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里沃利戰役

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本名 里沃利戰役

發生時間 1797年1月14日

地 點 意大利

參戰方 法軍,奧地利

結 果 法國勝利

主要指揮官 阿爾文齊元帥,

拿破崙·波拿巴

里沃利戰役:1797年1月14日,拿破崙·波拿巴指揮法軍在意大利里沃利擊敗奧地利阿爾文齊元帥指揮的軍隊,贏得了對奧軍的決定性勝利,奧地利被迫和談。法國贏得了對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勝利。 [1]

目錄

戰爭背景

卡斯奇里恩戰役以後,維爾姆澤元帥率奧軍退到蒂羅爾,在那裡進行短期休整,補充精銳部隊,很快又使自己的兵力達到五萬多人。一七九六年九月初,他親自率領三萬眾人從特蘭托出發,還是沿着阿迪傑河南下,企圖解救二度被圍的里圖亞要塞。可是,在羅韋雷托維羅納巴薩諾聖若爾日等地的戰鬥中,奧軍仍然是接二連三地遭受失敗,並被法軍截斷了回歸之路。維爾姆澤陷入孤軍作戰境地,已經無法北返,最後,只好帶領一萬六千眾人躲進曼圖亞要塞,落得個束手待援。

戰爭過程

阿爾文齊進軍意大利

對於意大利戰場上的一再失利,奧地利宮廷當然是不能容忍的。曼圖亞的特殊地位和固守其中的二萬五千多奧軍官兵,促使奧國王室再一次向意大利派兵遣將。御前軍事會議多次研究,認為必須作出特殊的努力。於是,他們決定調遣兩個新的軍團,集中大約六萬人的兵力,並委派作戰經驗豐富的阿爾文齊元帥擔任統帥,再次前去解救曼圖亞要塞,接應維爾姆澤元帥。  然而,在年輕的拿破崙·波拿巴將軍面前,疆場老將阿爾文齊的將才,也不見得就比博略元帥和維爾姆澤元帥更加高明。一七九六年十一月,經過激烈的阿爾科菜戰役,拿破崙又一次以少擊眾,僅用二萬眾人的兵力進行機動作戰,打敗了阿爾文齊指揮參戰的四萬餘人,粉碎了奧軍為解救曼圖亞要塞而發動的第三次進攻。

阿爾科萊戰役的失利,仍然沒有打消奧地利人放棄北意大利的念頭。鑑於曼圖亞的形勢極端惡比,奧皇下達詔書,命令軍方準備進行新的戰役。為此,奧軍統帥部決定,一面繼續從菜茵河地區抽調兵力,一面在國內廣泛動員志願兵營參與作戰。為了鼓舞士氣,奧國皇后還親自給維也納的四個志願兵營繡制了軍旗。哈布斯堡王朝設想,一定要在曼圖亞要塞未被法軍攻陷之前,重新奪回對北意大利的控制權。

一七九七年一月初,奧軍終於又集中了將近十萬人的兵力,其中包括:六十四個步兵營和三十個騎兵連,分別編成八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若干個輕騎兵旅。此外,在蒂羅爾地區,還動員了大批的志願兵部隊。有了這些兵力,阿爾文齊元帥決心再試身手,於一月上旬揮師南下,又一次試圖去為曼圖亞解圍。

法軍的應急部署

對於奧軍的這一企圖,法軍是有充分準備的。阿爾科萊戰役結束以後,拿破崙便着手加強意大利北部地區的防禦。為了粉碎奧軍的進攻企圖,法軍先後從普羅旺斯海岸調來了兩個步兵聯隊(五十七聯隊、五十八聯隊),從而使法軍在北競大利的兵力迅速增加到四萬三千餘人。不過,如果從整個戰場的兵力對比來看,法軍仍然是處於劣勢地位的。由於曼圖亞要塞的牽制,法軍真正能夠用於機動作戰的兵力只有三萬四千人左右(另有塞律里埃師九千人負責圍攻曼圖亞要塞)。這支兵力分別配置在從加爾達湖右岸至阿迪傑河下游的寬大正面上,主要用於阻止奧軍對北意大利再次發動進攻。法軍的具體部署是:由雷伊率領一個師(四千人),配置在加爾達湖南岸的代森察諾附近,主要任務是掩護法軍的左翼;茹貝爾率領一個師(一萬人),配置在科朗納、里沃利和布索倫戈之間的狹長地帶,任務是扼守加爾達湖右岸與阿迪傑河峽谷之間的重要通道;馬塞納率領一個師(九千人),配置在維羅納及其附近地區,負責防守整個戰線的中部,奧熱羅率領一個師(九千人),配置在阿迪傑河下游的洛尼亞戈一帶,保障法軍右翼的安全;另外,由維克托率領一個旅(二千人),配置在明喬河中游的戈伊託附近,充當法軍的後備力量。法軍的這一部署顯然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在這條防線上,法軍被分散配置在氏達幾十公里寬的正面上,不過,當時拿破崙無法知道奧地利將會從哪個方向發起進攻,因此,他不得不建立這樣一條漫長而又脆弱的防線。

奧軍三路進攻

為了儘快發動進攻,奧軍統帥部在維也納制定了作戰計劃。根據這個計劃,奧軍將在里沃利山區和巴圖亞平原同時發起進攻。為了實現這一企圖,計劃在上述兩個方向分別展開三個強大集團,主要進攻方向指向加爾達湖與阿迪傑河之間的里沃利山區。奧軍的具體計劃是:由總指揮阿爾文齊親自率領一支近三萬人的大軍,在里沃利方向展開,其任務是首先奪取里沃利高地,爾後向曼圖亞方向推進;由巴亞利奇將軍率領一支六千人的部隊,首先攻占維羅納,爾後向曼圖亞靠攏;由普羅維拉將軍率領一支九千人的部隊,在洛尼亞戈搶渡阿迪傑河,從東南方向迂迴曼圖亞要塞。奧軍分出這兩支部隊,其目的是要分散法軍對里沃利方向的注意力,從而將法軍的主力牽制在阿迪傑河中下游地區。另外還規定,如果這一計劃遭到失敗,曼圖亞的守軍必要時可以放棄要塞,全部撤退到裴拉拉一帶,或者撤退到教皇領地,在那裡與教皇的軍隊會合在一起,從南面牽制和威脅法國人。

為了迷惑對方,造成法軍判斷上的錯誤,奧軍統帥部決定,分別從三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

一月十二日拂曉,奧軍中路集團首先向維羅納方向發起進攻。經過激戰,占領了位於維羅納與聖韋托雷之間的卡爾迭羅,緊接着,奧軍繼續向維羅納東面的聖米凱來進攻。但由於兵力不足,奧軍未能擋住法軍馬塞納部隊的反擊,被迫退回到卡爾迭羅。這一天,奧軍在維羅納方向的進攻,雖然起到了牽制和迷惑法國人的作用,但整個說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同一天,在阿迪傑河下游展開了另一場激戰。奧軍普羅維拉帥的先頭部隊,在霍亨措列親王的率領下,向阿迪傑河下游的洛尼亞戈方向發起猛攻,經過激烈的爭奪,擊敗奧熱羅的前衛部隊,攻占了貝維拉夸。奧軍得手後,迅速向洛尼亞戈方向進行追擊,並於當天攻占了阿迪傑河下游的重要渡口洛尼亞戈,將法軍前衛部隊趕過了阿迪傑河。在這個方向上,儘管奧軍展開的兵力十分有限,但卻給法軍戰線的右翼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不過,決定性的戰鬥還是在加爾達湖以東的里沃利附近展開的。里沃利高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陣地,位於巴爾多山的南面。它的西面和北面有一條大約兩千公尺寬的低洼河谷,將它與巴爾多山截然分開。高地的東面環繞着水流湍急的阿迪傑河,在里沃利與群山峻岭之間,構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障礙。

一月十二日,阿爾文齊率領奧軍主力向里沃利方向實施了主要突擊。他將部隊分為六路縱隊:第一路由盧津良上校指揮,兵力約五千人,沿巴爾多山西側斜坡前進,目的是從西面迂迴里沃利高地,並進而切斷法軍菇貝爾師的退路;第二路和第三路分別由利普塔伊將軍和克勃列斯將軍指揮,兵力共九千人,首先從阿維奧和布倫提諾登山,奪占科朗納,爾後分別向里沃利高地發展進攻;第四路由奧奇卡伊將軍指揮,兵力約四千人,充當預備隊,跟隨在維二、三路縱隊之後,沿曼寧山向南推進;第五路由克瓦日達諾維奇將軍指揮,兵力約八千人,其任務是從多爾切橋放過阿迪傑河,然後沿阿迪傑河西岸向曼寧山麓前進,經奧斯特里山道,從右翼進攻里沃利;第六路由武卡索維奇將軍指揮,兵力約三千人,沿阿迪傑河東岸向南開進,而後待在威尼斯基耶擇村,以便用重炮從側後封鎖里沃利高地。阿爾文齊對里沃利方向的法軍是估計不足的。在他看來,奧軍在由科朗納到里沃利這個地區是毋須乎作戰的,然而,正是在這個方向上,奧地利人遭到了法軍強有力的抵抗,戰鬥的第一天,奧軍在里沃利方向多次發起進攻,均被法國人擊敗。

拿破崙調整部署

對於法軍來說,第一天的形勢無疑是有利的,在這一天的戰鬥中,法軍同時打退了奧軍對里沃利和維羅納兩個方向的進攻。不過,這一天,拿破崙並沒有弄清敵人的主攻方向和真實企圖。是沿阿迪傑河順流而下,向下游機動兵力;還是沿阿迪傑河逆流而上,向上游機動兵力,拿破崙無法做出最後的決定。

十三日,里沃利方向的局勢開始急轉直下。上午十時,奧軍在里沃利方向再次發起進攻,幾個小時以後,盧津良本領他的縱隊便接近了法軍茹貝爾師的左翼,並企圖切斷里沃利與佩斯基耶拉之間的聯繫。與此同時,克瓦日達諾維奇率領的縱隊在多爾切附近渡過了阿迪傑河,朝曼寧山麓前進,企圖包圍茹貝爾將軍的右翼,並進而奪占里沃利高地。這一天,茹貝爾師寡不被眾,不得不放棄科朗納一帶的陣地,向里沃利高地撤退。整個形勢變得對法軍非常不利。

直到達個時候,阿爾文齊將軍的計劃才完全暴露出來了。顯然,奧軍的主要進攻矛頭,毫無疑問是指向里沃利山區。里沃利方向的戰鬥將是決定性的戰鬥,它的得失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整個戰役的成敗。

在拿破崙看來,戰各個最令人頭疼的事,莫過於情況不明。兩天來,他一直沒有弄清奧軍的真實企圖,因而焦慮不安,無所適從。十三日夜間,接到茹貝爾的報告,他終於明白了,奧軍的主力不是指向維羅納要塞,也不是指向洛尼亞戈方向,而是指向里沃利山區,於是,他立即命令馬塞納率領七個步兵營和一個騎兵團從維羅納出發,以最快的速度連夜行軍,趕往裡沃利山區。同時,命令雷伊率領部隊由代森察諾向卡斯泰爾努瓦方向移動,跟在馬塞納部後面前進。為了出敵不意,還特地命令繆拉將軍率領一支輕裝部隊,從薩洛附近上船橫渡加爾達湖,繞到奧軍的背後,切斷他們的退路。

拿破崙的反應是十分迅速的。根據他的計劃,法軍將暫時置其它方向於不顧,集中兵力,首先粉碎奧軍在里沃利方向上的進攻。里沃利方向的戰鬥得手以後,法軍便可以揮師南下,迅速向其它方向轉用兵力,從而使法軍在總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各個擊破奧軍來自各個方向的進攻。

由於兵力上擁有絕對優勢,阿爾文齊雖然遭受過一次失敗,仍舊不免剛愎自用,並沒有把法國人放在眼裡。在他看來,拿破崙用於防守里沃利方向的兵力,充其量也不過九千人左右。這支兵力同奧軍相比,處 於明顯的劣勢,奧軍有充分的把握奪占里沃利,以及加爾達湖與阿迪傑河之間的整個地區。事實證明,阿爾文齊的這種想法完全是一廂情願。這種想法與其說是出於某種自信,倒不如說是根據一種十分荒謬的假定。阿爾文齊認為,法軍馬塞納部隊已經被巴亞利奇的中路集團牽制在維羅納附近,拿破崙將無法向里沃利方向增派一兵一卒。奧地利人的這種思維方法是十分幼稚的。幾個月前,維爾姆澤在這同一條路線發動進攻時就曾經錯誤地作出假定,認為法軍將停留在曼圖亞要塞周圍,不會移動,結果使奧軍遭到慘敗。阿爾文齊並沒有從他的前任的失敗中接受足夠的教訓,他仍然奢望法軍會象山嶺一樣靜止不動。難怪拿破崙後來在評價這次戰役時,曾用譏諷的口吻嘲笑說:阿爾文齊元帥忘了一句最古老的諺語:「山與山無法相會,人與人總會相逢。」

爭奪里沃利

一月十四日,里沃利戰役最激烈、最重要的一幕終於拉開了。凌晨兩點鐘,拿破崙在幾名隨從的陪同下趕到了里沃利高地。他當即命令茹貝爾將軍立刻轉入進攻。拿破崙的計劃是:趁天亮之前迅速奪回位於曼寧山南麓的聖馬爾克小教堂,力求在馬塞納援軍到達之前阻止奧軍向里沃利高地接近。四時,戰鬥打響了,維阿列將軍率領一支部隊,趁奧軍不備,突然襲擊了聖馬爾克小教堂。由於法軍動作迅速,奧國人猝不及防,被迫放棄了這個小教黨。此後,法軍繼續壓迫奧軍後退,使奧奇卡伊的縱隊於天亮以前退到了曼寧山腰部。

清晨,法軍由於兵力不足而開始減弱了攻勢,相反,奧軍則不新調來新銳兵力,並不斷向法軍發起反擊。上午九時,形勢變得嚴重了。茹貝爾師開始支撐不住。一支前進的步兵已被奧軍從兩翼緊緊包圍。法軍的攻勢眼看就要徹底崩潰。然而,正在這個時候,法軍從維羅納方向開來的援軍趕到了。

上午十時,馬塞納的部隊首先從正面轉入進攻,在拿破崙的親自率領下,僅僅用了半個小時,使將奧軍克勃列斯縱隊打得狼狽逃竄。緊接着,又同利普塔伊的縱隊展開了一場激戰,結果,奧軍被重新逐回到巴爾多山南麓。馬塞納的這次進攻使法軍的形勢有所改善,奧軍克勃列斯縱隊和利普塔伊縱隊被迫暫時停止了進攻。

幾乎在同一時間,法軍茹貝爾師與奧軍克瓦日達諾維奇縱隊在聖馬爾克小教堂附近展開了另一場激戰。大約十點半鐘左右,克瓦日達諾維奇縱隊趁法軍忙於追擊奧奇卡伊縱隊之機,再次向聖馬爾克小教堂發起攻擊。由於道路崎嘔,奧軍行進遲緩,它的先頭部隊還沒有接近聖馬爾克小教堂,便被法國人察覺。拿破崙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命令茄貝爾抽出三個營向小教堂方向急進,結果,法軍搶先一步,占領了教堂附近的有利地形,接着進行了一次閃電般的打擊,把奧軍先頭部隊從高地趕了下去。這時,法軍配置在里沃利高地上的十五門火炮開始用霰彈向敵人猛烈射擊,幾千名企圖由狹谷爬上高地的奧軍士兵,頓時被打得潰不成軍。接着,拿破崙又使用騎兵部隊展開攻擊,居高臨下地象洪水一樣猛撲下去。奧軍招架不住,丟下了大量屍體,向深谷中狼狽潰退,這時,法軍的炮彈又擊中了一輛逃跑的彈藥車,沖天的氣狡和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使得逃跑中的奧軍更加失魂落魄。這樣,在短短的時間裡,奧軍從正面和右翼對里沃利的進攻都被徹底粉碎了。法窄僅僅付出很小的代價,便乾脆利索地贏得了這場決定性的戰鬥。

在奧軍進攻里沃利的計劃中,包圍法軍陣地的左翼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於奧軍對法軍正面和右翼的進攻接連遭到失敗,這一行動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不僅如此,這一失敗還使得奧軍右翼的處境更加困難,若不停止前進,其右翼肯定會陷入無法挽回的危險境地。也許由於情報不靈,或者因為聯繫中斷,奧軍的右盟對中路和左翼的失敗一無所知。為了迅速切斷里沃利高地與佩斯基耶拉要塞的聯繫,奧軍右翼縱隊在盧律良上校的率領下,按照原定作戰計劃,一直在向里沃利高地的左側進行迂迴。盧津良錯誤地認為:駐守里沃利高地的法軍已經被徹底包圍,奧軍只要再發動一次進攻,整個茹貝爾師就會一敗塗地。這位上校的結論顯然是沒有根據的,與其說是出於愚蠢,倒不如說是出於對情況的一無所知。盧津良縱隊爬上里沃利南面的比波羅高地以後,上校才恍然大悟,發現自己孤軍深入。但到達時,退卻已經晚了,他陷入了走投無路的地步。這個縱隊的失敗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的。在開始的一刻鐘里,法軍首先集中了十五門火炮向奧軍猛烈射擊。與此間時,由奧爾察方向開來約法軍增援部隊向其背後發起猛攻。奧軍腹背受敵,不得不丟下武器,各自奔命。盧津良一看大勢不好,急忙率領殘部向加爾達湖方向退卻。退卻中,奧軍的主力幾乎損失殆盡。最後,只有盧津良上校和少數奧軍倖免於難,逃到了加爾達湖對岸。至此,奧軍在里沃利方向的進攻就徹底失敗了。

爭奪里沃利高地的戰鬥基本結束了。出於奧軍部署上的明顯缺陷和法軍馬塞納師的及時增援,拿破崙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奇蹟般地贏得了勝利。在十四日的戰鬥中,奧軍傷亡慘重,一共損失七千餘人,並且丟掉了幾乎所有的火炮。相反,法軍戰果輝煌,士氣大振,開始在里沃利方向轉入大規模的反攻。

法軍南線告急

然而正當拿破崙準備對奧軍右翼集團展開大規模反擊的時候,一場新的危機又發生了。原來,十四日下午,趁法軍主力集中在里沃利地區而無暇顧及南線之機,普羅維拉率領奧軍左翼集團在洛尼亞戈上游不遠的安則雅里附近渡過了阿迪傑河。奧軍渡河以後,首先擊潰了法軍奧熱羅師的左翼,然後迅速向曼圖亞要塞挺進。天黑以前,普羅維拉率領的部隊接連攻占了洛尼亞戈與曼圖亞之間的切爾科、桑圭諾托和通迪諾加拉。

奧軍這一行動給法軍帶來的威脅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下一步進攻一旦得手,則法軍對曼圖亞要塞長達幾個月的圍攻就會前功盡棄。得悉這一情況以後,拿破崙當即決定:留茹貝爾師、雷伊師和馬塞納師的一部繼續追擊阿爾文齊的殘部,其餘兵力迅速南下,連夜趕往曼圖亞地區,力求在普羅維拉的部隊與曼圖亞要塞守敵會合之前,迅速粉碎奧軍的左翼集團。

普羅維拉於十五日中午抵近了曼圖亞東西的聖若爾日城堡,並立即派出部隊去襲擊該城。在這裡,奧軍遭到了南下法軍先頭部隊的頑強抵抗。起初,法軍守城部隊不相信奧軍竟會如此之快地抵近城堡,差一點就把奧軍部隊當成奧熱羅的先頭部隊。所幸的是,有兩名法國士兵當時在離城幾百步遠的地方砍柴,他們發現了奧軍的騎兵,並及時發出了警報。由於這一偶然的巧遇,奧軍的突然襲擊沒有能夠奏效。奧軍奇襲未成,隨即對法軍展開強攻。數十門火炮一齊轟擊聖若爾日城堡。面對優勢的敵人,法軍進行了頑強抵抗。直到第二天早晨,奧軍始終未能向曼圖亞要塞繼續前進一步。這一天,奧軍在聖若爾日城下丟棄了大量屍體。相反,法軍傷亡不大,並為援軍的到來贏得了十分寶貴的時間。

奧軍在十五日的失敗本來是可以避免的。當時充任曼圖亞守軍司令的,正是維爾姆澤元帥。如果他在法軍援兵到來之前帶領守軍主動出擊,那麼,聖若爾日一戰的結局,可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不幸的是,維爾姆澤錯誤地認為,法軍的增援部隊不會很快趕到,因此,他執意將進攻的時間推遲到十六日早上。這樣一來,曼圖亞守軍就失去了與普羅維拉部隊會合的良好機會。事實證明,曼圖亞要塞的最後失守,奧軍的最後失敗,同維爾姆澤的反應遲鈍和動作緩慢是有一定關係的。

法沃里塔之戰

十六日凌晨,拿破崙率領的四團援兵趕到了。這支援兵晝夜兼行,馬不停蹄,在長達五十多公里的急行軍中,僅僅休息了幾個小時。法軍到達以後,拿破崙立即下令搶占法沃里塔與聖若爾日之間的有利地形,準備進攻普羅維拉的部隊。同時,命令塞律里埃的部隊堅守法沃里塔,阻止曼圖亞要塞的守敵向聖若爾日方向靠攏。

拂曉,法奧兩軍的一場大戰同時在兩個方向開始。早晨六時,曼圖亞守軍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計劃,首先向東北方向出擊,剛剛接近法沃里塔,便遭到了法軍強有力的抵抗。由於擺脫了兩面受敵的局面,塞律里埃的部隊驟然士氣大振,頻頻向曼圖亞守軍發起反擊。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奧軍終於支持不住,狼狽退回曼圖亞要塞。直到達時,維爾姆澤才意識到,拿破崙的援兵已經從北面趕到,突圍毫無希望。因此,直到戰鬥結束,維爾姆澤再也沒有採取任何積極的戰鬥行動。

進攻普羅維拉的戰鬥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開始的。在這次戰鬥中,維克托指揮的那支部隊博得了「無畏軍」稱號。勇敢的士兵用刺刀猛撲奧軍的陣線,擊潰了所有企圖抵抗他們的敵人。在法軍的凌厲攻勢下,奧軍的隊形開始出現混亂。這時,尾追普羅維拉的奧熱羅師也開始向奧軍背後逼近。奧軍腹背受敵,走投無路,不得不停止抵抗。下午二時,普羅維拉將軍率領的這支奧軍,終於向拿破崙繳械投降。

法沃里塔之戰稱得上是一次十分漂亮的速決戰,同時它又是一次非常山地的殲滅戰。在這次會戰中,法軍不僅繳獲了許多軍旗、火炮和大量的輜重車輛,而且俘虜了奧軍大約六千人。這次會戰使奧軍企圖解救曼圖亞要塞的最後一線希望完全破滅了。在這以後,奧軍不得不在全線轉入退卻。

法軍在里沃利方間的反攻幾乎是在沒有遭到抵抗的情況下進行的。在這個方向上,奧軍的退卻組織得非常糟糕。反攻中,法軍乘里沃利會戰的餘威,揮師北進,直趨布蘭塔峽谷,從而使六千名敵軍被切斷退路,成了法國人的俘虜。繆拉將軍率領的兩營輕裝步兵,也乘船渡過加爾達湖包圍了科朗納,混亂中,阿爾文齊將軍也差點被法國人所俘獲。在茹貝爾師發動反攻之後,法軍在其它方向也相繼轉入反攻,不久,法軍便將自己的戰線勝利地推進到羅韋雷托至巴薩諾一線。隨後,法軍又攻占了阿迪傑河上游的特蘭托,並且占領了意大利最北部的蒂羅爾平原。這樣,法軍不僅徹底擊敗了阿爾文齊的部隊,而又終於打開了通往維也納的道路。

里沃利戰役的結局和曼圖亞要塞的前途無疑是聯繫在一起的。奧軍在里沃利的失敗,使維爾姆澤感到繼續抵抗已經毫無意義。二月二日,曼圖亞守軍兩萬餘人在彈盡糧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宣布向拿破崙正式投降。至此,長達九個月之久的曼圖亞爭奪戰宣告結束。

曼圖亞要塞的受降儀式是非常隆重的。整個儀式由塞律里埃將軍主持。具有大將風度的拿破崙不僅有意識地迴避了接受聲名顯赫的元帥、奧地利駐意大利軍隊的最高統帥放下寶劍,率領全體僚屬投降這樣值得自豪的勝利場面,而且還十分慷慨地允許維爾姆澤元帥帶領五百名步兵、二百名騎兵和一個象徵性的野炮連在假釋宣誓之下,攜帶武器返回奧地利。拿破崙的寬大舉動,使得這位久歷戎行的奧軍統帥深為感動,同時,拿破崙的這種淡泊態度也受到了整個歐洲的讚許和注意。

里沃利戰役的失敗和曼圖亞要塞的陷落,使得奧地利人大傷元氣。在此之後,奧軍一蹶不振,充滿了失敗情緒。鑑於這種形勢,拿破崙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迅速揮師北進,力求在敵人的援軍從萊茵河地區回師本土之前,一舉打入奧地利的腹地。

一七九七年三月十日,在拿破崙的指揮下,法軍直接對奧地利發動強大攻勢,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法軍以驚人的速度占領了奧地利西部的蓋茨、伊斯的利亞、卡爾尼奧耳和卡林西亞四個省,將戰線向北推進了六百公里,直逼維也納城下。四月七日,在法軍逼近的情況下,奧地利皇帝派出代表,到猶登堡向拿破崙請求停戰。這樣,歷時一年之久的意大利戰各終於以法軍的勝利和奧軍的失敗正式宣告結束。 [2]

戰爭簡評

曼圖亞要塞的陷落,對於奧地利來說,可以算是一場災難。它使整個北意大利的戰略形勢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量圖亞之戰的結果,使奧地利人在北意大利失去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要塞和戰略基地,同時也使法國人消除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心腹之患。

里沃利戰役在整個曼圖亞爭奪戰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曼圖亞要塞的命運。里沃利戰役的勝利使奧地利人企圖解救曼圖亞的最後一次努力徹底遭到失敗,這樣就使得曼圖亞要塞的陷落成為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里沃利戰役是拿破崙以少勝多的又一個成功的範例,它再一次顯示了拿破崙嫻熟的指揮藝術和傑出的組織才能。在這次戰役中,拿破崙面對來自幾個方向的進攻,不是平分兵力、消極抵禦,而是將自己的主力迅速集中到最關鍵的方向和最危險的地區。從而使法軍雖然在整個兵力對比上處於劣勢,但在決定性的戰鬥中,卻每每處於相對優勢和主動地位。事實證明:敢於集中、善於機動、決於進攻、巧於調度,正是拿破崙在里沃利戰役中以少勝多的最重要的密訣。

法軍在北意大利的勝利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它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這個勝利使歐洲的第一次反法聯盟宣告瓦解,同時也給拿破崙帶來了特殊的榮譽。正像蘇聯歷史學家塔爾列在《拿破崙傳》一書中歷寫的那樣「幾支奧軍精銳部隊被消滅,最有才幹的將軍遭到慘敗,意大利北部完全陷落,奧國首都遭到直接威脅,——這就是一七九六年三月末拿破崙第一次任法軍總司令以來一年間戰爭的總結。他的名字已經威震全歐洲。」

參考來源

  1. 里沃利戰役,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