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里阿爾托橋

里阿爾托橋
圖片來自weebly

里阿爾托橋義大利語Ponte di Rialto)(英文: Rialto Bridge ) 是義大利威尼斯四座橫跨大運河橋樑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里阿爾托橋屬於文藝復興風格,也被稱為「白色巨象」,兩旁則是市場及餐廳。里阿尔托桥的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的街道(全长四公里)。与斯卡尔齐桥和学院桥成为威尼斯三大名桥,儘管近一千年來經歷多次燒燬,倒塌,重建等, 里阿爾托橋對威尼斯觀光與商業發展推動的重要性,無法撼動它的歷史定位。

目录

橋結構

義大利威尼斯建在 100 多个小岛上,拥有大约 150 条运河。最有名的运河就是 “ 大运河 ”,它位于市区游客最多的地方,并发挥 “ 大街 ” 的功能。这条运河在构成这个历史上的市中心的六个行政区间蜿蜒穿流,最后流入威尼斯湖。 大运河上最有名的是“里阿尔托桥”,位于市中心大运河上,建于1588-1591年,桥长48米,宽22米,高7.9米,是一座大理石单孔桥。

歷史

第一座跨越大運河的橋梁是由Nicolò Barattieri於1181年設計的一座浮橋。這座橋被稱為錢幣橋,大概是因為造幣廠位在東面入口附近[1]

位在東岸的里阿爾托市場後來逐漸發展,重要性的上升也讓浮橋的交通流量增加。因此,它在1255年被改建成木橋。這座橋擁有有兩段傾斜的橋面,並在橋中央的相連結,橋中央的部份可以移動,足以讓高大的船隻通過。位在橋樑附近的市場最終導致橋樑的名稱改變。在15世紀初,零售商店分別沿著橋樑的兩側設立。租金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這有助於維修橋樑。

木材建造的橋樑必須非常注重維護的工作。Bajamonte Tiepolo在1310年領導的革命曾燒毀這座橋的一部份。這座橋在1444年因為人群擠到橋上欣賞船支遊行而倒塌,並且在1524年再次倒塌。

以石橋來重建的想法首次在1503年被提出來。在些下來的數十年中,人們曾先後提出幾個不同計畫。

義大利政府在1551年要求設計師提出里奧托橋的重建計劃。幾位著名的建築師,例如桑索維諾(Jacopo Sansovino)、安德烈亞·帕拉弟奧維尼奧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都曾提出重建計畫,但所有的方案都包括幾個古典的橋拱設計,當局認為並不適合這座橋。甚至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被認為是橋樑設計師的人選。

目前橫跨大運河的單拱石橋里阿爾托橋是由安東尼·龐特(Antonio da Ponte)所設計的,完工於1591年。兩邊傾斜的橋身被引導到中央的門廊。因為這次橋樑工程被認為過於大膽,所以建築師文森諾斯卡莫齊(Vincenzo Scamozzi)預測它將會倒塌。里阿爾托橋後來成為威尼斯建築的代表之一。

今天,商店與攤位充斥里阿爾托橋的兩側,也讓這裡成為威尼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

  1. Molmenti, Pompeo; Horatio Forbes Brown. Venice: Its Individual Growth from the Earliest Beginnings to the Fall of the Republic (Google books). Chicago: A.C. McClurg & Co. 1906-10-13: 29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