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燒梅(武漢燒麥)
重油燒梅(武漢燒麥),與北方的燒麥餡料區別不大,但是講究重油裡面放肉丁、香菇、筍、和黑胡椒。
武漢的重油燒梅在餡料上很有特色,糯米蒸熟放肉丁用重油調製再放香菇和筍,再來一點辛辣緩解油膩,這便是武漢燒梅的絕妙之處,講究用黑胡椒調味。吃重油燒梅還有一絕配,即使三伏天也要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花紅大碗茶。
在武漢,燒梅的傳統吃法,是將剛出鍋的小油餅切開一個口子,包幾個新鮮出爐的燒梅進去,油餅香脆,燒梅軟糯,兩者是絕佳的搭檔,只不過現在這種吃法已經比較少見。
目錄
發展歷史
燒梅,這種小吃在中國各地都有,只是各地的叫法不同,明朝末年清朝初年,起源於內蒙古西部,後流傳至北京、天津稱燒麥,再後至江浙(江蘇浙江)、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溪)又稱燒賣,山西叫梢梅,湖北武漢叫其燒梅;南北方的燒麥在製作材料方面有很大差異。
比其他地區的燒賣,武漢燒梅的個頭更大,更軟,以重油、胡椒味為特色,基本材料為糯米、肉丁、香菇等,由於黑胡椒的量較大,味道有些許辣。
武漢天氣炎熱,過於油膩易傷脾胃,所以一般不會放太多肥肉。
燒梅的得名,據說是因為皮是用走槌擀出梅花邊,蒸出來如同一朵朵綻放的梅花,而燒麥則是因為上面不開口,褶子很像麥穗花一般,所以得名燒麥。[4]
材料
麵皮
麵粉,鹽,清水
餡料
糯米,豬肉,醬油,胡椒粉,鹽,味精,蔥花,豬油等
製作方法
傳統做法
- 將麵粉放入精鹽、清水拌和揉搓,揉至麵團柔軟有韌勁。
- 揉好的麵團略揉後搓成直徑約1.7厘米的圓條,揪成每個重約10克的麵團,撒上乾麵粉,擀成荷葉形即為燒梅的麵皮。
- 糯米淘洗後用清水洗淨,撈出瀝水,入籠用旺火沸水蒸至半熟,灑一次冷水,繼續蒸熟出籠晾涼。
- 豬肉洗淨,切成如黃豆大的丁。炒鍋置旺火上,加熟豬油100克燒熱,放入熟豬肉丁煸炒,煸至肉出油時,加入醬油和鹽炒至斷生入味,起鍋晾涼。
- 糯米和豬肉一起裝入盆內,放入熟豬油、蔥花、味精、精鹽、胡椒粉等調料拌勻入味。
- 每張麵皮包入大約35克餡料,捏成燒賣形狀,於蒸鍋中蒸熟即成。[5]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武漢小吃一絕——重油燒梅,每日頭條,2016-09-11
- ↑ 武漢特色過早之燒梅文化,騰訊網
- ↑ 武漢名小吃之重油燒梅的做法 步驟,菜譜中國
- ↑ 重油燒梅館. [2016-11-13].
- ↑ 順香居重油燒梅的做法詳細介紹. [2016-11-13].