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重庆市免疫学会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重庆市免疫学会挂靠单位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

2011年7月,筹备成立重庆市免疫学会,并于当年12月正式成立。学会成立后每年积极举办高规格的学术年会,在会员单位集中的院校、医院举办多场学术交流会。为提高会员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学会针对不同层次的会员要求举办了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培训班。2015 年,学会专委会逐步优化并独立开展活动。生殖免疫[1]专委会承办的“2015年中国生殖免疫学会年会”、2016年“生殖免疫新进展暨早期胚胎丢失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策略研讨会”等,基础免疫专委会和感染免疫专委会等都相继承担了领域内的专业会议,扩大了影响力。

目录

相关资讯

“第二届全国免疫新技术交流会暨重庆市免疫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圆满闭幕

共谋创新之策,千里“云”相会。2022年10月8日,由重庆市免疫学会和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免疫新技术交流会暨重庆市免疫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举行。为落实国家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会议线下吸引了包括重庆市内的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共计100余名免疫工作者线下参会,线上直播的观看量突破6000余人次,点赞量达20000余次。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本次大会以“免疫新技术”为主题,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陈志南院士、刘良院士以及10余位生命科学前沿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内知名专家相聚重庆,共叙学术。开幕式上重庆市免疫学会理事长吴玉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吴教授提出免疫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生物科技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2]的领头学科,每一次免疫学理论的突破都会带来临床和产业的巨大革命。生命科学新技术革命将为免疫学理论和产业突破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工程院陈志南院士作了题为“SARS-COV-2及其VOC变异株的致病机制和转化研究”的开场报告,总结了SARS-COV-2持续变异给全球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并介绍了VOC变异株的致病机制和转化研究。陈院士重点介绍了即将上市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珀珠单抗(Meplazumab)对SARS-CoV-2病毒流行株和变异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临床数据表明可将死亡率降低83.6%,这将为新冠的治疗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作了题为“基于中药开发小分子原研药”的报告。刘院士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抗关节炎药物正清风痛宁系列产品的疗效、药理作用机制,并提出,整合第四次和第五次世界科技革命成果,打造以前沿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BT+IT)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将为基于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开发小分子原研药物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陆军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就“人类免疫力解码”进行了主旨报告。会上,吴教授抛出了“什么是免疫力”、“如何操控免疫来保持健康状态、延长生命、防治疾病?”等现代生物医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给出了“免疫力是机体应对风雨的能力”的形象比喻。最后,吴教授从工科、理科、文科和医科交叉的角度,系统介绍了由中国免疫学会发起的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Human Immunity Atlas),并提出“免疫学的发展必将催生免疫专科医院、免疫专科专业、免疫专科医生”的新观念,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张泽民教授从单细胞、泛肿瘤等角度,作了题为“免疫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动态变化”的学术报告,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免疫应答新亚群发现等重要科学问题提供新思路。

北京协和医学院余佳教授从单细胞lncRNA、RNA splicing等角度,作了题为“造血细胞调控分子图谱”的大会交流,为理解造血细胞发育和血液性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陆军军医大学万瑛教授深度剖析了不同单细胞测序方法在轨迹分析所面临的挑战,并重点介绍了其自行建立的一种更为高效的单细胞RNA测序方案。

上海大学陈亮教授以“T细胞特异性免疫”为题,重点介绍了其建立的超多组学、高通量质谱技术、高通量HLA特异性APC细胞和3D组织免疫共刺激平台在发现针对病毒、肿瘤、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的应用进展。

山西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郜原教授,就利用单细胞技术解析眼内组织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为致盲性眼病的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易啸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发明的活细胞定向进化技术TADR,并展望了该技术实现在试管内道法获得性免疫系统以定制蛋白功能的潜力。

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作了以“稀疏解卷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通用荧光超分辨率成像的另外一条路”为题的精彩学术报告,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可用于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通用算法理念。该算法结合硬件实现了目前活细胞光学成像中最高空间分辨率(60nm),速度最快(564Hz)、成像时间最长(1小时以上)的超分辨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袁菁教授聚焦完全器官高精度三维成像,详细介绍了基于冰冻切片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多种组学测量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为空间多组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贺玖明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基于质谱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方法在全景描绘生物组织中代谢分子时空特征的应用新进展,有望为在肿瘤组织原位研究肿瘤与免疫细胞在代谢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有力的可视化工具和新视角。

武汉大学殷昊教授综述了CRISPR在体基因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并重点介绍了其在基于CRISPR技术所开展的基因治疗和核酸检测方面的原创性贡献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生殖免疫检查总攻略 ,搜狐,2019-11-22
  2. 现代医学的由来 ,搜狐,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