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題王漢陽廳
《醉題王漢陽廳》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小詩。全詩僅四句二十字,蘊含着出作者政治理想難以實現的愁悶情緒。
《醉題王漢陽廳》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此詩當屬李白後期的作品。從此詩可以看出李白和王漢陽是好友。首句"我似鷓鴣鳥",李白選取"鷓鴣"為喻,表明自己惆悵之心情。鷓鴣屬禽,多產於南方,其形如母雞,鳴聲悲婉淒切,有人擬其音為:"行不得也,哥哥"。
李白平生政治理想不得實現,心情愁悶,這裡借"鷓鴣"意象表達悲情,非常恰當。第二句"南遷懶北飛",讀者可以看出李白不願做官從政,但李白每次寫自己不願從政時都寫醉酒,"時尋漢陽令,取醉月中歸",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從這裡可以看出其實李白實際很想"憂天下",但天子昏庸,小人當道,李白又不願趨附權貴,因此抱負無從實現。
李白感於時勢,常寫自己多麼瀟灑於酒月之間,實在是李白的無奈。李白是個很富有政治抱負的人,但他沒有實現,終有些遺憾。正是因為他和杜甫都沒有實現政治抱負,才能生就曠世之詩篇。後人如蘇軾、王安石這些政壇中人就沒有李杜的成就高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譯文
我就是那鷓鴣鳥,
南遷到漢陽懶於向北飛翔。
時不時來尋找漢陽太守,
酒醉以後乘着月色回家。
作者簡介
李白[3](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公元762年的十一月,李白窮困潦倒,寄居在安徽當塗縣李陽冰處,當時他已經病入膏肓,自知時日無多,將平生詩文手稿全部交給族叔李陽冰,讓他帶管並編輯成集。然後,賦《臨終歌》一首,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二歲。[4]。
偉大的浪漫詩人李白,經歷坎坷,一生流離,性格卻始終樂觀,詩風也雄奇豪邁。如果你翻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年輕時寫就的《大鵬賦》。他浪漫地不想做人,想做恃才傲物的大鵬;他不想老死於家鄉,渴望像振翅的大鵬那樣去遠征;他不甘於平庸,無時無刻不夢想出人頭地……他還一無所有,在賦中就浪漫地自比為大鵬,相信自己展翅高飛,必將使「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真是少年壯志可凌雲。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