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
釉上彩是指釉上加彩,出現於公元575年,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
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瑯彩等。
目錄
相關資料
主要品種 釉上五彩,粉彩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燒成釉下彩(即在瓷胎上直接繪畫圖案,罩透明釉高溫一次燒成,主要是青花) ,然後再在適當的部位塗繪釉上彩,入爐低溫二次燒成。青花礬紅彩,鬥彩、青花五彩都屬於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終形成青花類;色釉瓷類;彩瓷類三大系列。彩料品種多,色調豐富,紋樣稍凸出,操作較釉下彩簡便。但畫面光亮度較差,長久使用後易磨損變色;受酸性食物侵蝕會溶出鉛、鎘等毒性元素。主要品種有五彩、粉彩、新彩、琺瑯彩、墨彩、描金等。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成的彩瓷叫釉下彩;只是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元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誌着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
明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優秀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瑯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而燒成的一種瓷器,由於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繪爭奇鬥豔,故名「鬥彩」。
清代仿銅胎畫琺瑯效果的一種瓷器。琺瑯彩又稱「料彩」。
高溫釉上彩 高溫釉上彩是各種高溫單色釉和白釉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裝飾手段,一般採用釉色明顯不同的兩種高溫色釉施於同一器上燒制而成,主要特點是高溫一次燒成,故稱「高溫釉上彩」,以區別於明清時期的低溫釉上彩。高溫釉上彩應用很廣,以往曾有各種不同名稱,如兩色釉、拓抹釉、花釉等等。西晉晚期越窯創燒的點彩就是高溫釉上彩最早的表現形式。後來各地窯場在點彩工藝的基礎上,以青釉、黃釉、白釉、黑釉、紅釉為底釉,以其他色調的高溫釉彩作為面釉或色料,通過灑、滴、塗、澆或筆繪等技法施加於底釉上,燒造出色彩對比強烈、裝飾效果十分良好的各種高溫釉上彩品種。較為著名的有魯山窯和黃道窯的黑地花釉;長沙窯的青釉地或黃釉地加綠斑或褐斑、聯珠彩;吉州窯的玳瑁天日、虎皮天目、油滴天目、剪紙天日、木葉天日以及白釉釉上彩繪等;磁州窯系的白地釉上黑花等;定窯、臨城窯及其他一些北方窯場的黑釉醬斑和黑釉鐵鏽花;鈞窯的青釉紅斑;石灣窯的廣鈞;宜興窯的宜鈞;景德鎮的窯變花釉等等。[1]
簡介
概述 陶瓷加彩裝飾的一種。又稱「爐彩」。所謂釉上彩,就是先燒成白釉瓷,或者燒成單色釉瓷,也可以燒出多色彩瓷,在這樣的陶瓷上進行彩繪後,再入窯經600攝氏度至900攝氏度溫度烘烤而成。
歷史 釉上彩繪瓷歷史久遠。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當精美的白彩綠彩器,在許多晉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點飾。真正成熟的以繪製紋飾而著稱的釉上彩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其後宋代磁州窯又將這一工藝技術發揚光大,創作出許多不朽的曠世傑作。金至元代磁州窯紅綠彩開創了明代五彩瓷的先河,到了明中、晚期的成化、嘉靖、萬曆時期,五彩瓷的製作達到了極高水準。但是真正精細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數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這其中無論是以製作工藝的精巧細緻而論,還是以作品的繪畫技藝來評判,都應是雍正粉彩器略勝一籌。琺瑯彩器名重一時,屢創天價,也是稀世之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