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
鄆城縣,隸屬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菏澤市東北部,地處黃河下游,居於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之間[1] ,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鄆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雨雪稀少。截至2018年,鄆城縣轄16個鎮、2個鄉、4個街道。縣政府駐地唐塔街道。截至2018年底,全縣戶籍總人口1282554人。
隋開皇十年(590年)於萬安縣置鄆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萬安縣為鄆城縣,而鄆之名復見於世。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鄆城抗日縣政府。2010年,撤銷鄆城鎮,設立鄆州、唐塔街道。縣政府駐鄆州街道,今遷唐塔街道盤溝路30號。
鄆城縣有京九鐵路縱貫全境,設有兩個客貨站;日東高速、濟菏高速、德商高速在城境內交匯。鄆城縣知名人物有宋江、晁蓋、彭麗媛。鄆城縣是水滸故事的發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水滸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被評為山東省首批旅遊強縣,榮膺「中國好漢之鄉」稱號。鄆城縣是聞名全國的「戲曲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古箏之鄉」。2019年3月,鄆城縣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19年,鄆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0億元,同比增長5%。
2020年5月,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中文名: 鄆城縣
外文名: Yuncheng County
別 名: 鄆州
所屬地區: 中國山東省菏澤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西南部
面 積: 1643平方公里(2010年)
下轄地區: 18個鎮、2個鄉、2個街道
政府駐地: 唐塔街道
著名景點: 水滸文化城、肖堌堆古文化遺址、唐塔公園、黃泥崗遺址
目錄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鄆城縣礦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635.30毫米,降水量10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徑流深64.80毫米,地表水資源量為1.02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地下水綜合補給量為2.60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1.82億立方米,綜合補給模數與可利用模數分別為19.10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和13.40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全縣水資源量為3.5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資源量360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占有水資源總量的14%;全縣畝均占有水資源量227立方米,為全國畝均占有量的12%。客水資源黃河流經鄆城西北部,長34公里,為重要客水資源。2003年後,從黃河引黃水量逐年減少。地下水全縣淡水面積1357.5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6.30%;微成水面積215.5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70%,主要分布在陳坡鄉、玉皇廟鎮、程屯鎮等鄉鎮。
礦產資源
鄆城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煤成(層)氣、石油、天然氣、地熱、磚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地下水、礦泉水等10餘種。鄆城煤田為華東地區最後一塊整裝煤田一巨野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478.15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30.81億噸,可采儲量8.37億噸其中地質儲量占巨野煤田探明儲量的55.30%。主要煤種為氣煤、肥煤三分之一焦煤,局部有天然焦,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值、高揮發分,屬典型的「三低兩高」煤種,為優質動力用煤和煉焦配煤。全縣境內有4對礦井,自南至北分別為趙樓煤礦、郭屯煤礦、彭莊煤礦、鄆城煤礦,其中,趙樓煤礦井田面積143.36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0.75億噸,可采儲量2.54億噸,煤種以三分之一焦煤、氣煤、氣肥煤為主局部有天然焦;郭屯煤礦井田面積69.32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7.83億噸,可采儲量1.76億噸,煤種以氣媒、氣肥煤為主;彭莊煤礦井田面積67.19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47億噸,可采儲量0.32億噸,煤種以氣媒、氣肥煤為主;鄆城煤礦井田面積198.28平方公里,探明地質儲量10.76億噸,可采儲量3.75億噸,煤種以三分之一焦煤、氣煤為主,另有天然焦類資源儲量4.28億噸,可采儲量1.72億噸。
植物資源
鄆城縣全縣境內能夠在野外白然越冬且能夠通過播種、杆插、埋根、嫁接等方式繁殖後代的林木(包括喬木、灌本及術質藤本)有44科73屬111種。作為用材樹栽培較廣泛的有:中林46楊、1-107楊、l-69楊、中薄1號楊、L35楊、中菏2號楊、沙蘭楊、1-214楊等歐美雜交楊品種和泡桐、毛白楊、旱柳、白榆、刺槐臭椅、苦襪等。作為果樹或其它經濟樹栽培的有蘋果(新紅星、煙富3、煙富10、日本紅富士、金帥、紅將軍、華碩、中秋王等優良品種)、梨(紅梨、紅香酥、紅皮梨、黃金梨、圓黃梨、錦玉梨、晚秋黃梨等)、桃(迎箱紅、秋形、黃桃永蓮7號蜜桃等)、杏、李子葡萄、棗、柿以及桑、杞柳、紫穗槐、白蠟、花椒等。作為風景觀賞樹栽培的有雪松、蜀松、月季、槐、龍爪槐、合歡、垂柳、大葉女貞、法桐、紫薇、紫葉李、木槿、龍柏、銀杏、木瓜、大葉黃楊、欒樹等。
土地資源
2018年鄆城縣全縣土地總面積1633.2311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131099.54公頃(耕地面積113507.89公頃,基本農田98501.87公頃),建設用地28884.7公頃,未利用土地3338.87公頃,人均耕地0.09公頃。
人口
截至2018年底,全縣戶籍總人口1282554人。其中,女性人口608813人。2018年全縣合法生育率為76.7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0.94,人口出生率為10.92‰,自然增長率為5.67‰,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強化了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鄆城縣轄16個鎮、2個鄉、4個街道,分別是黃安鎮、武安鎮、楊莊集鎮、張營鎮街道、黃泥岡鎮、丁里長鎮街道、郭屯鎮、隨官屯鎮、南趙樓鎮、唐廟鎮、玉皇廟鎮、潘渡鎮、候咽集鎮、程屯鎮、雙橋鎮、李集鎮、張魯集鎮、黃集鎮、陳坡鄉、水堡鄉、鄆州街道、唐塔街道。縣政府駐地唐塔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鄆城縣位於山東西南部,是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屬華北平原。地處範圍為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東臨濟寧市的梁山縣和嘉祥縣,南與巨野縣、牡丹區相連,西與鄄城縣為鄰,北隔黃河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相望。全境南北最長約44.39公里,東西最寬約35.71公里,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鄆城縣大地構造屬中朝陸台山東台背斜的西南邊緣凹陷帶,處於「魯西斷塊」中的「魯西南塊陷」上,地表全為新生界覆蓋,沒有基岩出露。地貌由於受地下岩層構造和地上黃河等內外營力作用的控制和影響,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沒有山丘,全境屬黃河沖積平原。西南與東北高差9米,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海拔在38.5—47.5米之間,地貌類型主要有緩平坡地帶、淺平窪地帶、河槽地帶、河灘高地地帶四種。
氣候
鄆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雨雪稀少。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479.7小時,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61.9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為168.3小時。光照年平均總輻射量為122.744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13.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1.8℃,7月份最高,平均為27.4℃。全縣地面溫度年平均為15.6℃,年平均氣壓為1011.0毫巴。全年以北風為主,南風次之,歷年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平均年降水量為694.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數為7.1天,最大積雪深度150毫米。累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9%,蒸發量年平均為1860.4毫米,6月份最大,為330.0毫米,1月份僅50.2毫米。
經濟
綜述
2018年,鄆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07.50億元,是全市首個突破400億大關的縣區,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0.5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15.7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51.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9%、7.6%和10.8%。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0.0:52.9:37.1,與上年10.6:52.9:36.5相比,第一產業占比下降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持平,第三產業占比提高0.6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36597元。
2018年,鄆城縣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7.43億元,比上年增長7.8%。第一產業投資1.06億元;第二產業投資52.14億元,同比增長38.7%,其中工業投資52.14億元,同比增長38.7%;第三產業投資54.23億元,同比減少19.7%。2018年,鄆城縣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全縣一二三產業投資占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0.99:48.53:50.48,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2018年,鄆城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03370萬元,比上年增長27.0%。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64260萬元,增長32.3%;地方財政支出594229萬元,比上年增長2.9%,地方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2206萬元,比上年增長14.1%;教育支出133946萬元,比上年降低5.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2985萬元,比上年增長3.9%;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50109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71590萬元。
2018年,鄆城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90.4億元,較年初增長45.7億元,增速10.3%,其中,住戶存款餘額412.9億元,較年初增長48.1億元,增速13.2%。存款餘額、住戶存款餘額繼續保持全市8縣(區)第1位。各項貸款餘額206.2億元,較年初新增16.2億元,同比多增10.7億元,增速8.5%,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住戶貸款餘額87.4億元,較年初新增20.2億元,增速30%。貸款餘額列全市8縣(區)第3位,新增額列第3位,住戶貸款新增額列第1位。
2019年,預計鄆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0億元,增長5%。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2億元、增長6.2%,列全省137個縣(市、區)第51位,較2018年前進9個位次。
第一產業
2018年,鄆城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9.20萬畝,比上年減少3.26萬畝;糧食平均畝產846.02斤,比上年減產50.38斤;糧食總產達到21.08億斤,糧食總產位列全市第2名,連續八年突破20億斤大關並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8年,鄆城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69.7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可比增長3.2%;林牧漁業實現產值26.17億元,占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7.51%。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42.12億元,可比增長3.1%。
2018年,鄆城縣造林面積1.2萬畝,年末實有林業用地面積25.9萬畝,年末林木蓄積量148萬立方米。
2018年,鄆城縣水產養殖面積:3.4萬畝,水產品產量:1.3萬噸。
2018年,鄆城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9.08萬千瓦,其中:農產品初加工機械總動力9.41萬千瓦,畜牧機械總動力0.23萬千瓦。擁有農用拖拉機1.11萬台。機耕面積186.18萬畝,機播面積255.41萬畝,機電灌溉面積271.41萬畝,機收面積249.07萬畝。農用化肥(折純)使用量5.34萬噸,地膜覆蓋面積36.67萬畝。
第二產業
2018年,鄆城縣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7家,比上年新增37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3.19億元,同比增長15.4%。全年工業總產值509.72億元,同比增長8.8%。
2018年,鄆城縣供電量完成42.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6%;工業用電量32.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1%。
第三產業
2018年,鄆城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15295萬元,比上年上升5.2%。從房屋建設用途看,住宅投資完成247338萬元,同比下降5.8%,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78.4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完成44018萬元,同比增加6764萬元,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13.96%。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354.9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0.8%;房屋竣工面積65.7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8.0%。
2018年,鄆城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7%。消費品市場中城鎮實現零售額183.57億元,增長10.6%;鄉村實現零售額37.49億元,增長10.7%。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實現167.19億元,增長10.7%;餐飲收入23.65億元,增長10.7%。
2018年,鄆城縣完成進出口55455萬元,增長16.4%;其中:出口49407萬元,增長14.6%,進口6048萬元,增長33.6%。實際利用外資35萬美元。
2018年完成郵政業務收入11556萬元,增長17.73%。年末移動用戶到達89.95萬戶,寬帶用戶到達23.36萬戶,固話有效用戶2.58萬戶。
2018年,鄆城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50萬人次,同比增長17.5%,實現旅遊消費總額25億元,同比增長17.9%。
交通運輸
2018年,鄆城縣境內公路通車裡程312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6公里,國道46.19公里,省道111.14公里,縣道266.97公里,鄉道442.58公里,村道2255.27公里。全年完成路網提檔升級工程136.5千米,完成自然村通達工程352.6千米,完成養護大中修57千米,完成窄危橋改造13座,完成省派「村支書」幫扶村公路建設4公里、完成省定貧困村扶貧公路建設10公里。完成鄆城-蘇閣公路改造工程25.2公里,完成李黃路北段改造工程7.1公里。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鄆城縣現有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工程實驗室3家、省級科技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4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家,已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家。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鄆城玻璃研究院儀器設備已安裝調試、驗收完畢,現已進入運行階段;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已達12家,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3.19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值的比重為22.21%,同比增長15.43%;組織申報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9項,獲批18項,獲各類補助資金592萬元;2018年,我縣專利申請量77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6件,實用新型605件,外觀設計72件。發明專利授權量17件,同比增長54.5%。
民生事業
2018年,鄆城縣實現脫貧2528戶、5415人(含死亡和自然減少)。
2018年,鄆城縣棚改計劃共有9個區塊,分別為臨城片區、利民街片區、水滸片區、裕民片區、公明路片區、新月路片區、農機廠片區、高園片區、育才片區,共計16387套,計劃拆遷186萬平方米,已順利完成全年棚改任務。
文化事業
2018年,我縣已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690個,農家書屋690個,達到了行政村全覆蓋。全年送戲下鄉436場,送電影下鄉12204場。全縣共有國家二級圖書館一個,文化館一個,民間藝術表演團體56個,民間藝術學校3所,群眾業餘演出團體(隊)1200個。截止到2018年底,文物保護單位省級4處、市級16處、縣級48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1項,省級11項、市級40項、縣級108項。廣播電視覆蓋率100%。
教育事業
2018年,鄆城縣有各級各類學校224處,在校生20.21萬人,其中:定點小學177處,在校生12.6萬人;初級中學40處,在校生5.5萬人;普通高中6處,在校生2.1萬人。全縣現有教職工12739人,其中專任教師11900人。
醫療衛生
2018年末,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含衛生室)603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615人,擁有醫療床位6478張,其中執業醫師2255人,註冊護士2469人。
社會保障
2018年,鄆城縣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27萬人,比上年增加2.1%,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29萬人,比上年減少1.19%,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3.36萬人,比上年減少0.36%,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99萬人,比上年增加2.31%,年末領取失業金人數1491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6.09萬人,比上年增加0.43%,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2.52萬人,比上年增加0.82%。征繳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金額總計14.33億元,按時足額支付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待遇12.57億元。城鄉居民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18元,企業退休人員連續增加待遇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727元,機關事業養老保險退休人員人均增加退休待遇179元,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每月1085元。
體育事業
2018年,鄆城縣體育事業發展,共獲得142枚獎牌,其中金牌、銀牌、銅牌分別為30、45、67枚。
歷史文化
水滸文化
鄆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俠義而出名,歷為武林志士雲集之地,俗話說,梁山一百零八將,七十二名出鄆城,作為《水滸傳》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蓋都是鄆城人。宋江是今鄆城縣水堡鄉人,元人雜劇〈坐樓〉詞中,就有「家住水堡在鄆城,姓宋名江字公明」的話,如今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等古蹟猶存。晁蓋家住鄆城縣晁莊,在晁氏家譜中,北宋末年有「晁盍」其人,因晁蓋造了皇帝的反,在續家譜時,把「蓋」字的草頭去掉,寫成「盍」(「蓋」字的繁體字為「蓋」),這叫做砍頭入譜。《水滸傳》中,在黃泥崗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引人入勝,黃泥崗就是現在鄆城的黃堆集,至今村東還有一個大土崗,上有明朝石碑一座。
姓氏文化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春秋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年),濮州陳甫遷鄆境內建村陳,其後裔散居四處建村,原陳莊遂名老陳莊,這是有文字記載的鄆城境內定居最早的姓氏。漢朝丞相張良生前看中了鄆城的風水,死後葬於鄆城西北境,其後裔用其字「子房」建村守墓,成為鄆城境內較早的張姓。據侯咽集鎮孟胡同《孟氏族譜》載:唐朝末年,其始祖孟達從梁山遷居鄆境內的姜莊,後姜姓外徙,孟姓人丁興旺,改村名為孟胡同。可見,姜、孟亦為鄆地較早的姓氏。宋建隆二年(961年),疏通了五丈河(即今宋金河),水運復興,鄆境從河南、江蘇、安徽、河北、山東東部等地遷入晁、吳、殷、蘆、祝、丁、梁、劉、孫、楊、徐、戴、燕、魏、邊、張、施等20餘姓。明朝為開墾荒地,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大批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人遷入鄆城。以及從江蘇、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陸續遷入邢、陳、史、鄭、呂、羅、楊等50餘姓。清朝順治和康熙年間,皇帝鼓勵開荒,外縣、外省人繼續向鄆境遷移。又有多種姓氏陸續遷入鄆城。清咸豐十年(1860年)從山西遷來譚氏,居於鄆城縣南25公里(先南趙樓鄉譚莊村)。1990 年人口普查,鄆城縣姓氏共有266個,姓李、劉、王者最多。
戲曲文化
鄆城縣享有「書山戲海,箏琴之鄉」之稱,山東戲曲界有句俗話「無鄆不成戲」。湧現出了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柳子戲的傳人黃遵憲、李艷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梆子代表性傳人劉桂松、開瑞寶,著名的山東梆子藝術表演家任心才、王愛霞。原山東省柳子劇院院長現山東省呂劇院院長段雨強,青年山東梆子表演藝術家武蘭香、陳鳳英,豫劇十大名旦章蘭等一批當代戲曲界名人。
鄆城是山東棗梆的發源地、全國四大古老劇種之一柳子戲的發祥地,也是魯西南流行最廣的劇種山東梆子、兩夾弦的發祥地。目前歷史最長的山東梆子劇團,鄆城山東梆子劇團也是在這裡。
棗梆在鄆城又稱「本地」,鄆城是棗梆的發源地。
柳子戲在鄆城又名弦子戲,是中國戲曲古老聲腔之一。戲曲史上曾有「東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稱的「東柳」就是山東柳子戲。鄆城縣是當今柳子戲的發祥地。其出演劇目《黃桑店》等獲演出獎,主要演員也分獲演員獎。同年,鄆城縣工農劇社調菏澤為地區柳子劇團。1959年又上調省,成為山東省柳子劇團。
山東梆子在鄆城又稱「梆子戲」「捨命梆子」「大戲」具有很強山東的地域特徵,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劇的突出的特點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後多落在「啊」音上。鄆城是山東梆子發祥地之一。
二十世紀九十九十年代,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於1995年參加了省第五屆藝術節戲曲匯演獲9項獎;1996年排演的現代戲《龍門渡口》(馬家振編劇)獲山東省「五個一」精品工程獎,並在全省地方戲邀請賽上獲12項獎,同時攝製成電視藝術片。」
鄆城還是兩夾弦在魯西南一帶的發祥地和根據地,境內北詞兩夾弦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方風俗
舞龍:又稱「龍舞」,還稱「耍龍燈」,是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也是民間雜耍的項目之一,在鄆城頗為興盛。鄆城舞龍花樣很多,其套路有:「游龍戲水」、「二龍戲珠」、「九節翻肚」、「巨龍叩首」等等。舞龍時奏民族鑼鼓樂《鬧長沙》、《緊校場》等,回龍時則奏舒展明快的《回龍曲》。縣宋江武術院舞龍隊,配有大型龍燈兩條,隊員40餘人。
鬥雞:鄆城鬥雞,俗名咬雞,古稱唆雞。鄆城鬥雞因產於鄆城縣而得名。鬥雞表演,也是鄆城民間一種獨具特色的娛樂活動,其歷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00年,春秋戰國時期《列傳》《春秋左氏傳》中就有鬥雞的記載。鄆城鬥雞活動興盛。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兩次來菏澤,分別拍攝了《鬥雞》和《魯西鬥雞》兩部記錄影片。1990年,鄆城曾派出鬥雞參加了北京龍潭廟會鬥雞邀請賽,以十戰七勝的成績奪魁。
斗羊:鄆城人斗羊歷史悠久,民風喜好,每年都有大規模斗羊活動,周邊縣市都有愛好者參與。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0年,鄆城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處,館藏文物1400多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300餘件。境內有肖堌堆商代古文化遺址、蘇莊漢墓群、五代唐塔、金代名相史惟良墓等。一些與《水滸傳》有關的遺蹟、遺址較多,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智取生辰綱的黃泥崗等古蹟猶存。
主要景點
肖堌堆古文化遺址:肖堌堆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李集鄉大楊集村東約300米處,遺址西距黃河1500米,其主要文化內涵表現為大汶口、龍山、樂石。商、周、漢文化的遺存,是古代人類聚居之地。肖堌堆高8米,曾有明、清建築,如三皇廟、閻羅殿等,現存遺址面積3200平方米,遺址土呈灰黑色,暴露的石器、陶器殘片。
萬人堌堆義軍公墓:萬人堌堆義軍公墓(俗稱萬人堌堆),位於武安鎮飛集村西南500米處,系明天啟二年徐鴻儒起義軍部分將士聚葬處,義軍約七千人,聚屍一處。現存公墓封土直徑約16米,高4米。
黃泥崗遺址:位於鄆城縣城東三十五里黃堆集村。鄆城縣文物管理所保存有一塊黃堆集出土明朝萬曆年間石碑,碑文記載:「詳考在宋徽宗崇寧年間,環梁山者八百里皆水也,堆北距梁山六十里許,為水滸南岸,古稱為黃土崗,即此處也。」一塊鐫有「黃泥崗」字樣巨石,立於村頭路邊,旁邊一塊石碑上詳細記載了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經過。曾出土草泥磚、支紋瓦等文物,經考鑑定屬漢代文物,此證明漢代即有人在此居住。
宋金河:又名「宋江河」,位於山東省鄆城縣東側,距縣城2公里。宋金河,宋代稱為廣濟河,後周稱五丈河,明清以來稱宋江河。1964年修浚八里河後,使唐店至八里河有一段成為一座中型水庫,1976年正式命名為壩頭水庫(現稱宋金河水庫)。
宋江故里:鄆城是《水滸》英雄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依據名著《水滸》的旅遊資源豐富,如宋江故里宋家村,晃蓋故里東溪村,吳用老家車市,智取生辰綱之地黃泥崗等都分布在鄆城。1985年,宋江武校於鄆城建成,現名為宋江武術院。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900多枚,是鄆城一顆耀眼的明珠。
唐塔:又名觀音浮屠,原觀音寺塔,據考為五代時建。觀音寺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四層,由精美的磚雕斗拱組成塔檐。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券頂坤門,其餘四面為磚雕景窗。為古代鄆城十景之一。
水滸文化城:是由宋江武校投資2億多元建設的一處集宋江武校的的武術交流、水滸文化街的風情展示和狗娃藝術團精彩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已於2007年五一開始接待遊客,景點內容包括"英雄之門"、"狀元宿舍"、"宋江武館"、"朱貴酒店"、"忠義祠"、"古箏坊"、"天王祠"、"魯錦作坊"、"水滸紙牌印刷"、"水滸文化博物館"、"戲樓"等二十多個景點,集中展示了水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一水滸英雄故里的遺風。
佀公祠堂:佀公祠堂系明朝成化年間進士戶部尚書佀鍾祠堂,位於城南佀樓村。祠堂為四合院式建築,為明代創建,後經多次添建重修,始成規模,現存山門、大殿、東西配房及耳房。大門為清代建築,大殿為主體建築,明代始建。殿內原有紫檁屏風,為孔府所贈,高4米,長10米,鑲有金飾,其上絹本書畫為名人筆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