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寧寺
基本信息
簡介
揚州有"雙寧"--天寧寺和重寧寺。重寧在天寧寺附近,同為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始建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咸豐間毀於兵火,同治間重建,光緒間再建。東側園林已毀。現存天王殿、大殿、文昌閣、僧房,建築面積約2000餘平方米。
大殿歇山重檐頂,面闊五間,殿內以鐵栗木作柱,天花藻井彩繪完好,並存有清高宗弘曆親題的匾額及撰寫的《萬壽重寧寺碑》。 這個寺廟的身世挺撲朔迷離的,希望來日能夠解答吧。 位於長征路,現為揚州國畫院、揚州市文物考古隊
重寧寺、運司衙署入重點保護
大運河申遺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記者昨獲悉,第二批江蘇省大運河沿線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程已經確定,其中包括我市的重寧寺大雄寶殿維修工程、兩淮鹽運使司衙署門廳維修工程。
我市文物部門昨表示,維修方案還在請專家進一步完善。待經費落實後,將正式開工維修。
嶺南會館通過驗收
揚州又兩項目重點保護
從2010年起,江蘇省文物局開始實施大運河江蘇段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程。每年選擇一批運河沿線重要文物點,進行重點保護。
去年,包括揚州市嶺南會館維修保護工程等10項工程,列入首批「江蘇省大運河沿線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程」。日前,嶺南會館維修保護工程已通過省文物局竣工驗收。
經過對各地申報項目進行審核,今年又確定了第二批8個項目,其中包括我市兩個項目:重寧寺大雄寶殿維修工程、兩淮鹽運使司衙署門廳維修工程。近日,省文物局在鎮江舉行儀式。省文物局與13個省轄市第二批搶救保護工程8個項目負責人簽訂了責任書。
重寧寺大雄寶殿
揭瓦不落架,修補彩繪
重寧寺是揚州「八大名剎」之一,具有十分豐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尤其大雄寶殿天花上的彩繪,極其精緻,至今保持色彩鮮艷,對中國的佛教文化和中國古代建築技藝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記者昨從我市文物部門獲悉,此次將主要維修重寧寺大雄寶殿。它是重寧寺古建築群中建築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結構最複雜、外形最為優美的單體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記者昨看到,在樹木的襯托下,大雄寶殿充滿了滄桑感,仿佛正在講述一段歷史。因年久失修,屋脊破損、滲漏,檐柱、梁、枋、桁等木構件表面糟朽、斷裂,彩繪天花板面開裂,彩繪面翹曲脫落30%,基礎牆體風化駁蝕嚴重,急需維修保護。
【維修方案】
此次維修準備採用「揭瓦不落架」手段,對整體木構架打牮撥正,墩接糟朽木柱,補強處理角梁、仔梁,拆除後砌牆體,對殿內井字彩繪天花進行修補和整平,清洗整修「普觀莊嚴」、「妙雨花香」兩塊乾隆御賜匾。除了主要修繕基礎、地面、牆體、構架、屋面外,還將加強地面、牆體、木構件的白蟻防治,安裝消防、避雷等安全基礎設施,並排除排水不暢的問題。當然,文物部門表示,維修方案還將進一步完善。
鹽運使司衙署門廳
修舊如舊,整治周邊環境
位於國慶北路251號的兩淮鹽運使司衙署門廳坐西朝東,面闊三間14.4米,進深五檁6.3米,高7.7米,懸山結構,蓋筒瓦,兩側築有八字牆,門前有石獅一對,保存完好。
鹽運使司衙署門廳,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揚州鹽務經濟史上僅存的一處建築,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它不僅是揚州鹽商歷史遺蹟申遺的文化遺產點,也是大運河申遺的重要
文化遺產點,還成為東圈門片歷史文化街區的西入口景點。很多遊客游「雙東」之際,都要在這裡留影。
【維修方案】
對於兩淮都轉鹽運使司衙署,文物部門相關人士表示,根據「修舊如舊」原則,主要維修門廳部分,並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使其融為一體。維修方案還在請專家進一步完善。
【新聞背景】
每年千萬元投向「重點」
江蘇是大運河流經最長的省份。江蘇運河遺產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在全國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江蘇大運河遺產保護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中國大運河申遺的成敗。
為配合國家文物局大運河申遺,推進我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健康發展,省文物局將在2010年—2014年期間,每年確定一批約10個有較高運河遺產價值、而又存在險情隱患的文物保護單位,在技術、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每批安排經費約1000萬人民幣。
【新聞資料】
重寧寺:江南小故宮
重寧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與南側的天寧寺相互呼應,構成揚州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小故宮」之稱。目前除兩廊房在早期被拆除外,中軸線上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基本保存完好。此寺氣勢宏大,用料考究。尤其是大雄寶殿的建築,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大殿歇山重檐頂,面闊五間,殿內以八根鐵栗木作柱,鐵栗木均在15米以上,別處罕見。
運司衙署:鹽商時代見證
位於廣陵區國慶北路251號的兩淮鹽運使司衙署,為清代建築,占地面積805平方米,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衙門前舊有運司街(今國慶路),南北原建有牌樓,對面有照壁。現僅存門廳。鹽運使,始置於元代,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從元朝至民國,皆在揚州設立兩淮鹽運衙署機構。明清朝廷鹽賦,大半賴此收取。如今僅留的這座門廳是揚州鹽商時代興盛的見證。
重寧寺大雄寶殿今修繕
今天上午,倍受社會關注的重寧寺大雄寶殿修繕工程正式動工,標誌着今年文化博覽城重點工程建設全面拉開序幕。該項工程完工後,不僅將使這一揚州的重要歷史遺蹟煥發新彩,而且將為大運河申遺與揚州城市申遺順利進行增添厚重的砝碼。
乾隆御書敕賜「萬壽重寧寺」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系鹽商為迎接乾隆第六次南巡所建,系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享有「江南諸寺之冠」盛譽。它與南側的天寧寺相互呼應,構成揚州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江南小故宮」之稱,是運河沿線城市中較為典型的佛教廟宇。
重寧寺大雄寶殿為歇山重檐頂,面闊五間,殿內以八根鐵栗木作柱,鐵栗木均在15米以上,別處罕見。天花上滿施彩繪,中央有斗八藻井,保存較好。殿內懸掛乾隆御賜「普現莊嚴」和「妙雨花香」匾,寺內存有萬壽重寧寺碑,均為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雄寶殿,年齡最小的「揚州八怪」、自稱「如來最小佛弟子」的羅聘被鹽商們重金聘來繪製佛像壁畫。史料記載,畫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成為當時的揚州名跡。
目前,重寧寺大雄寶殿因年久失修,屋脊破損、滲漏,檐柱、梁、枋、桁等木構件表面糟朽、斷裂,彩繪天花板面開裂,彩繪面翹曲脫落30%,基礎牆體風化駁蝕嚴重。此次修繕,市文物部門將採用揭瓦不落架手段,對整體木構架打牮撥正,墩接糟朽木柱,補強處理角梁、仔梁,拆除後砌牆體,對殿內井字彩繪天花進行修補和整平,清洗整修「普現莊嚴」、「妙雨花香」兩塊乾隆御賜匾。同時,加強白蟻防治,增加消防、防雷等安全基礎設施。
去年,重寧寺入選第二批大運河(江蘇段)沿線重點文物保護搶救項目,是大運河申遺文本中明確要求修復的建築。此外,在「瘦西湖及揚州歷史城區」申遺中,重寧寺作為鹽商遺蹟,是一處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市文博城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介紹,此次對重寧寺大雄寶殿進行修繕,將按照修舊如故的原則,能不動的全部不動,盡最大可能保持文物的原真性。修繕完畢後,整個大雄寶殿將再展雄姿,為兩項申遺順利進行增添厚重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