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重坊鎮位於郯城縣西南部,兩省(山東省、江蘇省)三縣市(郯城縣、蒼山縣、邳州市)交界處,橫跨沂河岸。鎮政府駐地重坊,距縣城25公里。東10公里接京滬高速公路東紅段,南5公里接310國道連(連雲港)蘭(蘭州)段。

鎮境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4公里,總面積87平方公里,總人口9.21萬人,轄25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1]

目錄

經濟發展

全鎮形成銀杏加工、黃沙開發、對外勞務輸出、個體客運、建築材料加工等五大支柱產業。鎮辦企業、民辦企業等共3163家。農曆二、七為集日,正月初七逢古會。全鎮設初級中學2處,小學39處,醫院1處,衛生室12處。有文化站、新華書店等文化設施。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5.61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4.8億元,占85.6%,農業總產值8050萬元,利稅總額5452萬元,農村人均收入2238元。[2]

交通和商業

交通

重坊鎮東10公里接京滬高速公路東紅段,南5公里接310國道連蘭段,林管路縱穿南北,地理位置優越。鎮境地處沖積平原,地勢北高南低,土壤多為河潮土。全鎮村村通程控電話,通有線電視,有直達南京,上海等地的長途客車21輛,中短途客車25輛。

商業

小城鎮建設頗具規模,建成三縱九橫15華里商業街道和工業、商業兩大園區,被評為全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

歷史沿革

管轄區域

沙溝崖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建村。因村處沙溝旁,故稱沙溝崖。現有145戶、604口人。

杜莊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建村。因杜姓居多,得名杜家莊,簡化為杜莊。現有142戶、604口人。

太平莊 據傳清初建村。以吉祥意,取太平莊。現有292戶、1515口人。

王場 清初建村。此處原是王姓穀場,得名王家場,簡化為王場。今分為王場、米莊、王莊三個行政村。現有398戶、1711口人。

大劉莊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劉姓來此武河渡口處定居,始稱劉口。後因村莊擴大,改名大劉莊。現有515戶、2003口人。

倪村 據傳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倪、李二姓由江蘇省宿遷縣遷此建村。因倪姓興旺,得名倪家村,簡化為倪村。現有501戶、2201口人。

宋園 據傳明末建村。因宋姓居多,村靠果樹園,取名宋家園,簡化為宋園。現有406戶、1658口人。

孫出口 據傳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孫姓自山西省大同府遷此建村,因靠沂河決口處,故得名孫家出口,簡化為孫出口。現有327戶、1099口人。

徐出口 相傳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徐姓由江蘇省射陽遷此落戶立村,因靠孫出口,得名徐家出口,簡化為徐出口。現有296戶、1160口人。

朱出口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朱姓在此建村,因鄰孫出口,得名朱家出口,簡化為朱出口。現有167戶、676口人。

劉馬村 相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李、馬、劉三姓來此建村,始名李馬村。後因劉姓興旺,改稱劉馬村。現有562戶、2209口人。

東莊 據傳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李姓由龍門遷此定居。因村處沂河西岸,孫出口東北,始稱沂西東莊,後演變為東莊。現有430戶、1700口人。

劉孟莊 據傳明朝初期,劉、孟二姓遷此相鄰立村,始稱劉莊、孟莊,後並為一地,取名劉孟莊。現有310戶、1233口人。

許村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建村。原許姓在此居住,得名許家村,簡化為許村。現有162戶、601口人。

倪樓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倪姓在此建樓立村,得名倪家樓,簡化為倪樓。現有218戶、924口人。

吳村 據傳該村建於明末。原以姓氏得名吳家村,後簡化為吳村。現有310戶、1233口人。

曹莊 相傳明末建村。因曹姓居多,故名曹莊。現有137戶、568口人。

坊上 相傳南宋(1127~1279年)建村。原孫、張、陸、湯等姓聚居於此,取名坊上。現有153戶、543口人。

林孟場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范姓於此立村築圍,始稱範圍子。後林、孟二姓在此設打穀場,改稱林孟場。現有355戶、1273口人。

西高莊 相傳明朝中期建村。因處高莊(今前、後高莊)北,得名北高莊。1950年以方位劃分為西高莊、東高莊兩個村。該村居西,故名西高莊。現有710戶、2714口人。

東高莊 其名稱來歷、沿革及含義詳見西高莊目。此村位東,故名東高莊。現有550戶、2020口人。

後高莊 據傳唐朝初期建村。因地勢較高,得名高莊。明朝中期,以村北建有北高莊(今東、西高莊),遂改稱南高莊。1950年以方位劃分為後高莊、前高莊兩個村。此村居後,故名後高莊。現有440戶、1712口人。

前高莊 其名稱來歷、沿革及含義詳見後高莊目。此村居前,故名前高莊。現有580戶、2154口人。

高集 相傳唐初建村。原以李姓居多,取名李集。因與郯城縣楊集鎮李集重名,經郯城縣人民政府郯政發(1982)88號文件公布,以姓氏更名為高集。現有240戶、980口人。

楊莊寺 據傳隋朝年間(581~618年),楊姓遷於此處寺廟旁建村,得名楊莊寺。現有847戶、3561口人。

鋪里 據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建村,原稱沂西鋪。清末改名鋪里。現有614戶、2588口人。

管後 相傳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建村,始稱林后庄。後因管姓居多,改名管家集,簡稱管集。1950年以方位劃分為管後、管前兩個村。該村居後,故名管後。現有325戶、1198口人。

管前 其名稱來歷、沿革及含義詳見管後目。此村居前,故名管前。現有617戶、2625口人。

栗園 據村碑載,該村建於元泰定五年(1328年),原名大官莊,後因栗樹較多,改稱栗營村。民國初,改名栗園。現有240戶、950口人。

吳道口 據傳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陳姓遷此沂河道口旁居住建村,始稱陳家道口。後吳姓興旺,改名吳家道口,簡化為吳道口。現有274戶、1137口人。[3]

中華銀杏品種園

中華銀杏品種園位於重坊鎮駐地東北沂河岸邊,是由徐出口、孫出口兩個村的銀杏大園組成,和相鄰的朱出口、劉馬、宋元等十幾個村的銀杏園相依相連構成「萬畝銀杏園」。20多年來,它集千年銀杏嫁接工藝於一身,全國優良品種於一園,逐步發展為全國獨樹一幟的銀杏優良品種園,2004年11月,被郯城縣人民政府冠名為「中華銀杏品種園」。

該園始建於1978年春,當時由郯城縣林業局技術人員指導,按株行距6×7的標準栽植胸徑不足2厘米的銀杏小苗。1988年春,由郯城縣林業局組織全縣科技人員和廣大果農,從國內外6萬餘株結果大樹中篩選出53個優良品種,採用先進技術進行人工嫁接植株,嫁接後的第三年便開始結果。之後的十幾年間,鎮村兩級不斷推廣新技術、嫁接新品種,培育了大批優質銀杏品種。現在全園共有103個優質銀杏品種,其中郯豐、郯早、郯艷、郯魁、郯新5個早實豐產優良品種,於1996年由省科委鑑定命名,屬全國優質品種,榮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在1998年山東省名優經濟林鑑定會上郯新、郯魁、郯艷三個品種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在全國各地推廣種植面積已突破120萬畝。該園倍受國內外林果專家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青睞,是山東省科委、上海醫藥集團、山東農業大學的「銀杏科研基地」,被中國林學會冠名為「全國銀杏良種基地」。目前園內擁有銀杏樹木9240株,銀杏樹大多胸徑20-40厘米,平均胸徑28厘米,最大胸徑42厘米。結果量逐年增加,大樹結果在90公斤以上,小點的樹結果在50公斤以上,平均結果量達65公斤,畝收乾果750公斤以上,按現行最低價格每公斤10元計算,畝收入達7500元以上,比正常種地效益高出3倍之多,切實體現了栽植銀杏的高效益、高收入。今年春天,我們又在銀杏樹下試種百合,預計畝增加收入可達6000元以上,銀杏、百合間作畝收入將達到13000元以上,這一模式試種成功後將在全鎮2萬畝銀杏片林中推廣。

近年來,重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品種園的管護、開發與建設工作,先後投入200餘萬元修築園內觀光道路、園林大門、觀光亭等,並對品種進行了分類,按區域對銀杏主要品種掛牌介紹,為品種園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中華銀杏品種園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完善園內景點及配套建設,力爭把中華銀杏品種園建成銀杏生產的示範園、對外宣傳的媒體園、老年人的長壽園、中年人的創業園、青年人的伊甸園、少年兒童的遊樂園,為構建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