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酸鹼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酸鹼

性質;用於描述化學性質

類型;化學物質

酸鹼是一種描述化學物質性質的叫法。

酸(有時用「HA」表示)的傳統定義是當溶解在水中時,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大於純水中氫離子濃度的化合物。換句話說,酸性溶液的pH值小於水的pH值(25℃時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嘗酸(尤其是高濃度的酸)是非常危險的。酸可以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水和鹽。酸可分為無機酸和有機酸兩種。

鹼是指與酸相對的一類物質。鹼多指鹼金屬及鹼土金屬的氫氧化物,通常指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劑變色的物質(如使紫色石蕊變藍,使酚酞變紅等),其水溶液的PH值大於7。[1]

酸鹼電離理論由阿倫尼烏斯提出,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

目錄

酸鹼質子理論

為了彌補阿倫尼烏斯電離理論的不足,丹麥化學家布倫斯惕和英國化學家勞里於1923年分別提出酸鹼質子理論。要點如下:

凡是能給出質子的物質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質子的都是鹼。

酸鹼共軛關係:酸=鹼+質子 (酸越強,其共軛鹼就越弱)

PH的定義:PH= -lg[ 氫離子濃度](由丹麥生理學家索侖生提出)。

在此理論下,水既有酸性,又有鹼性。

路易斯酸鹼理論

路易斯(Lewis)給出了更為廣泛的酸鹼理論,凡是能接受電子對的物質都是酸,凡是能給出電子對的物質都是鹼。硼酸能接受水中氫氧根上的電子而呈酸性,為典型的路易斯酸,氨分子上有孤對電子,為路易斯鹼。

植物酸鹼

在自然界裡,有許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鹼性溶液中,都會發生顏色的變化。這些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等指示劑的代用品。

1:羽衣甘藍,在上面滴加鹽酸,觀察到羽衣甘藍變紅。

代用指示劑顏色

2:牽牛花(花瓣)

3:蘇木

4:紫蘿蔔皮

5:月季花(花瓣)

6:美人蕉(花冠)

7:紫色康乃馨花、

8:紫捲心菜

9,紅玫瑰

10,粉紅玫瑰

11,藍色睡蓮

12,白菊花

13,勿忘我

14,紫色高麗菜

15,地衣

16,虞美人

17,三葉草

18,粉紅鳳仙花

19,紫色石竹花

20,牽牛花

21,三色堇花

22,紅蘿蔔皮

23,苔蘚

24,櫻草

指示劑低pH值的顏色過渡顏色轉變之pH值範圍 (約數) 高pH值的顏色 酚紅黃 6.6-8.0 紅 剛果紅藍 3.0-5.2 紅 甲基橙紅 3.1-4.4 黃 酚酞無色 8.2-10.0 粉紅 百里酚藍 ...

指示劑 低pH值的顏色 過渡顏色轉變之pH值範圍

(約數)

高pH值的顏色

酚紅 黃 6.6-8.0 紅

剛果紅 藍 3.0-5.2 紅

甲基橙 紅 3.1-4.4 黃

酚酞 無色 8.2-10.0 粉紅

百里酚藍 黃 8.0-9.6 藍

石蕊 紅 4.5-8.3 藍

甲基紫 黃 0.0-1.6 紫藍

孔雀石綠 黃 0.2-1.8 藍綠

百里酚藍 紅 1.2-2.8 黃

甲基黃 紅 2.9-4.0 黃

溴酚藍 黃 3.0-4.6 紫

溴甲酚綠 黃 3.8-5.4 藍

甲基紅 紅 4.2-6.3 黃

溴甲酚紫 黃 5.2-6.8 紫

溴百里酚藍 黃 6.0-7.6 藍

百里酚酞(Thymolphthalein) 無色 9.4-10.6 藍

茜素黃 R 黃 10.1-12.0 橙紅

天然pH指示劑

糖蘿蔔

藍莓

胡蘿蔔

櫻桃

咖哩粉

飛燕草花瓣

天竺葵花瓣

葡萄

七葉樹的葉

繡球花

洋蔥

牽牛花花瓣

歐洲櫻草

罌粟花瓣

紫牡丹

紅葉捲心菜

紅蘿蔔

大黃

玫瑰花瓣

草莓

百里香

薑黃

鬱金香花瓣

紫蘿蘭花瓣

紫色高麗菜汁

紫甘藍

參考來源

07.酸鹼的概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