教師19名。
科研興校,科研興教,科研興師,以質量求生存,以品質求發展是學校的主要特色。學校已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圍,教研有主題、有計劃、有記錄、有分析、有總結,使教師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為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校相繼開展了名師「培優工程」、師徒結對「青藍工程」,還專門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科研小組,積極承擔了全國、省、市級重點課題,每年都有大批教師的成果、論文在各級評比中獲獎或在刊物上發表。有的教師出版了學術專着,有的教師參編了各種教材,2006年學校出版發行了《棲居智慧課堂》、《創新教育探索》系列叢書。
學校少先隊工作始終緊扣時代脈搏,以「愛國主義教育[2]為主線」,以「行為養成教育為基礎」,以科學的方法和生動的教育活動吸引少先隊員,活動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近年來學校開展的「紅領巾快樂廣場、趣味運動會、快樂課間」等活動,深受學生及家長的好評,對全面提高學生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校貌
天道酬勤,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先後被相關部門授予全國中小學創造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級課題實驗先進學校、全國紅旗大隊、河南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河南省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河南省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小學德育實驗基地、河南省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實驗基地、鄭州市調節教學重點實驗學校、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鄭州市教育局首批「辦學管理規範化學校」、鄭州市校園網示範學校、鄭州市紅領巾示範標兵學校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狀、鄭州市五一巾幗獎等榮譽稱號,贏得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和認可。
視頻
鄭州市創新街小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素質教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徵是什麼?,搜狐,2020-10-30
- ↑ 突出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 ,搜狐,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