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季節言「長物」(劉迅)
作品欣賞
酷暑季節言「長物」
「長物」乃身外余物。凡余物,可理解成不關乎生存實用的多餘之物。
明末畫家、園林設計師文震亨著有《長物志》,《長物志》.十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中提到:長物,本乃身外之物,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則凡閒適玩好之事。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長物者,文公謂之「入品」,實乃雅人之致。
文震亨的《長物志》分為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几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這十二類與園林藝術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同時,此書對收藏鑑賞的方法也進行了敘述。
以「我」一個普通人的閱歷和學養,窮盡一生的精力對上述十二類問題進行學習和研究恐怕終究也不會弄透徹的,因為這裡面牽扯着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尤其「收藏賞鑒」一項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不是學到年長就一定會通曉,眼界、學養、文化的提高是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過程。
面對一個問題,見識淺是談不出廣度與深度的,所以,我只說一說「長物」中的「石」。因為有所「感」,所言就會有所「真」,讀者讀起來也許會有幾分精神上的收穫。
我對「石」的了解是從閱讀《長物志》開始,在這本書中羅列了英石、太湖石、堯峰石、崑山石、土瑪瑙、大理石、永石共七種,每一種石的介紹寥寥幾十字,多者也不過百餘字,卻將石的產地、顏色、特徵、用途等概括得面面俱到。且聽他對太湖石的論述:「太湖石,石在水中者為貴,歲久為波濤衝擊,皆成空石,面面玲瓏。在山上者名「旱石」,枯而不潤,膺作彈窩,若歷年歲久,斧痕已盡,亦為雅觀。吳中所尚假山,皆用此石。又有小石久沉湖中,漁人網得之,與靈璧、英石亦頗相類,第聲不清響。」
唐代詩人吳融的一首「洞庭山下湖碧波,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只用了28個字,就生動地描述出太湖石的成因和採取的方法。
古人無法讓我們不敬仰,想必一段話的寫作,也是經過百次的推敲,反覆的修改,才會達到「多一字顯冗餘,少一字現不足」,「多一字恐失言,少一字情不夠」的文字效果吧。做學問的嚴謹、艱辛與堅持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可貴之處。
我有兩次比較震撼的對「石」的心靈感受。一次是1993年帶學生赴北京十渡寫生,與同行的幾位老師偶遇常年在十渡「拒馬河」附近搜集、收藏石頭的一位老先生。先生的容貌我已記不太清,但隨他進入宅院,他翻開床鋪褥子的那一霎那,我真是驚呆了。一張普通的單人床,厚厚的褥子下,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石頭」鋪滿了整張床鋪。在他的示意下,我們彎下腰再看,床下也是滿滿的石頭。這些石頭大的有半米左右,小的可以拿在手裡。後來才知道,北京近郊的房山屬於燕山地質結構,是比較典型的喀斯特鍾乳岩地層,賞石資源比較豐富,據說房山燕山一帶的石頭中,虎皮石較多,其次是雲紋石。虎皮石,呈灰黃、灰藍、黃藍相間等色,貌似虎皮,故名。雲紋石有青黑色、灰黃色、灰白色幾種,石肌多皺摺,脈絡紋理或成雲層,或表面花紋如行雲流水,有很強的視覺美感和觀賞價值。
老先生還告訴我們,房山周口店地區還產體積較大的太湖石,用作修築疊石假山。為與南方的太湖石區分,稱為「北太湖石」。與南方太湖石清秀、玲瓏的外觀相比,房山太湖石外觀渾厚,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質地堅硬,它們大部分埋在土層里,因紅色山土的作用,新開採出來的石頭一半呈土紅色、橘紅色、土黃色。
看着那些大小不一的石頭安靜的躺在這間農舍的角落裡,我再想這位老者每日頂着日曬,徒步行走在河水邊、草叢裡、山巒中,那裡藏着他全部的人生樂趣、意趣與情趣,老人與山水是相融的,他的身影穿梭于山水之間,而愛「石」的情愫卻縈繞在山水之外。想必愛「石」的人,是不會疲倦的,行走、遇見、欣喜、珍藏、凝視是老人一生與所愛「長物」的情感交融的過程.......
第二次對「石」的震撼的心靈感受來自蘇州博物館的一組「片石假山」。那是2017的2月,農曆春節的末尾。
從歷史看,蘇州是吳文化的腹地,蘇州博物館的四項基本陳列也都是以「吳」字開頭,「吳地遺珍」、「吳塔國寶」、「吳中風雅」、「吳門書畫」。如果說蘇州博物館是蘇州這座城市的靈魂,那麼博物館中的這一組「片石假山」便是凝固的「吳地風雅」了。
「片石假山」位於蘇州博物館最具特色的主庭院之中,遠遠望去,層次分明。近處池裡紅色鯉魚悠然遊動,綠池後方便是那一組赭石色的,由二十多塊高低不同、交錯矗立的石頭構成的「片石假山」了。據說,這組「片石假山」是蘇州博物館的設計者建築大師貝聿銘奉獻給蘇州這座城市的創意之舉。他從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的一幅山水畫中尋找到了設計靈感,在山東的石場挑選了三十多塊大石頭,用鋼線將大石切成理想的、形狀、高低各不相同的「山」的形狀,重塑了米芾極具個性的傳統山水繪畫風格「米氏雲山」。這種重塑不僅用三維立體的形式再現了米芾的山水畫作品,而且藉助這些形狀、大小各異的「石」的組合排列設計將中國傳統繪畫的空間變化表現得細緻入微。
「片石假山」整體並不太高,只有一兩處大體積的石頭明顯高於人的高度,其餘的都在一人或半人高,甚至更矮。遊走其中,你會覺得是一種俯視的視角將中國傳統山水的精髓全部納入眼帘,那一刻,心靈是震顫的。我想,將「片石假山」放置在一個特定空間,應該算是「裝置藝術」,這種創意打破了山水在自然界中固定存在的傳統概念,以一種裝置的姿態遊走於設計者需要的空間。「石」在中國傳統藝術中被賦予了某種「借喻」功能,這一組「片石假山」就是一座被藝術化的「真山水」,設計者已經將中國傳統山水的空間意識全部濃縮其中了。
如果說「片石假山」濃縮的是中國傳統山水的精髓,那麼傍石而建,佇立在「片石假山」後面的,高度逐漸遞增的三面「粉牆黛瓦」的白色牆壁就是蘇州這座江南古城的典型符號化語言了。
白色牆壁與這組「片石假山」互為襯托,「白」所具有的素樸的詩意將前面的石頭襯托得古樸、渾厚。蘇州民居建築用色中的「白」,在我看來是一種純,一種無,一種空,一種與萬物相親相和,卻又判然有別的契合,觀賞「片石假山」依傍的這片白色是需要寂靜的,在靜極之時,我們內心的某種極靜極純的東西就會被輕輕喚醒......
作者簡介
劉迅,1973年9月生於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